寧盛遠
曲徑通幽、花草遍地、鳥語盈耳的校園,設施齊全、裝備先進的教學樓,清波蕩漾、小橋曲折、綠樹環抱的圣湖……走進貴港市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貴港高中)這所建校已逾百年的學校,能感受到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和現代化的辦學氣息。
經歷了清末民初的戰亂烽火,經歷了新時期的改革開放,貴港高中歷屆領導班子深知,一所學校要想在時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就要堅持“立德樹人”,培育適應時代需求、品德高尚的學子。“這些年,我們改革課堂教學,打造豐富多彩的社團和活動文化,為學生發展搭建廣闊平臺,形成了‘德潤教育品牌。”該校校長管升起說。
構建靈活有效的課堂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第一陣地,也是貴港高中落實“德潤教育”的“主戰場”。
“我們積極構建靈活有效的課堂,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會學習、懂思考、能創新的學生。”貴港高中副校長陸卓純說。近年來,該校為學生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自身認知水平及興趣特長,主動判斷、選擇、分析、加工相關學習信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
根據這一理念,陸卓純在教學“電離”概念時設計了以下7個環節:理解概念(呈現“電離”概念,初步理解“電離”的人生導向意義)→內涵要義(聚焦關鍵詞,界定“電”與“離”,并聯系生活進行剖析)→實例理解(列舉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師生共同討論“電離”)→認知沖突(尋找師生認知差異,擇一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比較求證(深度剖析“電離”的意義,構建學科知識框架)→外延發散(觸類旁通,學以致用)→建模運用(立足身邊人與事,價值引領,滲透德潤教育)。
這7個環節實現了從書本知識到生活實際、從自主學習到合作探究、從知識學習到知識運用的銜接,既扎實地進行了知識講解,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證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運用能力,教學顯得靈活有效。
一支業務強、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是落實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近年來,貴港高中著力推進“五好”黨支部建設,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黨員結對幫扶、“黨建帶三建”、“三亮四帶五規范”等活動,以黨建引領教師成長。該校還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實施“修身工程”以及“為責任而讀書,為理想而教書”閱讀提升素養計劃,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著力打造“四有”教師隊伍。
貴港高中還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聘請專家到校為教師做專題培訓,開展青年教師匯報課、教育教學開放周、藍青工程結對子等活動,同時加強教師教研能力培養,鼓勵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通過這些舉措,該校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了很大提升,取得了豐碩的教研成果,如現已結題的自治區級課題有“互聯網+學科拓展型校本創新課程”“以學生社會化素養為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的研究”等,未結題的自治區級課題“貴港高中貧困生筑夢班創新育人模式的實驗與研究”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教研能力是老師必備的能力,老師只有具備較強的教研能力,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近年來,我校非常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教師整體專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貴港高中教務處主任楊輝振說。
為學生個性發展搭建舞臺
跑活動現場,拍攝活動場景,然后編排照片、剪輯視頻,制成宣傳片,在微熹電視臺播放。這是貴港高中學生韋紅杰加入微熹青年社(微熹電視臺)后,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和工作任務。“跑活動是有點累,但我覺得很有意思,不僅鍛煉了我的交流能力、應變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很多視頻剪輯技術。”韋紅杰說。
為學生個性發展搭建舞臺,讓學生的特長得到發展,是貴港高中成立各種學生社團的初衷。“高中階段的學生社團與小學、初中階段的有所不同,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特長和品德的同步發展。”管升起說。
貴港高中的微熹青年社創辦于1926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辦之初,該社團主要招收進步青年,為當時的革命工作宣傳服務,積淀下濃厚的紅色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該社團的職能也在不斷轉變。如今,該校在繼承先輩奮斗拼搏、熱愛祖國的精神的同時,為該社團注入了新的內涵,使該社團成為學生關注國事天下事的媒介,成為學生學習現代傳媒技術的平臺。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其中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含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層面,具體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貴港高中以此為指導,對學校學生社團進行了一次“升級”,除了繼續發展傳統社團,如學生會、微熹青年社、廣播站、心語社、讀書社、英語俱樂部、青年志愿者協會、記者團等,還成立了一些具有現代特色的社團,如昕蕾音樂社、九歌漢藝社、模擬聯合國、科技社、美術協會、攝影協會、環境保護協會等。
經過多年努力,貴港高中如今已建成包含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健身、實踐服務4個大類共29個社團的學生社團體系,學生獲得了更多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學生在社團中的收獲、變化都很大。參加社團后,他們的人生態度更加積極向上,更有集體意識與責任意識,創造潛能也得到了發揮,真正實現了個性化發展。”貴港高中教師林海山說。
學生林觀剛上貴港高中時,性格內向、膽小,后來參加了學校的青年志愿者協會,在社團鍛煉中變得越來越陽光,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2019年大學畢業后他應征入伍,成為一名陸軍部隊戰士。“沒有高中時參加社團的經歷,我很難有這么大的成長。”林觀說。
開展校園特色活動
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周,是貴港高中的校園盛會,也是該校師生最喜歡的校園活動之一。“活動持續一周,先是科技節,后是運動會。我最喜歡的是科技節,因為不僅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發明的新奇東西,而且自己也可以動手去發明、去操作。”該校學生農庚賢說。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是貴港高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一項重要措施,是該校學生社團的延伸和補充。據介紹,該校校園活動主要有大課間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比賽活動3個大類,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校園活動體系。“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去感受、鍛煉,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拼搏奮斗的精神,而不是讀死書。”管升起說。
貴港高中的大課間活動主要有課間操、啦啦操、跑操等。在跑操時,該校要求學生喊口號,同時配以優美的音樂,這不僅能有效放松學生的精神,還能滿足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社會實踐活動則有假期社會實踐、研學活動等“六個走進”活動,包括走進軍營、走進農村、走進工廠、走進單位、走進社區和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深入生活、深入社會、深入自然,進行深層次研究和學習。
在比賽活動方面,貴港高中現已形成完善的賽事活動體系,如高一年級的籃球比賽、《論語》《弟子規》背誦比賽,高二年級的排球聯賽、經典詩文背誦大賽、話劇比賽。除此之外,該校還組織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朗誦比賽、英語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等。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經過多年的實踐,貴港高中取得了累累辦學碩果,先后獲得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高中化學競賽優秀學校、全國美術教育優秀單位、廣西高中課程改革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樣本學校、廣西校本教研先進單位等一百多項榮譽。
今年9月,貴港高中將搬至新校區,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將不斷深化‘德潤教育理念,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廣西一流、全國知名的高中!”管升起信心滿滿地說。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