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玲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高低與衰弱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在目前的醫學領域中,衰弱很可能造成老人摔倒,增加老人死亡率。所以,對于衰弱,老年人及其子女一定要重視。那么,衰弱和心血管病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本文對衰弱和心血管病進行了詳細闡釋和介紹,希望引起大家對老年人疾病的重視。
一、什么是衰弱?
1889年,Strawbridge率先提出衰弱這一概念,但迄今為止,對衰弱依然沒有系統的定義和規范。根據目前的研究可以發現,老年人衰弱的發病率為4%-5%,且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衰弱可能是世界上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問題之一。在超過85歲的老年人中,四分之一的人存在衰弱情況,給老年人護理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隨著老年人數量的增多,衰弱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大。
衰弱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病理,它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多,包括讓老年人減少運動、降低身體素質和抵抗力,使老人營養攝入減少,同時增加其他疾病的發病率。
二、什么是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的范圍比較廣,包括腦血管病、冠心病、外周末梢動脈血管病、心臟病、肺栓塞等,從1990年開始,心血管病就是我國致死病因中的榜首,它造成的死亡人數在死亡人群中約占百分之四十以上,且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向上增長。如果不及時預防和治療的話,將在2030年,成為我國威脅最大的一個病種,所造成的死亡人數也將達到770萬例。
心血管病對老年人的影響最大,尤其是老年人衰弱之后,患病的幾率非常高,也容易死亡。不僅如此,在臨床試驗中可以看到,加強心血管中的衰弱管理,能讓老年人的壽命大大延長。
三、衰弱與老年人心血管病的關系
1 衰弱在心血管病中發生率
據悉,在老年人心血管病中,衰弱是最為常見的,雖然現在對衰弱的評估沒有準確的標準,但從臨床表現可以看出,衰弱能明顯增加老人的死亡率。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衰弱會進一步加強,導致老年人出現各種病癥和不適,比如衰弱的患者容易發生心血管病、身體或精神上受損等。
2 衰弱與心血管病的不良預后有關
當衰弱加重的時候,患者的手術并發癥也會增加很多,住院時間延長,恢復的幾率越來越低。以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為例,衰弱容易導致其在醫院內的死亡率大大增加,同時還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導致其住院、重度出血或者是腦中風猝死等。
3 衰弱影響心血管病系統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影響身體健康和抵抗力。衰弱則會導致意外事件發生,比如腦卒中、心血管事件等,這些都會給患者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不僅如此,衰弱還容易導致患者心肌梗塞、心絞痛以及衰竭等,所以,對衰弱不能輕視。
4 衰弱與心血管病的共同發病機制
據可靠數據顯示,衰弱的心血管病患者要比普通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高三倍,同時住院次數也比普通的心血管病患者高很多。衰弱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病患者高血壓、心力衰竭,這可能與這兩者有共同的發病機制有一定的關系。比如炎癥,臨床實驗表明,衰弱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也改變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模式,從而導致人體肌肉代謝、質量失去平衡,難以維持自身的正常運行。
四、老年人衰弱怎么辦?
1 營養支持
營養干預對改善老人衰弱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在老人體重下降以及營養不良等方面效果非常明顯。同時,為老人補充適量的蛋白質、維生素D聯合鈣劑等能增強老人肌容量,提高神經和肌肉的功能,預防跌倒、骨折等情況發生。
2 慢病控制
老年慢性病是誘發衰弱的基礎,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能促使老人衰弱,因此要積極管理和控制。
3 健康管理
對老年疾病要實施健康管理,合理用藥,避免因為藥物不良反應導致老人衰弱。在老年人用藥過程中,還要重視對可逆轉疾病的管理,比如老年抑郁癥,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情況適當用藥。
4 積極鍛煉
老年人要積極鍛煉,增強免疫力和內分泌系統,提高靈活性,改善狀態,減少跌倒的次數,保證日常健康。另外,經常鍛煉能改善老人的步態,增加骨密度,提高健康狀況。
總的來說,衰弱確實給老年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折磨,尤其是身體素質的降低,讓他們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晚年過的痛苦。對此,建議老年患者在有監護人的情況下,適當鍛煉,增強自己的體質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