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 ? 要:在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時,將精細化管理模式進行應用,可以對工程管理水平進行有效的提高,從而對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質量起到了保障的作用,還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推動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建筑給排水工程;運用
1? 精細化管理概述
1.1? 精細化管理的含義
精細化管理既是一種管理理念,同時也是一種管理方法,它主要通過細化管理規程、管理規則、管理制度,細化工程中的各項權責,保證各組織能夠高效、協同運行。精細化管理最初脫胎于工業生產,它強調讓生產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財力能夠有效協調,從而讓成本投入價值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出來。長久以來,我國建筑給排水工程管理都以粗放式管理方式為主,工程中許多管理措施根據管理者的經驗開展,從而導致建筑給排水工程出現了嚴重的資源浪費情況,質量安全問題、生產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而精細化管理則將原本模糊的管理舉措,以系統的、量化的形式體現出來,工程中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都“有法可依”,各方面的問題都可直接溯源。
1.2? 精細化管理的要點
首先,管理者需要樹立起精細化管理思想理念。在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管理者是所有施工工作的部署者,只有管理者真正樹立起精細化管理理念,完善精細化管理制度,結合實際情況,落實各項管理舉措,才能夠從上至下形成精細化工程思想變革;其次,管理者要通過宣教、培訓,讓基層人員樹立起精細化管理理念,讓全體人員認識到精細化管理思想內涵,讓其理解精細化管理看似繁瑣,其實能夠有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益,避免出現質量安全事故、生產安全事故;最后,工程要有合理的精細化管理部署,這樣才能讓精細化管理發揮真正作用,實現工程建設的全程優化。
2? 建筑給排水工程常見施工質量問題及原因
2.1? 水流不暢及堵塞問題
在建筑正式投入使用之后,給排水系統的使用頻率極高,很多時候居民在使用中會發現給排水系統出現水流不暢或堵塞的現象。給水系統堵塞會直接影響人們的使用體驗,而排水系統水流堵塞,會導致建筑內生活污水、廢水無法及時排除,影響人們的居住環境。造成水流不暢及堵塞問題的原因較多,從施工角度來講,主要包括管道系統結構設計、尺寸設計存在問題,施工過程的工藝問題等。比如,給排水系統管道設計缺乏科學性,大量轉角及水平管道很容易導致排水不暢及堵塞問題。再比如,管道接口施工時,工人打膠時膠水侵入管道內部,導致該段管道給排水空間變小,從而影響水流暢通。
2.2? 破損及滲漏問題
建筑給排水工程的中管道破損及滲漏問題比較常見,也是影響居民生活的主要問題之一。一旦給排水系統出現滲漏,不僅會影響居民正常用水,還很容易對人們的裝修工程造成破壞,產生經濟損失。另外,滲漏的水侵入電力系統,還會導致短路、觸點甚至火災事故的發生。建筑給排水系統滲漏一方面發生于管材破損處,另一方面容易發生在管道及設施的接口位置。
給排水系統出現滲漏問題與施工選材、施工工藝有直接關系,同時施工設計方面也存在一些間接性因素。如果給排水管道施工材料質量較差,管道本身存在漏洞和裂縫,將會直接導致滲漏發生。管材強度無法達到要求,則會導致管道無法承受水壓出現破裂。施工人員施工方式不對,或者技術水平較低,導致管道銜接強度不夠、密封性不佳,也會引發滲漏。從設計角度來講,管道結構和走向不合理,導致部分位置長期受到水壓及外部環境影響,也會導致在后期使用中出現破裂現象。
2.3? 不完善的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
為了保障工程質量,需要加大工程管理力度,要對工程管理的水平進行提升?,F有的市政給排水工程的管理存在著許多不當。在當下的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工作多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進行直接管理,從而導致對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監督不夠全面,不能有組織性地進行工程監督管理。在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時,無法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因為沒有監管部門進行監督工作,從而導致工程建設質量不能達到要求。
2.4? 不全面的質量管理意識
在當下的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著缺乏質量意識的施工企業,使工程的質量無法達到規定的要求。比如為了節省施工的成本,應用一些不符合工程質量的材料進行工程施工工作,甚至有些為了能夠盡快完成工程施工的工期,不按照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工程施工,從而導致了給排水工程使用時出現質量問題,還會引發安全事故,最終造成了人員傷亡,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2.5? 對給排水后期管理不到位
沒有針對給排水工程進行給排水管網的設計,從而沒有建立數據管理系統,最終導致無法對給排水管網進行檢測與維修工作,使得給排水管網出現問題。
3? 精細化管理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方案
3.1? 對精細化管理意識進行提高
因為市政給排水工程在進行施工建設時存在許多問題,從而導致工程質量受到影響,想要保障工程質量,就要進行精細化管理。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對施工人員的思想意識進行轉變,并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培訓工作,讓管理人員對精細化管理模式有著深刻的認識,并接受精細化管理,展現出精細化管理對于管理的優勢,對人員和自身管理進行多方位的精細化管理,從而達到對市政給排水工程整體質量的提高。
3.2? 對管理模式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
明確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的具體條件。對具體條件進行主觀層面和客觀層面的分析,主管層面是在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中進行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并對精細化管理模式有著深刻的認識。客觀層面為在進行模式實施時,對工程管理的內容進行公開、共享,工程建設者進行信息交流,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對信息進行有效傳達,從而使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優勢得以發揮,進而保障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
3.3? 精細化管理模式在給排水工程建設的應用
進行給排水工程施工前,對要進行施工的區域按照圖紙進行現場的檢測,并針對圖紙制定多個參考點,進而保障參考價值。在建設管網時,對測量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從而保障工程質量。①首先做好施工前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根據自身工程建設狀況,對建設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做好精細化管理工作。對工程設計相關文件進行審查,確保設計圖紙與工程建設自身一致,檢測施工現場的材料質量,對于檢測合格的材料進行標注,并且允許使用,檢驗不合格的材料進行清理,清理出施工現場,從而保障工程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可以保障工程質量。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培訓工作,促進施工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的提升,使得可以對精細化管理進行運用。②然后做好工程施工中的精細化管理工作。要想保障工程建設質量達到社會制定的要求,就必須最大程度的發揮精細化管理的優勢,在保障了工程質量的同時,有效的對工程成本進行控制,要對工程建設的進度進行管理,確保每一項建設工作的質量,將工程管理者的責任進行分配,確保每個人都進行相應的職責管理,保障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4? 結束語
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從而也開始關注給排水工程建設。伴隨著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導致給排水工程建設收益甚微。為了提高給排水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就要改變給排水工程的管理模式,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為給排水工程建設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成.精細化管理在市政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9(5):251~252.
[2] 郭金良,王俊峰.試論建筑給排水工程中常見的問題[J].建材與裝飾,2015(45):163~164.
[3] 譚斌.談住宅給排水精細化設計[J].山西建筑,2015(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