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牙山.阿布都克然木

【摘 要】目的:探究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的清洗與質量檢測方法。方法:選取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我院消毒供應室的150件醫療器械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所有醫療器械根據所采用的不同清洗方式進行分組,各75件醫療器械。對照組采用常規清洗方式;而觀察組機械清洗和儀器類型運用人工清洗,同時加強清潔難點管理,學習、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結果:通過對比分析兩種清洗方式的清洗質量檢測結果可知,觀察組的清洗合格率為96.0%(72/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0%(63/75),上述數據經統計學比對后結果提示具有明顯差距(P<0.05)。結論:在消毒供應室的醫療器械清洗工作中,嚴格根據相關標準執行操作流程,以及規范清洗方法,可有效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合格率。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質量檢測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中的重要科室,同時也是醫院中無菌物品供應的主要部分,通過滅菌與消毒工作來確保醫療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對于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醫院的整體服務質量與服務安全性[1]。本文為了深入探究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的清洗與質量檢測方法,選取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我院消毒供應室的150件醫療器械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間消毒供應室的醫療器械為基礎,從中選出150件醫療器械入組本次研究。將所有醫療器械根據所采用的不同清洗方式進行分組,各75件醫療器械。對照組采用常規清洗方式;而觀察組機械清洗和儀器類型運用人工清洗,同時加強清潔難點管理,學習、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清洗方法。觀察組則采用我國頒布的相關標準作為器械清洗的工作依據,根據器械實際情況的難易、復雜程度,選用器械清洗,加強清洗難點管理,具體措施包括:
(1)回收:首先需要針對器械進行初步的消毒與清洗回收處理,對于存在特殊污漬的器械需要進行特殊消毒,針對不同的器械與物品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劑,并對濃度與時間進行詳細的記錄;
(2)清洗:首先要對其進行分類,按照用途、性能等進行,接著便依照供應商提高的清洗分發進行清洗。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在相關物品進行清洗之后,便要放入包裝室進行包裝,為了避免已清洗干凈的物品被空氣污染,包裝室內應當二十四小時持續不斷的打開空氣凈化器,同時在進行包裝時,相關的護理人員要保持衣帽清潔,佩戴口罩和手套,由專人送入滅菌室。針對器械的污垢去除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去除熱源與洗衣劑,清洗干凈之后對器械的PH值進行測定,測定結果中性則為合格;
(3)包裝:清洗的消毒工作臺需要采用紫外線進行照射,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消毒前的個人保護工作,將包裝放入操作臺之后再進行包裝送至消毒滅菌室;
(4)滅菌:護理人員需要進行規范化的操作,物架應當與地面保持20cm的距離,距離屋頂50cm以上,距離墻面需要在5cm以上,做好滅菌過程中的時間、溫度以及壓力的記錄,并對消毒滅菌物品進行核查,確保消毒的質量。
(5)質量檢測:目測方法和隱血試驗方法。采用衛生部所指定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和《清洗技術規范》進行判定,對清洗后物品選用肉眼或者通過放大鏡進行檢測,無任何殘留污漬、物質則為達標,出現紫色則為隱血陽性,無紫色出現則為隱血陰性。
1.3 評價標準
對兩種清洗方式的清洗質量檢測結果進行記錄并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試驗所產生的數據均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比較,將需進行分析比較的數據以()的形式呈現,并進行t檢驗,當分析對比后其結果P值低于0.05時則說明兩組數據間的差異具備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通過對比分析兩種清洗方式的清洗質量檢測結果可知,觀察組的清洗合格率為96.0%(72/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0%(63/75),詳見表1,上述數據經統計學比對后結果提示具有明顯差距(P<0.05)。
3 討論
消毒供應室的工作內容是對醫院的醫療物品進行滅菌處理,同時包含了醫療器械的消毒、清洗、包裝、滅菌等工作[2],包括醫院中各個科室中所使用的無菌器械均需要通過消毒供應室來進行消毒,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著院內感染的防控效果,對于醫院的醫療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屬于院內感染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一旦消毒工作發生失誤,不但會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影響,甚至會引發重大感染事件。消毒供應中心包含了輔助區域與工作區域,每一個區域均承擔了器械消毒中的各項工作。而由于消毒供應中心的器械種類繁多,涉及的科室范圍較廣,使用周轉情況較快,因此在對器械進行消毒滅菌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消毒不徹底、清洗不規范等情況,進而嚴重影響了醫療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水平。
與常規清洗方式相比,嚴格根據相關標準執行操作流程,以及規范清洗方法能夠促使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規范進行清洗工作[3],在進行器械消毒與滅菌的過程中,做好各項細節管理措施,以此能夠有效提高器械護理管理中的質量,確保消毒與滅菌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能夠有效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可知,采用我國頒布的相關標準作為器械清洗工作依據的觀察組,其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為96.0%(72/75),明顯高于采用常規清洗方法的對照組的84.0%(63/75),上述數據經統計學比對后結果提示具有明顯差距(P<0.05)。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室的醫療器械清洗工作中,嚴格根據相關標準執行操作流程,以及規范清洗方法,可有效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合格率。
參考文獻
林萍. 復用醫療器械在消毒供應室清洗的重要性探討[J]. 醫藥前沿,2016,6(10):370-371.
劉慧. 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質量控制路徑的應用價值探討[J]. 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5):299.
李憶. 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的研究及分析[J]. 大家健 康(下旬版),2016,10(7):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