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
【摘 要】目的:探討闌尾炎患者術后創口細菌感染特征及耐藥性。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50例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傷口分泌物細菌培養結果和病原菌藥敏情況。結果:送檢的50例標本中共有45例檢出細菌,分離病菌50株,共15種病原菌,其中有5例為兩種細菌混合感染。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主要革蘭陽性菌對頭孢唑林、頭孢拉定的敏感性較低,而對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他啶、頭孢噻肟、美羅培南、亞胺培南以及利奈唑胺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結論:闌尾炎術后要做加強病房清潔和無菌操作,可選取頭孢他啶或相對應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發病率可高達10.0%,其典型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闌尾切除手術是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治療方式,具有快速、有效的優勢。除手術本身外,術后切口的管理同樣重要。術后切口細菌感染是闌尾炎術后的主要并發癥,也是影響患者恢復的主要因素之一。了解切口感染的細菌譜特征有利于早期進行干預,降低感染發生率,對于感染的預防以及術后切口的恢復均具有重要意義。為探究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細菌感染的細菌譜及對抗菌藥物敏感情況,本研究對行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于本院行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的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19~74歲,平均年齡(42.86±11.08)歲。所有患者均采用傳統開放手術,手術入口均為麥氏切口。納入標準:(1)年齡18歲以上,80歲以下;(2)闌尾炎術后出現切口感染。排除標準:(1)急性化膿/壞疽性闌尾炎或合并腹腔感染;(2)術前存在其他器官或組織的感染。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闌尾炎手術指南進行術前檢查以及術前準備,均采用傳統開放手術,手術入口均為麥氏切口。術后觀察患者手術切口,若切口出現紅腫、滲出等疑似感染的表現時,用無菌生理鹽水擦凈表面滲出物,無菌拭子刮取少許淺層傷口內分泌物。深部感染的傷口使用注射器抽取膿液。分別留取3份標本送檢。一份行涂片染色檢查,其余兩份分別使用微生物分析培養儀進行細菌培養以及采用瓊脂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試驗藥品為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唑林、頭孢拉定、頭孢噻吩、頭孢他啶、美羅培南、亞胺培南、利奈唑胺。藥敏試驗結果按照NCCLS標準判定。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應用的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22.0,充分利用 來表示計量資料,并充分利用t來進行檢驗,充分利用%來表示計數資料,并通過 來檢驗。當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細菌檢出情況:送檢的50例標本中共有45例檢出細菌,分離病菌50株,共15種病原菌,其中有5例為兩種細菌混合感染。檢出的50株病原菌中革蘭陽性菌29株,革蘭陰性菌20株。切口感染的革蘭陽性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為主;革蘭陰性菌以大腸埃希菌、陰溝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為主。
藥敏試驗結果顯示,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主要革蘭陽性菌對頭孢唑林、頭孢拉定的敏感性較低,而對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他啶、頭孢噻肟、美羅培南、亞胺培南以及利奈唑胺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主要革蘭陰性菌對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唑林、頭孢拉定以及頭孢噻肟均不敏感,對頭孢他啶、美羅培南、亞胺培南的敏感率大于50.00%,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3 討 論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主要通過闌尾切除術治療,但術后切口感染是其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之一。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與年齡、基礎疾病、環境、手術、換藥操作等密切相關,因此各類文獻對于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報道并不一致。切口感染對于患者的恢復以及后續治療具有較大的影響,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究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細菌感染的細菌譜及對抗菌藥物敏感情況對闌尾炎患者術后的康復意義重大。
研究結果分析,由于大腸埃希菌是人體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在腸道內廣泛分布,因而急性闌尾炎及其術后傷口感染的病原菌均以大腸埃希菌為主。本研究中除常見闌尾炎病原菌外,還檢出較多革蘭陽性菌株,表明除原有腸道菌群感染外,外界病原菌對于切口的感染也不容小覷,在抗生素選擇方面應考慮到這些革蘭陽性菌。此外,有患者出現兩種細菌混合感染的情況,提示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出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對于術后抗感染治療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術后對于切口感染的預防應當落實到每個細節,注重病房環境清潔,嚴格無菌操作,切斷細菌感染的各個環節。
抗生素是急性闌尾炎藥物治療的重點,無論手術與否,均應常規使用,部分患者可通過藥物保守治療避免手術。目前臨床使用抗生素均以經驗性用藥為主,多使用廣譜抗生素,覆蓋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闌尾切除術后若出現切口感染,可通過加強換藥以及局部理療等方式減輕炎癥,當感染進一步發展出現膿腫時,則需要進行引流,并加強或通過藥敏分析選擇更加合理的抗生素。
本研究顯示,氨芐西林和阿莫西林等青霉素類藥物在革蘭陽性菌中具有較好的敏感性,但限于其藥理作用,對于革蘭陰性菌的抗菌效果較差。美羅培南以及亞胺培南是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對于兩類細菌均具有高度敏感性,抗菌能力強,但介于其副作用較強,且可能出現肝腎功能損害等,臨床不作為首選用藥推薦。頭孢他啶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第三代頭孢菌素類具有廣譜抗菌效果,在組織內分布廣泛、穿透力強,特別是對于大腸埃希菌等致病力較強的革蘭陰性菌有較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于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應加強無菌操作和病房環境清潔,在藥敏試驗結果明確前,建議使用頭孢他啶或相對應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嚴格把控藥物的使用劑量、使用療程以及停藥指征,避免出現更多的耐藥菌。
參考文獻
劉曉明.引起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03):440-442.
趙軼國,印建中.應用抗生素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的策略及其價值[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6(05):71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