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利,殷 梅,楊 眉,趙蘭蘭
(攀鋼集團總醫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肺栓塞患者的肺動脈系統可出現血流障礙,導致其發生肺循環及呼吸功能障礙。肺栓塞包括急性肺栓塞、羊水栓塞、空氣栓塞及脂肪栓塞等[1]。導致患者發生肺栓塞的栓子大多來源于下肢靜脈系統[2]。盡早對肺栓塞患者進行治護,可改善其預后。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對肺栓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
這一期,我們來學習古詩文的第九個字——理。說起古詩文,人們大多感受明顯的是兒女情長,其實,在古詩文中也有很多哲理的閃光。只是其中需要更高的思想素養才能發掘,讓我們一起來發掘一下古詩文中的哲理。
人員信息管理主要是實現學生、員工、班主任、輔導員信息的添加、刪除、修改和查詢以及相應人員的考勤,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用戶體驗,實現成批添加、導出文檔等功能[4],這些權限由管理員到員工、學生逐級遞減。
將2017 年至2018 年期間攀鋼集團總醫院收治的42 例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42 例患者分為Intensive 組(n=20) 和Comprehensive 組(n=22)。 在Comprehensive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10 例;其年齡為42 ~73 歲,平均年齡為(67.2±9.1)歲。在Intensive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9 例;其年齡為45 ~72 歲,平均年齡為(66.2±9.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采用微量泵泵入50 mg 的阿替普酶和50 mL的生理鹽水混合液進行靜脈滴注溶栓治療,然后使用華法林、依諾肝素及肝素鈉等藥物對其進行抗凝治療。同時,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呼吸科重癥護理,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保證患者所處的環境干凈整潔、溫濕度適宜。2)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在患者用藥后,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觀察其是否發生藥物不良反應。3)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讓患者臥床休息,以防其因肢體活動導致血栓發生脫落,進而導致其再次發生肺栓塞。在此基礎上,對Comprehensive 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3]。根據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及其對肺栓塞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健康宣教。傳閱宣傳手冊對患者進行肺栓塞相關知識的講解,讓其了解肺栓塞的發病原因、治療方式及注意事項。及時將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匯報給醫生,以便于醫生對其進行后續治療。2)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大部分肺栓塞患者及其家屬在短時間內都無法清楚地認識到該病的嚴重性及預后,這會導致其對疾病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治護的效果。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知識健康宣講的同時,需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的變化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對治護的依從度[4]。3)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及日常生活護理。為患者建立科學的飲食計劃,讓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高熱量的食物。在患者的日常營養攝入得到滿足后,詢問其大小便的情況,以防其發生便秘。4)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導致患者發生肺栓塞的栓子大多來源于下肢深靜脈及盆腔靜脈的靜脈血栓。為防止患者的病情復發,需對其進行康復指導。肺栓塞患者出院后,需服用3 ~6 個月的華法林等藥物進行抗凝治療。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定期來醫院進行凝血功能的監測[5]。指導患者穿分級壓迫長筒襪,以防其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監測患者的血壓及血糖,讓其戒煙戒酒,以改善其血液的高凝狀態,降低其血栓的發生率。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后,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及病情的改善率。本研究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及非常不滿意四個級別。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病情的改善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接受治護后,在Comprehensive 組的22 例患者中,對護理服務的評價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16 例、4 例及2 例,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90.91%(20/22);在Intensive 組的20 例患者中,對護理服務的評價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及非常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12 例、4 例、3 例及1 例,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80%(16/20)。接受治護后,與Intensive 組患者相比,Comprehensive 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更高,P <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護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接受治護后,與Intensive 組患者相比,Comprehensive組患者病情的改善率更高,P <0.05。詳見表2。
Preece等[3]認為,知識融合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并利用分布于信息系統網絡中大量的知識源,并以一種高度動態的方式將這些來自多個異構來源的知識進行組合。鄒湘軍[4]從工程設計的角度,提出知識融合是指知識工程在產品開發全過程中的應用,就是把知識嵌入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無縫對接、融合。緱錦[5]提出了一種較為全面且通用的定義,知識融合就是通過對分布式異構數據源和知識源進行組織和管理,結合應用需求對知識元素進行轉化、集成和融合等處理,從而獲取有價值或可用的新知識,并優化知識對象的結構和內涵,提供基于知識的服務。

表2 接受治護后兩組患者病情改善率的比較
肺栓塞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內科重癥疾病。該病患者的病情易反復發作[6]。在對肺栓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科學的護理,可提高其病情的治愈率[7-8]。肺栓塞患者出院后需接受3 ~6 個月的抗凝治療[9]。對肺栓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優勢有:1)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對治護的依從度。2)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緒。3)叮囑患者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可促進其快速康復。4)讓其戒煙戒酒,可改善其血液的高凝狀態,降低其血栓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肺栓塞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病情的改善率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