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歷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CT診斷應用于急性腦出血的臨床價值。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一共收治確診未急性腦出血的患者79例,均給予螺旋CT診斷,對癥治療,分析患者的結局。結果:79例患者中,腦實質規則出血患者42例,占比53.2%;腦實質不規則出血37例,占比46.8%。其中基底節出血41例,占比51.9%;腦葉出血18例,占比22.8%;小腦出血10例,占比12.7%;丘腦出血6例,占比7.6%;腦干出血4例,占比5.1%。腦出血量小于30ml的患者有29例,占比36.7%;腦出血量在30ml-60ml的患者有34例,占比43.0%;腦出血量大于60ml的患者有16例,占比20.3%。79例患者經對癥治療后,7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為91.1%。腦出血量越小,患者的存活率越高,患者的腦出血量與患者的存活率呈反比(P<0.05)。結論:急性腦出血患者采用螺旋CT診斷,可明確患者的出血情況、出血部位、出血量,可輔助臨床實施針對性治療,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腦出血;螺旋CT;出血部位;出血量
腦出血屬于臨床常見病,也是臨床多發病,一旦發病,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才能保住患者的生命[1]。急性腦出血屬是一種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誘發的腦部出血性損傷,是一種致殘率、致死率較高的腦部疾病,多發于老年人。該病多在患者過分勞累或是過于激動情況下發病,病情可在數分鐘或者數小時內達到高峰。及時使用有效的影像學手段確診急性腦出血,明確患者的腦出血實質情況、及時給予針對性治療,是搶救患者,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手段[2]。本研究探討分析CT診斷應用于急性腦出血的臨床價值,現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一共收治確診為急性腦出血的患者79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齡大小區間為45-87歲,平均年齡是(66.24±5.17)歲;患者的既往病史,高血壓患者45例,冠心病患者21例,糖尿病患者17例,高血脂患者12例。
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腦出血診斷標準[3]的患者;(2)對診療高度配合的患者;(3)臨床資料完整患者;(4)自愿參與本研究患者。
排除標準:(1)有既往急性腦出血病史患者;(2)入院時已經沒有生命體征患者;(3)患者家屬不同意參與研究患者。
1.2 方法
儀器:西門子 128 排螺旋CT掃描儀。
在患者發病后的24小時內安排患者進行頭顱CT掃描檢查,由醫院專業醫護人員講述頭顱CT的檢查流程與主要注意事項,在患者、患者家屬充分了解后,輔助患者進行頭顱CT檢查,患者仰臥,管電流設置為110mA,管電壓設置為120kV,掃描范圍是顱頂--樞椎齒狀突,掃描基線是外眥及外耳道連線區域,層厚設置為0.9mm,掃描間隔設置為0.45mm。患者首先進行常規平掃,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檢查情況以及患者需求,為患者實施增強掃描,增強掃描前給予對比劑碘佛醇靜脈注射,注射劑量是50ml,注射速率是5ml/s,在掃描完畢后,將檢查數據一一傳輸到工作站中,并進行數據處理、計算。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腦實質出血情況、出血部位、出血量與存活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
79例患者中,腦實質規則出血患者42例,占比53.2%;腦實質不規則出血37例,占比46.8%。規則出血患者的出血形狀為圓形、橢圓形,多為包囊型并在水腫帶存在,出血密度比較均勻,出血邊緣比較整齊。不規則出血患者的出血形狀為偽足狀突起、毛刺狀,出血密度不均勻,無明顯水腫帶。79例患者中,其中基底節出血41例,占比51.9%;腦葉出血18例,占比22.8%;小腦出血10例,占比12.7%;丘腦出血6例,占比7.6%;腦干出血4例,占比5.1%。腦出血量小于30ml的患者有29例,占比36.7%;腦出血量在30ml-60ml的患者有34例,占比43.0%;腦出血量大于60ml的患者有16例,占比20.3%。
2.2 急性腦出血患者存活率與腦出血量的相關性
79例患者治療前均經螺旋CT掃描檢查,在獲取檢查結果后給予對癥治療,79例患者中72例患者經搶救后存活,存活率為91.1%。腦出血量與患者存活率的相關性顯示,腦出血量越小,患者的存活率越高,患者的腦出血量與患者的存活率呈反比(P<0.05)。詳情見表一。
3 討論
急性腦出血發病比較突然,患者早期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患者的癥狀與腦梗死比較相似,所以需要及時給予快速有效的診斷手段進行鑒別診斷,明確患者的疾病情況,才可輔助臨床及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治療[4]。螺旋CT是一種在臨床廣泛應用的腦出血診斷、檢測方案,具有掃描圖像清晰、掃描簡單快捷等優勢,可及時明確患者的腦出血局部病變部位與出血情況,可有效評估測定占位效應與出血情況[5]。再者,螺旋CT可有效評估患者的血腫范圍、出血量情況,可利用錐形X線束、多排探測器有效提高掃描的速度,可縮短患者的掃描時間,增加掃描層次,降低偽影的出現幾率,可迅速獲取掃描結果,可為臨床及時對患者開展針對性治療提供準確數據。
由上可知,急性腦出血患者采用螺旋CT診斷,可明確患者的出血情況、出血部位、出血量,可輔助臨床實施針對性治療,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趙毅斌.螺旋CT應用于老年急性腦出血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8):212-213.
陳凌云.急性腦出血16層螺旋CT應用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影像技術,2017,29(6):43-45.
宋景艷.探討CT應用于老年急性腦出血的臨床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6):364.
韋芳.16層螺旋CT應用于老年急性腦出血的臨床診斷作用探討[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1):41-43.
趙新光,趙蕊,馬茜, 等.腦梗死與腦出血急性期應用DWI聯合SWI診斷的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