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媛媛 馬蓉 張奎


【摘 要】目的:分析白血病臨床護理當中優質護理概念的應用價值。方法:將本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白血病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以就診順序將病患平分兩組,每組38例。常規組實施基礎護理工作,研究組則采用優質的護理概念開展護理工作,觀察兩組效果。結果:相比常規組,研究組病患的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優勢顯著,護理質量優勢顯著,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較高,組間數據的差異性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在白血病臨床護理當中,優質的護理概念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臨床應用價值及意義顯著。
【關鍵詞】白血病;護理;優質護理;概念;應用
為深入研究關于白血病臨床護理當中優質護理概念的應用價值,本文將本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白血病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分別實施基礎護理工作、采用優質的護理概念開展護理工作,以下為具體的結果:
1 一般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本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白血病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研究組男女病患的比例為25/13例,年齡的區間范圍67-87歲,平均的年齡(68.08±7.16)歲;常規組男女病患的比例為22/16例,年齡的區間范圍69-86歲,平均的年齡(70.10±7.02)歲;所有的病患、家屬們均知曉、應允此次臨床試驗觀察,同意書已簽署。兩組病患資料間的差異無統計意義,可比性存在,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實施基礎護理工作:主要包括著健康宣導、心理及飲食指導等基礎性的護理;研究組則采用優質的護理概念開展護理工作:(1)臨床護士綜合培訓。對重癥病患監護室內所有在崗護士進行集中培訓,具體培訓內容如臨床護理學、道德倫理、人文關懷基礎護理理念、鎮靜鎮痛護理技術、心理護理服務及其特點、溝通交流技巧等,以授課及討論結合方式,開展為期20個課時的系統化培訓工作;(2)做好環境干預護理。在開展臨床護理服務工作期間,臨床護士特別關注病患精神狀況及睡眠不足狀況,實際工作期間要避免大聲喧嘩及談笑風生等等,切勿談論有關于病患危重病情及家屬負面的決定等;病房內需按時通風、換氣,控制好溫濕度,以病患最佳舒適度為宜予以合理調節;(3)確保護理服務行為的規范化。白血病人臨床護理服務工作具體實施過程,臨床護士需著重自身外部形象,要給病患與家屬們留下良好印象,護患交流期間要面帶微笑,語言要輕柔、通俗易懂,態度要謹慎,保證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精準、有效且有速,以盡可能降低病患的痛苦感,進一步提高病患對臨床治療的認可度及自信心,透析治療操作期間需確保與病患暢通地交流,促進病患主動配合;(4)人文關懷。臨床護士需向病患及家屬們詳細講解本病室內的各種基礎設施、臨床診治及護理服務實施方案、操作流程、注意要點、預后相關事宜,著重強調透析治療的必要性、重要性,幫助病患樹立治療信息,緩和不良情緒、心理,保持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后期治療與臨床護理服務;(5)癥狀干預。①預防出血護理。為避免白血病人出血風險增長,促使病情加重,要求護士叮囑病患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加強出血預防護理。如果血小板的計數低于50*109/L,則需叮囑病患將臥床休息的時間增加,盡量減少活動;若血小板的計數低于20*109/L,或者出血較為嚴重,則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并加強對病患的生活干預,多鼓勵病患使用高蛋白半流食或者軟食、高纖維素及易于小胡的食物等,確保排便通暢;此外,應防止人為因素所致皮膚創傷,避免病患鼻粘膜出現干燥出血癥狀;②感染預防護理。重視呼吸系統感染的預防護理,室內做好清潔消毒處理,空氣保持清新,依據天氣情況適當增減衣服,做好保暖工作;限制探視人數,防止病患接觸到感染源;預防口腔感染,叮囑病患晨起、睡前、進餐前后均需及時漱口,以免口腔內壁滋生細菌;預防肛周感染,可取高錳酸鉀1:5000于病患便后、睡前實施坐浴,以有效預防肛周感染情況發生;(6)飲食指導。護士應當指導白血病人家屬為病患提供少渣、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高蛋白質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堅持少食多餐原則;禁食辛辣、高糖、高脂肪及容易產生較多產氣類的食物;盡量滿足病患食物要求及飲食習慣,促進食欲的增長;(7)出院指導。有部分白血病人在住院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治療,但是,還未出院或者出院不久后復發。因此,出院指導該項護理工作至關重要,需得到廣大醫護工作者的廣泛重視。急性的白血病得以緩解后,應定期強化治療,確保能夠延長急性的白血病人緩解期與生存期,保持充足的休息與睡眠,結合病患實際病情,可指導其適當做如散步、打太極等有氧運動,以增強自身機體的免疫力與抵抗力。指導病患做好個人的衛生方法,學習自行測量體溫與口腔感染檢查等,如發生有異常癥狀出現,應及時來院接受診治;叮囑病患家屬為其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給予充分的人文關懷與愛護,以幫助病患有效緩解精神壓力,對康復進程起到良好促進作用。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分析兩組的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
(2)比較分析兩組的護理質量。
(3)比較分析兩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法
以SPSS 20.0統計軟件來統計、分析資料數據,檢驗臨床計數資料,計量數據檢驗采用t值。用P<0.05表示組間數據的差異性存在統計學的意義[1]。
2 研究結果
2.1 比較分析兩組的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
相比常規組,研究組病患的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優勢顯著,組間數據的差異性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詳如表1。
2.2 比較分析兩組的護理質量
常規組:溝通水平(3.65±0.35)、操作水平(3.77±0.25)、服務態度(3.50±0.36);研究組:溝通水平(5.74±0.62)、操作水平(5.60±0.36)、服務態度(5.22±0.59);相比常規組,研究組的護理質量優勢顯著,組間數據的差異性有統計學的意義,t=3.327,P<0.05。
2.3 比較分析兩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相比常規組,研究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較高,組間數據的差異性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詳如表2。
3 討論
白血病,有著較高致死率特點,治療周期相對較長,需得到反復的化療,長期治療下,病患常常身心疲憊、精神壓力較大,極易出現不愿意配合后期治療的情況[2]。優質的護理概念,能夠以病人為核心,全面落實臨床護理的責任制,對護理專業的內涵予以深化,對提升整體的臨床護理服務專業水平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可顯著改善白血病人的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獲取較高的護理滿意度[3]。
張靜[4]選取了近幾年院內所收治92例白血病的住院病人。采取隨機的數字表法將該92例白血病的住院病人平分為實施優質護理的研究組(n=46),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n=46)。比較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研究結果顯著,經護理后,相比對照組,研究組的依從率及生活質量的各指標評分優勢顯著,組間數據的差異性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那么,為證實白血病臨床護理當中優質護理概念的應用價值,本文將本院近兩年收治白血病76例病患納入研究對象范圍,以就診順序將病患平分兩組,常規組實施基礎護理工作(n=38),研究組則采用優質的護理概念開展護理工作(n=38),觀察兩組效果。研究結果表明了,相比常規組,研究組病患的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優勢顯著,護理質量優勢顯著,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較高。綜上所述,白血病臨床護理當中優質護理概念有效可行,建議在今后白血病臨床護理當中持續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方菁. 優質護理概念在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1(22):218-219.
鄭娟璇, 吳惠蝶, 張燕玲. 優質護理服務對白血病化療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7,23(07):701-702.
李霞, 祝敏. 優質護理概念在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醫藥前沿, 2017,29(30):410-411.
張靜, 徐麗娜, 宋軍娜. 優質護理干預在白血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8, 18(0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