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壽 楊昌來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發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均勻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方式,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發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并加以比較。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發現,實驗組患者(93.55%)大于對照組患者(74.19%),差異明顯(P=0.001)。結論:采用發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不僅能緩解頸肩腰腿疼痛癥狀,而且安全性較高,同時還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一些優點,值得臨床的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體外沖擊波;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MP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肌肉疼痛綜合征之一,多表現為局部疼痛及牽涉痛,并常因疼痛而引起肌肉無力、活動障礙,通常還伴有自主神經高度過敏及其他慢性疼痛表現,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的出現為其主要特征[1]。沖擊波屬于一種特殊形式的聲波,是一種高能機械波,具有聲、光、力學的特性。體外沖擊波在傳導過程中,通過與皮膚接觸,將能量逐層傳遞到皮膚、肌肉、骨與關節等深部組織處,發生反射、折射、透射、吸收等效應,還會發生峭化和空化效應,達到治療的目的[2]。本次實驗主要研究發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均勻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9例和12例,年齡在45-76歲,平均年齡為(62.36±1.48)歲;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例和13例,年齡在47-78歲,平均年齡為(63.14±1.37)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發現差異不明顯(P>0.05)。
納入標準:年齡在 18—70周歲之間;符合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診斷,診斷要點:頸肩部肌肉骨關節的持續性鈍痛,疼痛經常自扳機點牽涉遠隔的某一部位;有規律組織壓痛點:枕骨下肌肉附著點、頸椎下部橫突間隙前邊、斜方肌上緣正中點、崗上肌起點肩胛棘上方。排除標準:嚴重的頸肩部疾患患者;嚴重的心肺腦血管疾病患者;嚴重的代謝系統、免疫系統或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或神經功能障礙者;其他不宜參加本治療的患者。人選的患者均進行3次治療,分別為0、7、14 d,每次治療時間為5—10 min,并分別于0、7、14、21 d進行隨訪。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方法:服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國藥準字H10970209),一日一次,一次一片,晚餐后服用,溫水送服。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發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儀(AGD.800),治療時依治療需要采取相應舒適的體位:臥位或坐位。 在頸肩部軟組織痛的特定病變組織中選取一個或多個壓痛 ,用記號筆做上標記,涂足量耦合劑于治療區域,選擇直徑 15 mm或20 mm的治療探頭,治療參數為:壓力1.5—3 kPa,次數2000次,頻率5 Hz或l0 Hz,治療周期7 d/次,連續治療3次。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并加以比較。有效率評判標準:有效:患者的疼痛癥狀消失,沒有不適;顯效:患者的疼痛癥狀得到緩解,但未完全消失;無效:患者的疼痛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出現加重[3-4]。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選取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采取X?檢驗,針對數據差異,以P<0.05,證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發現,實驗組患者(93.55%)大于對照組患者(74.19%),差異明顯(P=0.001),詳細見表1。
3 討論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群產生的原因很多:外傷、訓練過度、神經病變、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的姿勢、身體結構是否異常,以及生活上的壓力,睡眠不佳,心理因素等,都有可能形成痛點和反射疼痛區。許多人有腰酸背痛、手腳發麻、頸部疼痛、肩膀疼痛等毛病,也有人去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原因。
通常使用的物理治療主要分為三類:(1)等長收縮-放松運動,患者先做等長性的肌肉收縮,然后完全放松→幫病患做被動的關節活動至病患感覺輕微疼痛的角度→停在輕微疼痛的角度,持續等長收縮10-15秒→再完全放松,繼續增加關節活動度。如此反復進行3-5次;(2)指針,即缺血性壓迫法:拇指直接對激痛點持續性地壓迫,剛開始和過程中會感覺非常疼痛,一段時間后疼痛癥狀會慢慢解除,此時松開拇指,激痛點會充血,藉以增加血液循環,同時打破收縮--缺氧惡性循環使疼痛癥狀減輕;(3)肌肉按摩:在患者疼痛部位涂上按摩乳液,順著肌肉生長方向實施按摩,力量由輕慢慢加重,肌緊束帶區可以加強按摩。從結果可知,ESW治療四周后效果明顯高于物理治療組。
綜上所述,采用發散式體外沖擊波治療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對緩解頸肩腰腿疼痛癥狀有顯著效果,不僅如此,且安全性高和操作簡單,確實值得臨床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金冉.體外沖擊波治療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meta分析[D]. 2016:1167-1170
于兆華,于尉杰,李林盛.髂腰肌筋膜痛體外沖擊波與推拿干預的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6):4-5.
劉思蘭,王麗娜,金曉紅.沖擊波復合激痛點注射對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治療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1):20-23.
王剛,張文靜,董寶強,等.體外沖擊波沖擊結筋病灶點治療臀肌筋膜炎42 例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5): 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