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蓉
(成都市金牛區婦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小兒腹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多發生于2 歲以下的嬰幼兒群體[1]。相關的研究指出,用穴位敷貼療法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治療小兒腹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對在成都市金牛區婦幼保健院就診的72 例腹瀉患兒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用穴位敷貼療法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選取成都市金牛區婦幼保健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接診的72 例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符合小兒腹瀉的診斷標準;2)其家長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病歷資料不完整;2)患有其他重大疾病;3)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將其按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Comparison 組和Experimental 組(36 例/ 組)。Comparison 組36 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0 例,女性患兒16 例;其年齡為5 ~15 個月,平均年齡(10.07±0.85)個月。Experimental 組36 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1 例,女性患兒15 例;其年齡為6 ~17 個月,平均年齡(11.45±0.62)個月。兩組患兒的基礎資料相比,P >0.05。本研究經成都市金牛區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為Comparison 組患兒采用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進行治療。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規格:0.5 g×36片/ 盒;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19980004;生產廠家: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法是:口服,1 片/ 次,3次/d,連用7 d[2]。為Experimental 組患兒采用穴位敷貼療法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進行治療。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的用法同Comparison 組患兒。進行穴位敷貼治療的方法是:將白胡椒(3 g)、蒼術(20 g)、丁香(5 g)、山茱萸(5 g)研磨成細粉后加水調和成糊狀。將此藥糊貼敷于患兒的中脘穴、天樞穴、足三里穴、大橫穴和神闕穴處,1 次/d,連續治療7 d[3]。
顯效:治療后,患兒每日排便的次數明顯減少。有效:治療后,患兒每日排便的次數有所減少。無效:治療后,患兒每日排便的次數未減少。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 24.0 軟件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 檢驗、χ2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Experimental 組患兒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兒有20 例(占55.56%),為有效的患兒有14 例(占38.89%),為無效的患兒有2 例(占5.56%),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44%(34/36);Comparison 組患兒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兒有16 例(占44.44%),為有效的患兒有12例(占33.33%),為無效的患兒有8 例(占22.22%),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78%(28/36)。與Comparison 組患兒相比,Experimental 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對比[n(%)]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小兒腹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的發生與患兒的腸道遭受病毒、細菌感染、喂養不當等因素密切相關[4]。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的主要成分為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此藥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作用[5]。相關的研究指出,用穴位敷貼療法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治療小兒腹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夠有效地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6]。為了進一步探討用穴位敷貼療法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筆者對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成都市金牛區婦幼保健院就診的72 例腹瀉患兒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Comparison 組患兒與Experimental 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7.78%、94.44%。與Comparison 組患兒相比,Experimental 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P <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對腹瀉患兒采用穴位敷貼療法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