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康
【摘要】:目的:探究對老年人進行肺功能檢查過程中運動針對性護理指導的具體實踐效果。方法:選擇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間進行肺功能檢查的5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常規護理指導方式)以及針對組(針對性護理指導)各25例。觀察并對比兩組老年人的肺功能檢查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等。結果,針對性和肺功能檢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實施肺功能檢查的老年人,在其檢查過程中采用針對性護理指導方式,能夠顯著提升老年人的檢查依從性,促使其主動接受和配合檢查,從而提升檢查依從性,保證檢查能夠順利進行,并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人;肺功能檢查;針對性護理;效果研究
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人們逐漸呈現出老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數量顯著增多。老年人和年輕人相對比,身體質量顯著下降,而且免疫力較低,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治療。開展肺功能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對受檢者的肺功能情況進行進一步確認,明確肺功能障礙,了解肺部疾病的產生機制和病理,從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同時,實施肺功能檢查還可以對手術方案、藥物治療對肺部疾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對于老年人來說,積極主動的接受肺功能檢查,能夠及早發現疾病并及早治療,獲取顯著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間進行肺功能檢查的5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針對組各25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在60歲到85歲之間,受教育程度在小學及以下的10例,初中學歷的27例,高中及以上的有13例。對比兩組患者,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可對比。
納入標準:年齡均在60歲以上;自愿參與本研究;不存在肺功能檢查禁忌。
排除標準:存在重癥疾病;存在肺結核;近期有眼部手術;存在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等。
1.2 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指導方式,檢測患者的身高、體重等基本信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坐位,雙腳放在地上,雙膝關節保持90度,休息10分鐘左右,要求患者保持平穩狀態,配合檢察人員的檢查。在檢查開始之前,檢察人員要告知患者正確的呼吸方式,盡可能延長吹氣時間。
對針對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指導方式,在常規組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內容包括:第一,心理干預。很對老年人對肺功能檢查的了解較少,不了解具體檢查流程、方法以及目的,在檢查過程中容易出現緊張心理。在進行檢查之前,護理人員要向老年人耐心的說明肺功能檢查健康知識,采用針對性的方式,采用合適的交流方式,盡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針對存在緊張心理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主動與其交談,安撫情緒。針對存在情緒低落的患者,護理人員要采用鼓勵性的表達與其溝通,促使其明確檢查方式,配合檢查進行呼吸和吹氣,進而有效完成檢查,獲取準確的檢查數值。第二,溝通指導。為了保證肺功能檢查功能能夠順利進行,在檢查之前,護理人員要向老年人講解具體檢查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并針對性的指導其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避免檢查過程中出現問題。同時,時刻觀察患者的行為表現,當發現患者出現錯誤行為時及時糾正,從而提升配合度。在具體溝通過程中,可以結合患者的年齡、性別、學歷、身體情況等進行溝通,針對聽力較差的患者要盡量靠近患者溝通,或者用手勢表示。針對學歷低,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可以采用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表達。針對完全無法理解的患者,可以指導其家屬進行輔助檢查。第三,演示指導。為了讓老年人更好的配合檢查,在檢查之前,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規范性的演示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注意語速和語態,重點講解關鍵事項,配合手勢告知患者呼吸、吸氣的方式。在演示指導的過程中,還要求患者依次根據指令進行嘗試模擬,在這期間要給予老年人肯定和鼓勵,提升其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肺功能檢查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方差檢驗,用%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功能檢查依從性
常規組患者中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的例數分別為9、11、5,依從率為80.00%;針對組患者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的例數分別為15、9、1,依從率為96.00%,X2=5.641,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護理滿意度
常規組患者中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8、10、7,護理滿意度為72.00%;針對組患者中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16、8、1,護理滿意度為96.00%;X2=8.642,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結論
人體肺部功能包括通氣換氣、肺部循環、呼吸調節等多種功能,關系到人們的生存質量。因此,在臨床治療中,肺功能檢查包含的指標項目較多,而且要求也較為嚴格,需要受檢者嚴格配合檢查人員,才能順利完成檢查。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采用的呼吸方式會直接影響肺功能檢查數值的準確性,假如受檢者沒有采用正確的呼吸方式進行檢查,將會出現數值偏差造成誤診。一般在對老年人進行肺功能檢查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受教育程度低,對呼吸方式、檢查流程理解上可能會出現錯誤理解,配合度較低,影響檢查結果。第二,老年人年齡較大,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第三,老年人普遍存在慢性疾病,行動能力遲緩,對于一些指令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存在難度。對此,需要對老年人進行針對性護理指導。在本研究中,針對組和常規組相對比,肺功能檢查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均較高,從這可以看出,對老年人進行針對性護理指導,能夠實現順利檢查,并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田愛蘇,童波,陳燕,萬華蘭,王霞珠.針對性指導在老年人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0):211-213.
[2]黃敏清.健康教育結合情景模擬對老年肺功能檢查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03):118-120.
[3]萬旭.心理護理在老年患者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05):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