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國將實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其主要改變就在于將實行雙重記賬模式,通過新的制度也要求各相關事業單位如高校以新制度為依據進行財務改革、落實責任,以取得會計制度改革的順利推行,并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制度的改革,使財務工作更加精細化、科學化,為高校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粗淺地歸納、整理當下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和意見,以便能保證高校財務會計制度的完善和財務的高效運轉。
關鍵詞:高校財務;財務管理;建議;意見
一、高校財務管理的新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的執政新理念。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堅決整治“四風”,嚴肅紀律,強化責任追究已成為社會新常態。2015年教育部對直屬高校開展巡視并進行多類專項經費的檢查,密集通報和曝光部分高校發生的違規違紀問題和責任追究情況[1]。2016年教育部又持續開展“巡視工作回頭看”、“公務接待檢查回頭看”“改善高校辦學條件經費使用專項檢查”、“小金庫”治理專項檢查等工作,就是釋放一種強烈的信號,即“嚴肅財經紀律,規范經費使用管理,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新常態。教育部通過巡視及各類檢查不斷暴露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倒逼高校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完善[2-3]。
面對上述的新問題和新挑戰,高校財務管理過程當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有新問題或新情況,也需要高校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出臺新舉措、培訓新技能以適應這些不確定的新情況。
二、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
(一)預算體制存在問題,預算外資金管理不善。第一,傳統的預算編制側重的是基數增長,從這些年來的運轉結果來看科學性有待商榷,且缺乏系統性和靈活性,容易造成部門之間資金分配的失衡或部門內資金科目的偏差,制約了高校整體的發展布局。其二,預算執行與編制相互隔離進行,不具協調性,預算不透明,在執行中不斷增加額外的預算,學費、住宿費等收入沒有納入財政管理范疇,造成高校的預算外資金管理混亂,使得資金利用率不高,嚴重制約了高校的經濟運轉,更加影響了國家對高校的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同時也影響了國家教育戰略的實現[4]。
(二)高校財務理財意識的嚴重缺乏與效益觀念的誤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使得高校財務管理部門面臨重大挑戰,唯有快速調整財務管理制度,才能適應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使得高校保持辦學優勢,保持高校自主辦學能力。
而現實情況是,相較三本院校或其他民辦高校,體制內高校因財政撥款的牽絆而對政府依賴嚴重,導致體制內高校的財務管理存有嚴重的政府管理印痕,沒有超前或全面的理財意識,在市場開拓、產教融合、招商引資上缺少積極進取的精神,最終的后果就是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滯后于社會發展的需求,不能發揮相應作用。
此外,我們大部分高等院校財務人員因各政府部門如財政、科技、發改、林草等各種繁瑣的財政制度的紛紛出現而現在手足無措,加之主動學習和接受培訓相對較少,使得工作缺乏創新、成效意識和理財觀念淡薄,這些因素使得高校財務管理上疲于應付、缺乏新意,也就會出現高校資金利用率低、隱形資產流失嚴重[5-6]。
(三)會計管理的無序,財務信息的欺瞞。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會計監督職能,是對高校科學財務管理的保障。監督職能的有效實施不但能保障高校財務的政策運轉,而且能以財務為依托刺激高校的健康有序發展。但當下大多數高校存在有以下的問題或不足,有些高校的內部財務監管機構不健全、有些高校空有機構缺乏章程制度、有些高校監督力度不夠等,這些不足或缺失使得高校內容易滋生賬目失真或假帳。“內部牽制”的機制不健全,實事求是原則得不到落實,在沒有合法有效的原始會計憑證的支持下缺乏合法有效的會計憑證填制,故意造假,故意篡改、捏造、編造會計報表、會計憑證等會計數據。
三、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效率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更新財務管理制度。高校財務制度是否能嚴格執行、高校財務工作是否能順利開展,第一線的財務工作人員是關鍵性因素。說到底,財務問題關乎高校的改觀和發展,關乎高校未來的戰略實施。因此,各高校應該財務各種措施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如出臺財務人員獎勵辦法、組織財務人員的學習交流和研討、支持財務人員職稱和學歷提升,總之通過各種手段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和責任感,以期他(她)們能提升素質和能力、及時更新財務理念、勝任應對新挑戰和新任務。
(二)建立健全高校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內部監督職能。沒有健全的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等于無章可循,無據可依,不能使得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所以必須建立健全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是高校財務管理活動能夠正常運行的必要保障。有效的高校財務管理制度使得財務管理各部門相互分離,相互監督,相互影響,相互協調,明確經濟職責。
(三)建立健全高校財務管理全面評價體系。當下,考核和評價是對工作最好的認可,是見證工作實效和反思工作問題的有效手段。針對高校財務,可通過財務收支情況、財務人員系統評價等指標開展。唯有客觀合理的分析和評價,才能科學地分析學校的收支、辦學收效,才能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以最終促進財務的良性、高校運轉。通過掌握高校財務收支情況,有利于科學統籌,及時調度,合理分配資金;通過監督各部門間的協調合作,使得主管部門能夠及時掌握高校財務狀況,及時調整高校未來的發展戰略。
(四)提升信息化建設。隨著對高校經費投入的不斷增長,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相關方如高校教職員工、經費監管部門等,對高校財務管理的要求隨之提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要提高,質量要提升,信息化是唯一解決路徑。高校應重視并推動財務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廣使用銀校直連系統、網上申報系統、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管理系統、信息平臺系統、銀行對賬系統和學生網上繳費平臺,升級賬務管理系統、學生收費系統、個人收發系統,開發財務網站。推進互聯網+財務信息化建設,實現網絡在線辦理財會業務、業務辦理情況短信告知、在線實時支付、信息及時發布等功能,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為師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高校辦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財務管理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工作內容,高校必須充分認識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高校應該針對學校實際,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證新的財務制度的良性運轉。未來雖然高校會計發展工作可能面臨困難和阻礙,但相信在充滿智慧的幾代我國高校財務人努力下,新時代高校會計工作明天會更好,能更好地發揮高校財務管理的作用助力高等學校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桐,鄭毅,劉文斌.組織結構視角下我國高校績效管理框架研究[J].科研管理.2016.
[2] 祁占勇.高校績效管理的本質特征及其價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3.
[3] 程國方,石貴舟.績效管理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創新研究[J].江蘇高教.2012.
[4] 戴美英.對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的一些思考[J].時代金融,2012 (14).
[5] 儲銀雙.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2 (10).
[6] 孫怡文.大數據時代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11).
項目基金:云南省教育廳財政廳項目(LY2017-002,LY2017-003)
作者簡介:宋琴,(1983-),女,云南巧家人,碩士,主要從事高校財務管理、農村經濟、農村發展研究。E-mail: 2836527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