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敏
摘要:幼兒時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為了更好得讓幼兒養成環保的好習慣,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育特點進行培養。本文將幼兒環保教育與游戲相結合,并提出了三種游戲方案:第一,在角色扮演中學習垃圾分類;第二,在歌曲中學習愛護植物;第三,在手工制作中學習節約資源。最后,筆者對游戲與幼兒環保教育的結合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游戲;幼兒;環保教育
保護地球是世界上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而保護環境是保護地球的主要內容。目前,世界上存在著多種環境破壞的問題,如:土壤破壞、空氣污染、水資源污染、森林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等,每種污染都會引起一些列問題,而這些問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自覺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隨著人類的文明程度不斷加深,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環保教育在教育事業中也處于重要地位。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其價值觀正在形成,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幼兒的正確引導。但考慮到幼兒的學習特點較為特殊,不能用比較常規、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困擾著廣大教師群體。在教師們的不斷探索下下,完成了將游戲融入幼兒環保教育的嘗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在角色扮演中學習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指依據一定的標準,將不同的垃圾分類投放、存儲和搬運,并利用一定的技術將可回收垃圾轉化成公共資源,將不可回收垃圾科學處理,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率先在上海進行試點。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學習垃圾分類,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模擬現實場景讓幼兒親自體驗,加深幼兒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為若干組,每組幼兒代表一類人群,涉及角色包括環衛工人、醫生、面包師傅、超市老板、農民等,每組的人數和角色類別由教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而定。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三個垃圾桶,并打印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標志,分別用膠帶粘貼在垃圾桶上。學生扮演的環衛工人主要負責指導其他人的垃圾分類,其他角色則帶著自己制造的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如果角色之間對垃圾的類別產生了分歧,雙方可以進行積極討論,討論之后仍然無法統一意見,則由教師進行分類輔助。確保每類角色中的每個個體都至少體驗一次后,老師再進行集中講解。
采用此類角色扮演的方式,讓每個孩子親身體驗垃圾分類,老師再進行集中講解,一方面能讓孩子們牢牢記住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一方面鍛煉孩子們的團結協作能力。
二、在歌曲中學習愛護植物
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類重要元素,對人類具有多種積極作用:第一,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中的污染,制造清新空氣;第二,植物可以進行呼吸作用,為人類制造生命必需之氣——氧氣;第三,植物有助于平衡生態。除了以上三種,植物還有很多其他作用,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讓幼兒學會保護植物。為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可以將其與歌曲相結合。
例如,學習歌曲《愛護小樹苗》,讓孩子們樹立保護植物的意識。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室播放該首歌曲,引起孩子們學習歌曲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先將歌詞教授給孩子們,給孩子們講解歌詞的含義,告訴孩子們:“路旁的樹苗剛剛栽好,來了個小朋友把樹搖”,該行為的錯誤性,再告訴孩子們,遇到此種情況要告訴搖樹苗的孩子“哎別搖別搖快別搖快別搖,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當孩子們理解了歌詞之后,可以將其帶出教室,走到校內的樹下學習本首歌曲。歌曲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感受樹下的清新空氣,讓學生明白植物的重要作用,從而牢牢記住愛護植物的原則。最后,帶領孩子們玩“歌曲接龍”的游戲,教師唱一句歌詞,孩子們則接下一句,可以打亂順序,有助于孩子們熟悉記住歌曲的同時記住愛護植物的原則。
讓孩子們通過學唱歌曲, 在美妙的音樂感受下, 通過理解歌曲內容, 讓幼兒唱一唱, 玩一玩,在進行快樂游戲的同時,讓孩子們學到歌曲,學到環保知識,使環保教育課堂高效而又充滿趣味。
三、巧用廢棄材料,在手工制作中學習節約資源
資源在一定時間內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無限的,為了人類可以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節約資源。此外,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節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很有必要。但節約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長期堅持,使之成為習慣。
教師可以將手工游戲與環保教育相結合。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利用生活中可回收的廢棄材料,進行手工創作。在這個手工創作的游戲中,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孩子們自己判斷,自己準備廢棄材料;第二個部分是創作、制作作品;第三個部分是孩子之間相互交換作品,并給其他孩子介紹自己作品的材料、做法、理念等。手工結束后,老師要對游戲的意義進行總結,讓孩子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可以進行二次利用的事物,同時要告訴孩子們在生活中應該杜絕浪費,比如刷牙不關水龍頭,睡覺不關燈,總是使用一次性物品等都是浪費行為,應該盡量避免。
除了學校的教育和引導,家長的表率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處于此階段的孩子學習能力較強,但是辨別好壞的能力較弱。如果家長做出不環保的行為,會對孩子環保的良好習慣的形成造成消極影響。
總結:
很多游戲都具有靈活性、創造性、多樣性、趣味性等特征,更加符合幼兒生長的適應, 符合其身心發展的特點, 兒童創造并參與游戲, 到游戲中去滿足需求, 適應生長。將豐富多彩的游戲融入到幼兒環保教育中,讓環保理念體現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參考文獻:
[1]閆佩.淺談幼兒環保教育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168.
[2]吾佳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有效開展中班環保活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