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青,白 璐
(山西省中醫院,山西 太原030012)
銀屑病易復發是治療該病最大的難題,在諸多誘發因素中,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受氣候影響較為明顯。本院皮膚科門診應用加味玉屏銀屑方預防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山西省中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尋常性銀屑病患者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齡18~65歲,平均(37.16±12.11)歲;病程2~13年,平均(7.12±3.26)年。
1.2 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外科學》中尋常性銀屑病的診斷標準[1]。①皮損初起為針尖大小的丘疹,逐漸擴大為綠豆、黃豆大小的淡紅色或鮮紅色丘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形態不同的斑片,邊界清楚,表面覆有多層干燥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則露出發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出現多個篩狀出血點;②發于頭皮,其發呈束狀,但毛發正常,無脫落;發于指甲,甲板呈頂針狀;發于黏膜,則口腔有灰白色斑片,四周紅暈,基底浸潤;發生在龜頭,則為光澤、干燥性紅斑,邊界清楚,刮之有白色鱗屑;③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④臨床上可見點滴狀、錢幣狀、斑塊狀、地圖狀、蠣殼狀、混合狀等多種形態。
將尋常型銀屑病的復發情況分為以下6型。Ⅰ型(即愈型):只發作1次,1年內皮疹完全消退,且多年不復發;Ⅱ型(緩愈型):反復發作數年后皮疹方完全消退,至少維持15年;Ⅲ 型(間歇發作型):間隔多年發作1次,每次發作后可留有少量皮疹或完全消退;Ⅳ 型(頻發局限型):初發時皮疹局限或廣泛,以后每年均有皮疹發生,但皮疹量少,僅局限于某些部位;Ⅴ 型(頻發泛發稀疏型):經常反復發作,發作時皮疹分布范圍廣,但數量不多且稀疏;Ⅵ 型(頻發泛發重型):每年發作或皮損持續存在,發作時皮疹分布范圍廣,數量多且密集[2-3]。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尋常型銀屑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65歲;③屬于復發情況分型中的Ⅳ、Ⅴ、Ⅵ型,且有明顯的冬季復發規律;④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按復發情況分類屬于Ⅰ、Ⅱ、Ⅲ型者;③預防治療期間接受過其他治療者;④合并有嚴重器質性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者。
所有患者在銀屑病緩解期或秋冬季疾病未復發時給予加味玉屏銀屑方治療。處方:黃芪、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板藍根、生地黃、土茯苓各20 g,白術、防風、紫草、赤芍、牡丹皮、柴胡各10 g,蜜麻黃、甘草片各6 g。所有藥物均使用等計量的免煎顆粒,由山西省中醫院藥房提供,每日1劑,早晚沖服,4周為1個療程。同時給予皮膚科常規干預,包括囑咐患者注意勞逸結合、忌食辛辣等。
3.1 觀察指標 ①緩解期時長:治療后緩解期是指本次治療開始到下一次發病的時間間隔;治療前緩解期是指本次發病前的緩解時間[4];②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LQI):包括心理、生理、家庭、日常、社交和治療6個方面,采用4級計分法:無計0分,少許計1分,嚴重計2分,非常嚴重計3分,總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低。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緩解期時長比較 治療后,緩解期時長較治療前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3例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緩解期時長比較(周,±s)

表1 63例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緩解期時長比較(周,±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例數 緩解期時長治療前 63 26.71±11.20治療后 63 34.65±11.80△
(2)DLQI評分比較 治療后,DLQI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63例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評分比較(分,±s)

表2 63例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例數 DLQI評分治療前 63 19.16±4.48治療后 63 9.61±3.03△
(3)不良反應 3例患者服藥后有腹瀉、輕微腹痛癥狀,1例患者轉氨酶升高,經調整方藥后癥狀消失,化驗指標正常,未影響治療。
治未病理論是以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指導思想,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5]。《黃帝內經》記載治未病理論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等內容。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加重和緩解交替的疾病,由于外界對該病的誤解和排斥,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6]。銀屑病的誘發因素較多,未病先防難以實施,臨床中探索和研究內容多是安全、有效、科學的治療方法,屬于既病防變,而瘥后防復研究較少。本研究選擇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為觀察對象,盡量避免其他誘發因素的影響,從而真實地反映預防效果。銀屑病預防復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合理的預防治療,延長緩解期,保持臨床痊愈狀態;二是減少誘發因素,避免復發,提高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7]。故本研究以緩解期時長和DLQI評分作為觀察指標。
根據銀屑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特點,筆者將銀屑病容易復發的原因總結為“三久一固”,“三久”即久病多虛、久病多瘀、久病多濕,“一固”即長久不愈之病多毒[8]。該病整體為虛實夾雜,平素濕、瘀、熱毒蘊結于體內,在誘發因素刺激后復發。加味玉屏銀屑方中,黃芪、白術、防風組成的玉屏風散固表氣,實腠理,兼疏風邪,治療銀屑病之“久病多虛”;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板藍根可清熱解毒,治療其“固疾多毒”;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紫草清熱涼血,養血活血,治療其“久病多瘀”;土茯苓解毒除濕,治療其“久病多濕”;柴胡調暢氣機,加蜜麻黃,藥用辛散,旨在“火郁發之”,一是給邪以出路,二是防止濕、瘀、毒邪郁久化熱,三是山西地區氣候干燥多風寒,非麻黃不能散,兼“辛以潤之”;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研究表明,玉屏風散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9],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細胞免疫能力[10],增加Ig A、IgG水平,降低IgE水平,提高體液免疫等藥理作用[11]。
綜上所述,在治未病理論指導下,加味玉屏銀屑方預防冬季型尋常型銀屑病可延長銀屑病緩解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