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娟

【摘 要】目的:研究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特征。方法:將醫院消化內科門診診治的9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n=46),一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療(對照組),另一組在次基礎上聯用奧美拉唑治療(研究組),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癥狀積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雷尼替丁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提升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大力推廣和引用。
【關鍵詞】消化內科;胃食管反流;分離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食管腔因過度接觸胃液而引發的臨床胃食管反流癥和食管粘膜損傷的疾病,該病在消化內科較為常見。胃食管反流病會表現出胃灼熱和反酸、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1]。臨床多通過內鏡檢查該病,如果患者食管粘膜受損,則會在內鏡上顯示出來。臨床可通過H2受體阻滯劑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藥物來治療患者,雷尼替丁與奧美拉唑就屬于常用藥物。本次研究采用對比分析的方式研究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方法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醫院消化內科門診診治的9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n=46),一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療(對照組),另一組在次基礎上聯用奧美拉唑治療(研究組),收治時間開始于2018年10月,于2019年10月結束。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23例,年齡27—81歲,平均年齡(46.28±6.31)歲;研究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28—80歲,平均年齡(46.33±6.2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比,納入患者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382,規格0.15g)治療,每次服用一粒,每天兩次。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奧美拉唑(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122)治療,每次一粒,每天一次[2]。兩組均持續服藥兩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表現為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且提升恢復正常;有效表現為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改善;無效表現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2)癥狀積分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 SPSS21.0 軟件處理,設定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癥狀積分改善情況
治療前,研究組癥狀積分為(7.69±0.84),與對照組無差異(7.72±0.78),P>0.05(t=0.1775,P=0.8595);治療后,研究組癥狀積分為(1.95±0.44),低于對照組(3.06±0.67),P<0.05(t=9.3922,P=0.0000)。
3 討論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部與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食管引發的食管黏膜炎癥、潰瘍以及糜爛等癥狀。在機體正常強狂下,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較高,并且會受到賁門肌層張力的影響,胃內壓小于食管內壓,此時并不會出現反流情況。而一旦食管下端括約肌與賁門肌層出現功能障礙,則會出現反流現象。產生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下降,無法維持相應的壓力,屏障功能的喪失引發胃食管反流;(2)胃食管動力下降或出現節段性收縮,食管排空進而出現功能障礙;(3)因不同因素導致的食管黏膜上皮細胞增生,影響其自我修復能力;(4)胃動力下降或出現不規則,胃正常蠕動受到影響,胃內壓會因此升高。從機體構成來看,胃食管屬于上消化道主要器官,一旦機體消化道功能異常,也可能引發酸性疾病,此時胃酸會破壞胃食管黏膜[3]。因此在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時,臨床多會選用抑制胃酸藥物。本次研究顯示,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療中,與單一用藥相比,雷尼替丁聯合奧美拉唑有著更高治療有效率,且癥狀積分也有較大的改善(P<0.05)。奧美拉唑以一種苯和咪唑類質子抑制藥物,其屬于脂溶性較弱的堿性藥物。該藥物可作用于胃壁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與胞漿內的灌裝泡,而胃壁細胞質子泵H+-K+-ATP 酶就位于該部位,藥物反應后會產生亞磺酰胺與質子泵復合物,其可以有效抑制酶活性,從而阻斷胃酸分泌,促使胃液中胃酸的量減少。在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方面,奧美拉唑的臨床療效要優于H2受體拮抗劑藥物,并且其復發率非常低,不會因為反復用藥影響到患者的依從性。綜上所述,采用雷尼替丁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病癥,提升治療有效率,并且藥物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王興坤.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1):64-65.
郝志玲.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5):114-116.
羊國成.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