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虎林

【摘 要】目的:研究三叉神經痛運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參與此次研究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108例,主要選取我院2009年5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三叉神經痛患者,研究人員需要將該部分患者按照數表法分為對照組(54例)與觀察組(54例)。對照組患者需要運用三叉神經部分感覺根切斷術治療,而觀察組三叉神經痛患者需要采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緩解率、側面部疼痛緩解時間、面部抽搐緩解時間。結果:觀察組三叉神經痛患者在運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后,側面部疼痛緩解時間為(1.92±0.48)d,而對照組三叉神經痛患者的側面部疼痛緩解時間是(3.48±0.82)d,觀察組疼痛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對比存在差異(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6.81%,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71.45%高,研究數據差異,具有實際統計意義(P<0.05)。結論:針對三叉神經痛患者運用微血管減壓術治治療可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疼痛,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顯微神經外科;三叉神經痛;療效
前言:三叉神經痛屬于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具有反復發作性。患者在出現該疾病時的主要臨床表現是,面部刀割樣、針刺樣疼痛,其疼痛會持續加劇,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生活,降低其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對三叉神經痛患者運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09年5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108例三叉神經痛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主要對象,研究人員需要將該部分患者按照數表法分為對照組(54例)與觀察組(54例)[1]。對照組患者運用三叉神經部分感覺根切斷術治療,患者年齡介于28~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12±2.1)歲,病程介于3個月~14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89±2.14)年,患者男女比例為(25:29)例;而觀察組三叉神經痛患者采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患者年齡介于2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89±2.24)歲,病程介于5個月~1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7.12±2.64)年,患者男女比例為(22:23)例,兩組數據資料存在較小差異(P<0.05)。
1.2 方法
針對此次參與研究的對照組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神經部分感覺根切斷治療。而觀察組三叉神經痛患者則運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該手術需要對患者實施全麻,在手術開始前輔助患者取仰臥位或仰臥側頭位,手術切口取橫切口,切口部位位于患者耳后,然后將硬腦膜以“上”字形切開,觀察患者小腦橋腦角的具體情況。其次,運用吸引器將橋池中的腦脊液吸出,待小腦組織塌陷后仔細觀察具體情況。患者在對其進行深層次查看時,要對其巖靜脈有效識別,如果巖靜脈對手術具有干擾,可以借助雙極電凝切斷。如果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巖靜脈出現出血狀況,需要對其進行止血,對出血部位電凝[2]。
1.3 療效判斷標準
觀察組與對照組三叉神經痛患者數據評價以治療有效率、疼痛緩解率、側面部疼痛緩解時間、面部抽搐緩解時間為主要評判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觀察組與對照組三叉神經痛患者研究數據需要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n)為計數資料,側面部疼痛緩解時間、面部抽搐緩解時間評分使用(d)來表示,采用t進行數據檢驗,兩組數據存在差異時,以(P<0.05)為具有可比性[3]。
2 結果
3 討論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三叉神經痛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好發于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發病率也隨之提升。該疾病的發病機制為三叉神經通過橋腦入腦段,由小腦角血管壓迫所造成三叉神經痛,典型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單側面部劇烈疼痛,而三叉神經的范圍比較廣,分布于患者整個頭部與面部,其疼痛具有突發性,在洗臉、刷牙、吃飯、工作、走路以及喝水時均會出現,對患者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此外,由于三叉神經痛的初始癥狀與牙痛癥狀比較相似,比較容易被誤診為牙痛,部分患者會因疼痛難忍選擇拔牙,進而造成疼痛愈加嚴重狀況,耽誤三叉神經痛的最佳治療時間[4]。臨床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方法有藥物與手術,本次研究對三叉神經痛患者運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運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三叉神經部分感覺根切斷術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緩解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存在差異(P<0.05),說明針對三叉神經痛患者運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能夠取得較高的治療效果。出現該種狀況的原因是在對患者進行微血管減壓治療時,首先需要對其三叉神經壓迫解除,還需將患者頭部與面部與地面保持平行,使其神經充分暴露出來。其次,在手術過程中運用橫切口,可以有效避免神經功能損傷,由此說明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李全友.三叉神經痛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效果及預后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6):45.
劉博.對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1):88.
范鐵牛,林亞洲,耿飛.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療效和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22):23-25.
李舜,唐曉平,王遠傳,段劼,張濤,茍章洋,印曉鴻,漆建,羅仁國.不同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臨床療效分析[J].系統醫學,2016,1(1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