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明鋒
【摘 要】目的:針對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臨床中的CT和MRI影像表現及重要診斷價值進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例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醫學影像檢查的有關資料。結果:在診斷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撕裂的準確率及診斷價值方面,MRI影像優于CT影像,CT影像中有韌帶減低密度、增粗攣縮及其斷裂等表現,MRI影像中有正常前交叉韌帶內消失線條狀影像,以霧狀或模糊狀信號增高區代替等表現。結論:在診斷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撕裂的準確率及診斷價值方面,MRI影像優于CT影像,可為患者臨床更精準的診治信息,可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膝關節韌帶損傷;CT影像;MRI影像
1 前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膝關節損傷風險在交通運輸及建筑業中日益增大,成為一種比較常見的骨科多發疾病。膝關節損傷具有前后交叉韌帶撕裂的典型表現,比較多見的是前交叉韌帶撕裂,若患者治療不及時有效,容易引發創傷性關節炎,膝關節不穩及肌肉萎縮等。臨床中對膝關節韌帶撕裂采用關節鏡檢查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率,是一個金標準,但具有較大的副作用,容易對患者造成創傷,因而應用于臨床中受限。而影像檢查方法是對膝關節韌帶撕裂患者進行臨床診斷比較常用的的一種方法,隨著日益普及的CT、MRI影像診斷方法,膝關節韌帶撕裂不斷提高了診斷準確率,為早期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本研究針對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臨床中的CT和MRI影像表現及重要診斷價值進行了分析。
2 資料與方法
2.1 患者資料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間的膝關節損傷同時存在前交叉韌帶撕裂的20例患者有關資料,其中有14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23—59歲之間,平均年齡(37.2±3.6)歲。患者主訴因暴力致病,6例患者為左膝,11例患者為右膝,3例患者為雙膝,患者都接受CT和MRI影像檢查。臨床癥狀表現與損傷膝關節前交叉韌帶程度具有一定關系:韌帶撕裂部位在前交叉韌帶輕微損傷時,產生輕微腫脹,腫脹的局部關節有疼痛感。關節在較嚴重的前交叉韌帶損傷時發生出血癥狀,腫脹的整個關節有疼痛感,限制活動,抽屜試驗結果呈陽性。
2.2 方法
CT影像檢查采用較先進的16排螺旋CT設備,患者保持仰臥姿勢,掃描股骨由遠至近端的膝關節部位。參數設置為,120千伏管電壓,200毫安電流,1毫米層厚。結束后向工作站傳入數據用于重建多平面。MRI影像檢查采用磁共振掃描設備,患者保持仰臥姿勢,伸直關節,表面線圈內置于受傷膝關節,處于表面線圈中心的髕骨下極水平。參數設置為,冠狀位FSET2WI,2900毫秒TR,2500毫秒橫軸位TR,30毫秒TE。矢狀位T1WI,500毫秒TR,20毫秒TE。矢狀位FLAIR 序列,2800毫秒TR,45毫秒TE。完成CT、MRI影像檢查后一周時間內對患者進行關節鏡檢查,鏡檢前對患者病史詳細詢問,與CT、MRI影像資料相結合進行分析,對患者前交叉韌帶撕裂情況進行認真檢查。根據前交叉韌帶損傷診斷前交叉韌帶撕裂主要分為兩種:連續性存在韌帶,但有增粗表現,局部能發現高信號改變異常的患者為部分撕裂,連續性中斷韌帶,有波浪樣、增粗、攣縮改變表現,上下兩個殘端,異常的韌帶走行,正常前交叉韌帶在冠狀面及失狀面不能看到,股骨、脛骨起止點存在撕脫骨折癥狀。間接表現為呈弓背樣改變的后交叉韌帶屈曲,前移半脫位脛骨等改變的患者為完全撕裂。
3 結果
在診斷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撕裂的準確率及診斷價值方面,MRI 影像優于CT影像,CT影像中有韌帶減低密度、增粗攣縮及其斷裂等表現,MRI影像中有正常前交叉韌帶內消失線條狀影像,以霧狀或模糊狀信號增高區代替等表現。
4 討論
膝關節具有比較復雜的空間結構,膝關節內外周滑膜將屬纖維組織的前交叉韌帶包圍,源自股骨外側髁內側面的半圓形凹陷部位,直到脛骨髁間隆起前方。膝關節穩定性主要依靠前交叉韌帶組織進行維持,在對脛骨前移、膝部過伸、脛骨內旋等預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膝關節損傷患者存在前交叉韌帶撕裂改變,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降低膝關節穩定性。關節鏡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但容易造成患者損傷。而CT影像是常用檢查膝關節損傷的方法,操作便捷、不具有創傷、比較經濟等優勢,但其只有較低的組織分辨率,易發生誤診及漏診。MRI影像也是對膝關節損傷進行臨床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對軟組織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不具有創傷、可掃描多方位等特點,可對膝關節結構及周圍結構、前交叉韌帶撕裂等清楚顯示,在診斷前交叉韌帶撕裂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前交叉韌帶撕裂采用CT影像診斷主要有前交叉韌帶降低密度、增厚、增粗、攣縮等表現,但CT影像對軟組織具有相對較低的分辨率,在對前交叉韌帶撕裂診斷時易發生誤診及漏診。而MRI影像可對膝關節、韌帶及周圍軟組織結構等清晰顯示,對前交叉韌帶撕裂予以明確。正常前交叉韌帶有條帶狀低信號影表現,部分撕裂有連續性存在韌帶,增高的局部信號、韌帶增厚、增粗及模糊等表現,完全撕裂有連續性中斷韌帶,增高信號,斷端攣縮、移位等表現。
5 結語
總之,在診斷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撕裂的準確率及診斷價值方面,MRI 影像優于CT影像,可為患者臨床更精準的診治信息,可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李文華,盧東霞,楊金花等.膝關節損傷的CT 與MRI 影像表現及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8.9
王坤.分析膝關節韌帶損傷的CT與MRI影像表現與診斷價值[J],醫藥衛生,2017.21
李久林,孟學龍.根據膝關節成分機制推斷損傷體位1例[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8.11
劉卉榮,王志芳,萬娜.X 線、CT、MRI 三種技術診斷退行性膝關節炎的臨床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8.5
姚水成.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診治重建中MRI與CT的應用價值和優勢對比研究[J],雙足保健,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