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遠 周文峰
摘 要:煤礦采煤工作一直都是一份高風險的工作,煤礦事故在各地采煤工作中屢見不鮮。這些事故不僅使我國煤炭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更使我們煤炭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難以得到保障。而如今我國煤礦挖掘的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創新,安全技術管理人才不斷增加,加強煤炭安全管理制度尤為重要。本文針對煤礦產業安全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安全問題的多途徑解決方案。
關鍵詞:煤礦采煤;行業現狀;安全管理
煤炭采煤安全系數直接影響著我國煤礦產業的綜合發展。自煤礦開采以來,開采過程中出現過很多的安全事故,不僅僅影響著煤炭經濟發展,更是對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直至今日,在煤炭開采過程中,依舊存在著極大的危險系數。因此,在煤炭開采方面須加強開采作業中安全知識的傳播,招納煤炭開采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多層次的安全培訓制度,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一、煤炭企業管理現狀
(一)企業成本管理方面
當今社會中很多煤炭開采企業為了高盈利而故意降低開采成本,對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訓以及安全管理人員支出降到最低,從而導致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薄弱。很多煤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當遇到煤炭生產與人員安全有一定的沖突時,很多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堅持煤礦生產的產量第一,并認為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是煤炭產量,堅持產量是硬標準,質量是次標準,安全是軟標準的原則。這種理念將企業安全置之度外,企業風險達到了最大化。很多企業不僅僅減少安全成本的支出,更是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出現各個崗位人員身兼數職的情況,并且人員對所兼任崗位職責也只是一知半解,這種情況的出現為企業增加了很大的安全隱患[1]。
(二)企業用人制度方面
現如今,國家在煤炭業方面進行多方面的改革,煤炭產業在生產管理方面也日益多元化。但是改革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為煤炭企業帶入先進技術以及思想的同時,也為煤炭產業帶來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煤礦工作因高風險高工資的特點,使得企業失去大量的固定工人,而吸引大量合同制短期工人。現如今大多合同制短期工人由農民工組成,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相對來說較低,對于煤礦生產這種高危行業只知道高薪資,而缺乏必要的安全認識。企業如果不投入高成本且完善的安全制度培訓,無疑也是為企業的開采作業增加了風險。除此之外,煤礦開采本身是一份對技術性要求較高的行業,沒有專業的基礎培訓,很多開采工人都不具備井下作業的資格,在安全意識方面較差,在遇到突發事故時難以進行有效的自救,對于安全隱患也是不屑一顧,這也是煤炭開采工作的一大安全隱患。
(三)企業管理技術方面
我國的煤炭開采技術在現如今還是有待于提高,各大煤炭企業所使用的開采機器仍舊是一些老式機器,特別是在生產方面。如今煤炭的需求越來越大,老式機器加班加點的工作,非但難以滿足需求,反而增加了機械生產風險。另外,大量的煤炭企業機械化程度較低,人工效率低且成本高。從而導致人工機械化工作,枯燥乏味不精準,人員工作熱情降低[2]。除此之外,煤礦產區管理人員多是煤炭開采多年的經驗人員,對新知識吸收有限,且經常會出現不相信機械數據而相信經驗主義的情況,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開采作業風險。
二、采煤作業中存在的事故問題
在煤炭開采過程中,因為采礦位置大多在含有礦物質的山脈中,其中在開采過程中會出現空氣不足或者有其他難以預知的有害氣體,以及對山體形狀預知錯誤,開采過程因山體坍塌而產生開采事故。例如2005年遼寧孫家灣煤礦事故,死亡人數高達214人,被稱為中國近45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礦難事故。除了地理位置以及自然因素之外,信息收集不充分,對開采環境沒有充分了解,而導致工作人員的預判錯誤,都會引發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事故直接關系著采礦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國家安監總局煤礦安全事故的數據分析中可以得出,近幾年來死亡人數基本在6000人左右。據統計,這些事故中,因為頂板所引發的事故是礦難事故中頻率最高的事故,除此之外,還有機電以及運輸途中所引起的事故。一旦事故發生,無論是對采礦工人還是煤礦企業都會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
三、提升煤炭開采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
由于我國安全技術管理方面人才起步較晚,發展較慢,并且實踐性較少。因此,企業需要對于長期工作于煤炭開采一線的工作人員開展完善的安全知識培訓并且不斷考核,強調安全防護的重要性。安全的施工環境與人為因素和主觀態度密不可分的,因此,增強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是阻止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必要措施。在采煤作業方面也應不斷提升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對待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強化安全理念,對采礦工人們進行定期與非定期的安全培訓,加大安全宣傳力度,確保企業內人人了解并可以正確實施各項安全措施。堅持使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才能有效的預防事故的發生。與此同時,煤炭開采管理人員應起好帶頭作用,不要一味在安全管理方面節約成本,要懂得安全問題與企業效益密不可分的道理。
(二)實行精細化管理
現如今,公司高層管理理念應該隨著社會的變革及時調整,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在監督煤炭開采作業的同時,細心觀察各個工作節點的安全性實施,并將各個節點的安全性監督工作落實到個人[3]。針對各個節點,要設置完善的問責制度,層層分配,不遺漏開采作業中任何一個細節,專門的節點要有專門人員負責,每天定時檢查反饋,確保開采過程前將所有可能出現的隱患排除掉。此外,統籌管理者應熟悉開采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框架。堅持精細化的管理,秉承著對每一條生命負責的原則,將精細化監督管理落實到開采工作的每一個階段,致力于提高企業安全水平。
(三)安全管理技術的改革
如今機械化盛行,機器的工作效率遠遠高于人工操作。因此對于開采設備的升級以及信息技術的管理是安全技術改革的首要條件[4]。為了避免人工成本過高,效率低下以及經驗之談所導致的誤判等問題,企業必須在生產設備方面加大資金投入,保證煤礦產業高效產能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為管理人員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和技術支持,在改善安全技術管理的同時,積極調整企業的科學技術發展戰略,做到與時俱進。
結束語
安全是任何企業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都要必須注重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對于煤炭產業這種高危職業。現如今,技術的進步,國家的深化改革,也是對煤炭產業在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也就煤炭開采安全以及安全管理方面提出相應問題以及應對措施[5]。希望可以在推動煤炭產業安全且高效工作的同時,也可以使煤炭產業實現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張福義.提高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J].化工管理,2017,000(017):264.
[2] 董恒博.如何提升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水平[J].石化技術,2019.
[3] 曹忠.提高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探析[J].數字化用戶,2018,024(013):145.
[4] 邊悅.提高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7,000(002):6-7.
[5] 王雷.提高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