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春平
(華坪縣人民醫院,云南 麗江 674800)
馬拉色菌毛囊炎是皮膚科的常見病。該病是指由感染球形馬拉色菌引起的、以毛囊發炎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真菌性皮膚病。馬拉色菌毛囊炎在四季均可發病,其中夏季的發病率最高?;颊哳净捡R拉色菌毛囊炎后無特殊的不適感,因此其病情常被忽略[1]。以往,臨床上常使用鹽酸阿莫羅芬對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進行治療。但患者在就醫時其病情已加重,因此,單用鹽酸阿莫羅芬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用伊曲康唑聯合鹽酸阿莫羅芬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
將2015 年12 月至2019 年3 月華坪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7 例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進行真菌鏡檢查的結果呈陽性。2)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患者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2)患者對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3)患者對本次研究的依從性較差。4)患者在參與本次研究前的1 個月內進行過相關的藥物治療。5)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將這67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Routine 組(n=32)和Union 組(n=35)。在Union 組 患 者 中,有 男19 例,女16 例;其年齡為19 ~36 歲,平均年齡為(26.14±5.27)歲;其病程為7 d ~3 個月,平均病程為(36.42±11.73)d。在Routine 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5 例;其年齡為20 ~35 歲,平均年齡為(26.03±5.15)歲;其病程為5 d ~3個月,平均病程為(36.20±10.26)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P >0.05。本次研究獲得了華坪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鹽酸阿莫羅芬乳膏(生產廠家:江蘇福邦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066)進行治療,方法是:讓患者將鹽酸阿莫羅芬乳膏涂抹于患處并輕揉2 ~5 min,以促進藥物向皮下和毛囊內滲透。早晚各涂抹1 次,連續治療4 周。在此基礎上,為Union 組患者加用伊曲康唑膠囊(生產廠家: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124)進行治療,方法是:讓患者在每天的中餐或晚餐后口服伊曲康唑膠囊,0.2 g/次,1 次/d,連續治療2 周。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用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評估其療效)及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1)痊愈:接受治療后,患者所有的皮損處均消退,其局部皮膚的不適感完全消失,其進行真菌鏡檢查的結果呈陰性。2)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皮損處的消退范圍與治療前相比減少60% ~99%,其局部皮膚存在輕度瘙癢感,其進行真菌鏡檢查的結果呈陰性。3)有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皮損處的消退范圍與治療前相比減少20% ~59%,其局部皮膚存在中輕度瘙癢感,其進行真菌鏡檢查的結果呈陰性。4)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皮損處的消退范圍與治療前相比減少不足20%,其局部皮膚的不適感未改善,其進行真菌鏡檢查的結果呈陽性??傆行?(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與Routine 組患者相比,Union 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 <0.05。詳見表1。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相比較,P >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對比
馬拉色菌是一種存在于人體皮膚表層的嗜脂性真菌。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機主要為馬拉色菌在患者的毛囊內大量繁殖,該病菌中所含的脂酶對患者皮脂內的三酰甘油進行分解,導致毛囊口脫屑閉塞、毛囊發生擴張或破裂,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炎性反應。鹽酸阿莫羅芬是一種新型的抗真菌藥物。該藥屬于嗎啉衍生物。鹽酸阿莫羅芬可抑制真菌細胞膜內麥角固醇的合成,進而達到抑菌、滅菌的效果。近年來,鹽酸阿莫羅芬已成為治療真菌性皮膚病的首選外用藥物[3]。伊曲康唑是一種三氮唑類衍生物。該藥具有親脂、親角質及長效抗菌等特點[4]。相關的調查數據表明,患者口服伊曲康唑1 周后,存留在皮膚角質層內藥物的濃度明顯高于血漿內藥物的濃度,且存留的時間可達2 ~4 周。在本次研究中,對Union 組患者使用鹽酸阿莫羅芬及伊曲康唑進行抗真菌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用伊曲康唑聯合鹽酸阿莫羅芬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