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 卓媛
【摘要】建立內部會計制度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必要補充,是貫徹實施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的重要基礎和保證。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大大提升。但是,在與國際經濟接軌、新舊體制轉換中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秩序混亂以致最后管理失控。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會計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完善制度
一、概念
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體指導一個企業會計工作的規則、方法和程序的規范性文件。目前,我國以所有制和行業的統一會計制度為主的管理體制逐步過渡到以會計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為指導,由企業自行設計內部會計制度的管理體制。逐漸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立行之有效會計控制制度體系,有助于企業更好地貫徹和執行國家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從而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同時,這也是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強化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的重要手段。
(一)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一種綜合性規范
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一種綜合性規范這是由會計在管理中的作用決定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制度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內部各部門在處理各種業務時,都必須按會計制度的要求執行。從企業內部控制角度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主體,會計制度必須全面體現內部控制要求,尤其是企業各項經濟業務的處理流程必須滿足內部控制的要求。可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綜合了會計管理、會計技術、內部控制等內容,是一個綜合性規范。
(二)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企業的一種經濟政策
根據企業發展理論,企業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會采用不同的經濟政策,即使在同一個生命周期中,面對不同的市場也會選擇不同的經濟政策。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起著決策支持作用,為經濟政策的實施保駕護航。會計系統對企業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信息支持,內部會計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的有用性,他們都屬于企業經濟政策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二、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發展現狀
(一)部分企業未制定內部會計制度
部分企業直接以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的統一會計制度、企業財務通則以及上級下發的各種文件作為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致使企業日常會計核算工作隨意性過強,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實際操作中,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呈現獨立性缺乏的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常常利用手中權力干預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會計工作人員或受制于管理者的權威或受到利益的驅使,繞過規章制度而按照管理者的旨意來處理工作中的相關事宜,這導致會計監督職能幾乎無法得到發揮。
(三)企業會計業務缺乏內部監管
目前,很多企業在制定內部會計制度時,未能有效地貫徹內部審計制度,這樣就無法確保管理部門制定的方針政策得到實施,無法保證各種管理信息的準確可靠和財產的安全完整。很多企業往往認為一旦建立起內部會計制度,便可以順利實施。而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監控,內部會計制度只能是形同虛設,很難嚴格執行下去。如原廣西石化局雖然制定了相應的內部會計制度,由于不認真執行,形成虛假發票隨意報銷的現象,其會計人員班明朗,假冒領導簽名報銷虛假發票878張,貪污公款5萬余元。
三、企業解決內部會計制度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要得到重視
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只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企業的領導者才會愿意建立嚴格的會計制度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所以良好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可以讓企業運行的更好。
(二)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構建企業會計制度
從理論上說,會計制度應隨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完善,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各不同階段企業經營的特點。但事實上,會計制度變革與市場經濟發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市場經濟發展作為客觀環境的變化,具有其內在的規律性,而會計制度變革是從屬于市場經濟的一種行政行為,缺乏內在必然性的因素;其次,市場經濟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具有動態性和連續性,會計制度變革則是依據一定時期市場經濟運行的相對穩定特征,對原制度進行修正和革新,其變化具有間歇性和相對穩定性。
(三)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內部會計控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靠人去執行和完善的。人既是內部會計控制的主體,也是內部會計控制的客體,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控制。這就要,一是嚴把用人關,對重要崗位的會計人員配備和會計主管人員的選拔,應全面考察其德、能、才、績等綜合素質,確保各崗位人員的素質要求;二是要多層次、多方位地加強崗位和在職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三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員工自覺遵守和執行各項會計內控制度,形成以自我控制為主、自檢自律為主要手段的會計內控制約機制。
(四)強化會計制度執行的約束和監督機制,保證會計制度的嚴肅性
強化外部監督機制:首先,財政、稅收、審計、人民銀行、證券監管等政府職能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維護國家財經政策法規的嚴肅性,將其列入保障國民經濟健康有序運行和事關穩定與發展大局的頭等大事來抓。其次,充分發揮社會中介機構的職能作用,健全社會監督體系,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審計事業,全面推行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審計鑒證制度,凡未經審計鑒證的報表不具有法律效力。
總之,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企業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勢必對經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設和完善內部會計制度已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內部會計制度的建設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需要企業、社會、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企業、社會、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完成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蘇彩霞.我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J].發展,2007(8).
[2]虞文鈞.企業內部控制制度[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3]楊月英.對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探討[J].冶金財會,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