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小花,許彩林,雷祝偉
(百色市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廣西 百色 533000)
產(chǎn)后腹直肌分離是指女性在妊娠晚期及產(chǎn)后出現(xiàn)的腹壁兩側腹直肌從腹中線向兩側分離的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女性的腹壁可在產(chǎn)后逐漸自行恢復正常,其腹直肌會再次向其腹中線靠攏。但產(chǎn)婦的腹壁若較薄弱,且其存在羊水過多或雙胎妊娠等情況,產(chǎn)后其腹直肌可能無法自行恢復,使其發(fā)生產(chǎn)后腹直肌分離[1-4]。本文以2018 年10 月至2019年6 月期間百色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45 例產(chǎn)后腹直肌分離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仿生物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溫灸腰帶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百色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45 例產(chǎn)后腹直肌分離患者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從分娩結束至就診的時間<3 個月。2)其腹部皮膚無破損。3)未接受過金屬支架放置手術。將這45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2 例)和對照組(23 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3 ~29 歲,平均年齡(24.7±3.2)歲;其體重為50 ~70 kg,平均體重(57.4±4.7)kg;其孕產(chǎn)次為2 ~3 次,平均次數(shù)(2.36±0.28)次。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2 ~28 歲,平均年齡(24.4±2.2)歲;其體重為49 ~69 kg,平均體重(56.7±4.3)kg ;其孕產(chǎn)次為2 ~3次,平均次數(shù)(2.36±0.28)次。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使用仿生物電刺激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法國PHENIX 神經(jīng)肌肉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的方法是:使患者取平臥位,將治療儀的正負電極分別粘貼在其腹部兩側的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橫肌上。選擇治療儀的腹直肌分離程序對患者進行治療。將治療儀的電流強度調節(jié)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水平,以其感覺皮膚酸麻、無疼痛感,且肌肉震顫為宜。每次治療25 min,每日治療1 次,以10 d 為1 個療程。使用仿生物電刺激療法(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聯(lián)合溫灸腰帶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用溫灸腰帶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將溫灸腰帶水平放置后攤開,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jié)好腰帶的參數(shù),然后將其佩戴在患者腹直肌的位置。每次治療25 min,每日治療1 次,以10 d 為1 個療程。
治療10 d 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其腹圍(包括臍圍、臍上圍和臍下圍)的變化情況。依據(jù)治療后兩組患者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對其臨床療效進行評估,并將評定結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腹直肌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腹直肌分離的距離不超過2 cm。無效:治療后,患者腹直肌分離的距離大于2 cm。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平均的臍圍、臍上圍和臍下圍相比,P >0.05。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平均的臍圍、臍上圍和臍下圍均小于接受治療前,P <0.05。接受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平均的臍圍、臍上圍和臍下圍均較小,其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P <0.05。詳見表1、表2。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臍圍、臍上圍和臍下圍的對比(cm,±s )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臍圍、臍上圍和臍下圍的對比(cm,±s )
組別 例數(shù) 臍圍 臍上圍 臍下圍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對照組 23 89.47±6.78 87.14±5.16 87.22±5.94 86.02±4.74 94.62±7.10 92.25±4.36觀察組 22 89.49±6.80 81.60±4.54 87.23±5.98 82.82±4.24 94.75±7.17 85.06±3.68 t 值 0.0098 3.8168 1.6936 2.4054 0.0611 5.9645 P 值 0.9922 0.0004 0.0976 0.0205 0.9516 0.000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腹直肌是位于恥骨聯(lián)合和恥骨嵴到胸骨劍突與第5 ~第7 肋軟骨之間的肌肉組織,可在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觸及[5-7]。女性在懷孕后,胎兒的不斷長大不僅會給其腰椎帶來壓力,還會促使其子宮腹壁擴張,導致其前側腹直肌的中縫逐漸舒張,腹白線向兩側分離[8]。這一過程就是腹直肌的分離過程。在女性分娩結束后,其腹部可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腹直肌分離的現(xiàn)象[9]。
熊錦梅等[10]將200 例產(chǎn)后腹直肌分離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其中的100 例患者進行自主訓練治療,對其中的100例患者進行仿生物電刺激治療。其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0 d 后,接受仿生物電刺激治療的患者其腹直肌分離的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接受自主訓練治療的患者。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仿生物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溫灸腰帶對腹直肌分離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其療效,促進其腹圍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