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羅英,賈雪梅
(東莞市東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 東莞 523000)
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的不斷加劇,變應性鼻炎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1]。相關的研究指出,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2]。本文對東莞市東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100 例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探討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對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將東莞市東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9 年3 月至2020年3 月收治的100 例變應性鼻炎患者納入本研究。其納入標準是:1)年齡≥18 歲;2)病歷資料完整;3)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針灸部位皮膚破損;2)合并有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3)合并有嚴重的精神障礙性疾病;4)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對氯雷他定過敏;6)近期內接受過其他治療。將其隨機分為Matched組和Research 組(50 例/ 組)。Research 組50 例患者中有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其年齡為18 ~55 歲,平均年齡(32.6±4.7)歲。Matched 組50 例患者中有男性24 例,女性26 例;其年齡為18 ~55 歲,平均年齡(33.1±5.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相比,P >0.05。
為Matched 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進行治療。氯雷他定的用法是:每次服10 mg,每天服1 次,連用1 個月。為Research 組患者采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進行治療。方法是:選用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規格:0.35 mm×60 mm)對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在患者下頜角與目外眥之間做一條連線,在其外耳道口與眶下做一條連線,將兩條連線交點旁的弓形凹陷處作為進針點。對患者進行針刺的強度以使其針刺部位出現輕度的酸脹感、電擊感為宜[3-4]。每周治療2 次,連續治療4 周。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其鼻結膜炎生存質量量表(RQLQ)的評分。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 檢驗、χ2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Research 組患者的RQLQ 評分為(90.26±6.21)分,Matched 組患者的RQLQ 評分為(90.34±5.87)分;兩組患者的RQLQ 評分相比,P >0.05。治療后,Research組患者的RQLQ 評分為(62.43±4.13)分,Matched 組患者的RQLQ 評分為(76.65±5.77)分;Research 組患者的RQLQ 評分低于Matched 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RQLQ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RQLQ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Research 組 50 90.26±6.21 62.43±4.13 Matched 組 50 90.34±5.87 76.65±5.77 t 值 0.23 9.86 P 值 >0.05 <0.05
治療后,Research 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37 例(占74%),為好轉的患者有9 例(占18%),為無效的患者有4 例(占8%);Matched 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33 例(占66%),為好轉的患者有4 例(占8%),為無效的患者有13 例(占26%)。Research 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92%)高于Matched 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74%),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有研究指出,變應性鼻炎的發生與患者的鼻黏膜受變應原刺激而釋放出大量的組胺等過敏反應物質有關[5-6]。嗜酸性粒細胞的聚集在變應性鼻炎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7-8]。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的不斷加劇,變應性鼻炎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中醫認為,變應性鼻炎屬于“鼻鼽”的范疇。此病主要是由風邪入侵、寒邪束肺、濕熱蘊結、鼻竅失養所致。有研究指出,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蝶腭神經節是翼腭窩內巖大神經走行上的一個神經組織隆起。該神經節是上頜神經、翼管神經、腭神經的交匯處,其中包含多種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感覺神經等神經纖維,可起到連接面神經、三叉神經、交感神經干的重要作用[9-10]。有研究表明,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鼻部的微循環,緩解其臨床癥狀。針刺蝶腭神經節可對其中分布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從而可改善鼻黏膜血管的收縮功能與舒張功能[11-13]。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與采用常規的藥物療法相比,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效果較好,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鼻塞、流涕等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對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對東莞市東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9 年3 月至2020年3 月收治的100 例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Research 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92%)高于Matched 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74%),P <0.05;治療后,Research 組患者的RQLQ 評分〔(62.43±4.13)分〕低于Matched 組患者的RQLQ 評分〔(76.65±5.77)分〕,P <0.05。
綜上所述,用針刺蝶腭神經節療法對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