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念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康復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顱腦外傷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該病可分為頭皮損傷、顱骨損傷及腦損傷[1]。臨床上常對重度顱腦外傷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進行手術治療雖可控制此類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神經功能,但其術后的康復時間較長且易發生認知功能和運動功能障礙,并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2-3]。通竅活血湯是一種具有活血散瘀功效的中藥。有學者認為,用該藥對接受腦外傷手術的患者進行治療可改善其神經功能。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通竅活血湯對接受顱腦外傷手術的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將2017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期間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90 例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經MRI 或CT 檢查,患者的病情符合顱腦外傷的診斷標準且被確診為顱腦外傷。2)患者的年齡為15 ~70 歲。3)患者未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4)患者可進行去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5)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強。6)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患者的年齡<18歲或>70 歲。2)患者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3)患者合并有嚴重的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4)患者對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5)患者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將這90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45 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23 例;其年齡為24 ~65 歲,平均年齡為(37.4±3.2)歲;其中因從事高風險工作受傷的患者有13 例,因交通意外受傷的患者有25例,因跌倒受傷的患者有7 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21 例;其年齡為25 ~66 歲,平均年齡為(36.5±3.5)歲;其中因從事高風險工作受傷的患者有15 例,因交通意外受傷的患者有24 例,因跌倒受傷的患者有6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獲得了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及常規的肢體功能和認知功能康復訓練指導。進行常規肢體功能和認知功能康復訓練指導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指導。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姿勢反射、關節的被動運動、下肢屈伸、坐臥和坐站位的轉換等。指導患者進行平衡站立、行走、穿衣、進食、如廁等方面能力的訓練。2)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訓練指導。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記憶力訓練、注意力訓練、計算與書寫能力訓練等。每天訓練1 次,每次訓練50 分鐘,連續訓練2 個月。在此基礎上,對對照組患者加用針刺療法進行治療,方法是:將患者患側的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外關穴、環跳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解溪穴及昆侖穴作為針刺的主穴。將一次性毫針刺入上述穴位,得氣后留針30 min,每天治療1 次。對觀察組患者加用通竅活血湯進行治療。通竅活血湯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桃仁25 g,老蔥20 g,赤芍、川芎、郁金、生姜各15 g,紅花、石菖蒲各10 g,黃酒250 ml。上述藥物隨癥加減。水煎服,每日服1 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治療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2 個療程。
對比兩組患者NIHSS 的評分、FMA 的評分及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的評分。使用NIHSS 從意識水平、上下肢運動、肢體共濟失調、語言四個方面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分[4]。NIHSS 的評分為0 ~35 分。患者NIHSS 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神經功能恢復得越好。使用FMA 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分。FMA 的總分為126 分。1)輕度運動障礙:患者FMA 的評分為90 ~107 分。2)中度運動障礙:患者FMA的評分為72 ~89 分。3)明顯運動障礙:患者FMA 的評分為54 ~71 分。4)嚴重運動功能障礙:患者FMA 的評分<53 分。使用Barthel 指數評定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該量表的總分為100 分。1)輕度功能缺陷:患者Barthel 指數的評分為75 ~90 分。2)中度功能缺陷:患者Barthel 指數的評分為45 ~75 分。3)嚴重功能缺陷:患者Barthel 指數的評分為25 ~45 分。4)生活不能自理:患者Barthel 指數的評分<25 分。
對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 受 治 療 前, 兩 組 患 者NIHISS 的 評 分、FMA 的評分及Barthel 指數的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其NIHISS的評分均更低,其FMA 的評分及Barthel 指數的評分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接受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NIHISS 的評分更低,其FMA的評分及Barthel 指數的評分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FMA 及Barthel 指數評分的對比(分,±s)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FMA 及Barthel 指數評分的對比(分,±s)
注:*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 <0.05。#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 <0.05。
組別 例數 NIHSS 評分 FMA 評分 Barthel 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18.56±4.32 9.79±2.38*# 30.98±6.15 50.38±8.45*# 41.13±7.89 68.05±3.51*#對照組 45 17.93±4.78 14.32±3.77* 30.03±6.32 38.89±7.49* 41.32±7.34 55.98±0.65*t 值 0.243 4.376 0.189 4.665 0.179 3.98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患者發生重度顱腦外傷后易發生腦出血或腦水腫等并發癥,嚴重損害其神經功能[5]。臨床上常對重度顱腦外傷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但術后患者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6]。中醫將因顱腦外傷引起的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障礙歸為“痹證”的范疇。患者接受腦外傷手術治療后易出現氣血瘀滯、脈絡不通、血行失暢、氣血逆亂諸證[7]。因此,對接受腦外傷手術的患者應以化瘀通竅、補益腎精、平肝通脈為主要的治療原則。通竅活血湯的藥物組成為赤芍、桃仁、川芎、紅花、蔥白、生姜、石菖蒲及郁金[8]。其中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竅止痛的作用,石菖蒲具有芳香開竅、鎮靜平喘的作用,蔥白、生姜具有溫通經脈的作用,郁金具有涼血平肝、清熱解毒的作用[1]。將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行氣、通絡開竅之功。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NIHISS 的評分更低,其FMA的評分及Barthel 指數的評分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說明,用通竅活血湯對接受腦外傷手術的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