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成 悉地國際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上海楊浦分公司高級設計總監、工程師
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我國重點對農村發展做出了相關指示,這使得農村經濟發展逐漸得到重視。在農村發展中,鄉村生態規劃是衡量鄉村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合理進行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有助于更好地展示農村的精神面貌。對我國鄉村生態景觀進行規劃設計,有助于為當地居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并推進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規劃設計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保安鄉總面積73.5 km2,轄內7 個行政村。全鄉有耕地312.27 hm2,其中水田256.07 hm2,山林面積6700.47 hm2。保安鄉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按景群分為戴笠秘宅群、仙霞關景群、石鼓峽景群。區域內自然資源包含七彩田園、石鼓森林公園等,是江山市旅游發展中的主要一支。我們在規劃中延續上位規劃的2 條發展帶,旅游經濟與農業經濟并舉,串聯保安鄉范圍內的景點成組,聯動發展。同時,圍繞古道文化、茶文化、民國文化等,利用自身資源與周邊資源的差異性,實現錯位發展。
在進行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時,有關設計人員需深入鄉村進行實地考察,并充分地了解農村發展的現實狀況,從而有效地提高規劃策略的科學性。在設計過程中,合理地進行規劃非常關鍵。為了使整個設計過程更加有序,需要切實做好每一環節的規劃工作,并有效地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通過觀察現階段我國鄉村建設工作開展現狀,可以發現建設工作主要秉承的思想是可持續發展觀,設計工作的開展也需要秉承這一思想[1]。
可持續發展觀這一觀念的提出,主要是因為我國在前期發展過程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的提升,而大規模地進行生態資源的開發,這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活動的開展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進行鄉村建設時,也需要堅持這一發展觀念,并重視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由于我國每個鄉村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需要對其展開詳細的調查,了解當地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以最終的調查結果為依據展開方案設計工作。
在這個項目中,當地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保安鄉地處仙霞嶺風景名勝區,是國家4A 級景區,擁有豐富的植被品種,這是保安鄉重要的生態條件。在規劃設計中,盡量保留鄉域內原有的植物群落,禁止破壞。同時,構建次生林和穩定的植物群落,結合現有仙霞古道,補種鄉土植物,一方面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重點突出現有資源條件,如保安鄉的竹海,占江山市總竹量的1/3,依托竹林可形成綠色氧吧,吸引游客前來;同時,保安鄉擁有高山梯田和萬畝茶園,一年四季各有景致。另一方面,以鄉土植物、竹林、果樹等營造鄉村的生態氛圍。整體上,注意植物的高低規格和植物季相,通過不同品種進行搭配,結合地形和現有狀態展示自然生態之美,構建豐富的生態系統。
鄉村道路系統也是生態環境改造的重要部分,保安鄉入口處在原有楊樹的基礎上增加觀花喬木,形成熱鬧的序列空間;山體段以密植的竹子作為道路兩側景觀,形成夾景;鎮中心道路兩側設計銀杏大道,營造秋季民國小鎮特色。通過這些內容的規劃,突出保安鄉的生態特色。
傳統建筑是鄉村生態規劃中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與此同時,傳統建筑具有較為重要的內涵,不但是古人智慧的凝聚,而且是我國歷史的重要見證。為了使傳統建筑更好地融入生態環境,設計人員開展設計工作時,不僅需要科學地進行花草樹木的種植設計,還需要適當地進行周圍生態環境的改造,使其風格與傳統建筑相適宜,并展現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方案,從而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比如,開展鄉村生態規劃設計工作時,結合當地的現實狀況,充分地展示當地特有古建筑的風貌,進一步營造出生態環境與人文生活緊密結合的景象[2]。
在進行鄉村生態規劃設計之前,需要做好鄉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設計以及具有前瞻性的規劃工作。針對鄉村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將垃圾站公廁進行合理的調整布置及美觀改造,還需要對遭受污染的水資源及大氣環境進行有效的治理,從而為后期鄉村生態環境設計工作奠定基礎。在對鄉村公共服務系統進行設計時,需要充分地了解鄉村廣大居民的實際需求,設計人員需深入鄉村進行走訪,進行問卷調查,將村民對于公共服務的需求落到實處。在鄉村生態規劃設計工作中合理引入基礎建設,如村民禮堂、村民戲臺、村民集市,可以進一步完善鄉村公共服務設施,豐富鄉村居民的娛樂活動,從而更好地滿足鄉村居民的實際需要。

圖1 竹韻茶室

圖2 田園觀景
在這個項目中,選取鄉內一部分民房進行建筑功能和外立面改造,以保安鄉茶文化為主題形成主題特色民宿,將保安鄉的茶文化發揚光大。為保存村民對鄉村的記憶,對建筑外立面沿用江浙民居的樸素風格,外部保留當地特色的夯土外墻,內部進行隔熱保溫墻處理以滿足現代生活的使用要求,同時利用適當的裝飾木材營造回到鄉村的感覺。規劃中對建筑群的功能重新進行梳理,對公共建筑重新賦能:接待中心、特色餐廳、田園酒吧、茶室書屋、紀念品商店等,豐富民宿的居住體驗(見圖1)。
在對鄉村生態內容進行規劃設計時,還需要考慮以下2 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美觀因素,另一方面是經濟效益因素。綜合考慮這兩方面的因素,建設出美好型、經濟高效型鄉村。一般進行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主要目的有以下2 個方面:一是盡可能保護鄉村當地的生態環境,使當地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二是最大限度地轉變鄉村經濟收益途徑。對于大部分鄉村來說,當前他們所采用的經濟收益途徑主要是消耗資源型,為了更好地促進鄉村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需要使其經濟收益途徑向可持續型轉變[3]。
比如,在對鄉村當地的古建筑進行生態設計時,需要有效地展開對于古建筑的修繕與維護工作,保留建筑中有價值的文化符號,同時可以在古建筑周圍加入一些園林設計,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鄉村的最初形態。此外,可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策劃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旅游活動,鼓勵村民進行民宿經營,吸引大量游客來到鄉村游賞,并加強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聯系,使其他產業得到有效的開發,如將旅游產業與農業產業相結合等。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形成系統的鄉村生態環境產業鏈,從而有效地促進鄉村經濟收益的增長。簡而言之,在對鄉村進行規劃設計時,需要有效地實現與鄉村原有因素的結合,并科學合理地進行生態環境的利用與開發,使得鄉村的收益途徑得到有效改變,從而使可持續發展型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成為現實。
在本項目中,保安鄉具有豐富的產業優勢,七彩保安已經初具規模,現有中草藥園、紫薇園、丹桂園、向日葵園和仙霞農莊,構成七彩保安的畫卷基調。我們以農業觀光、生態度假為主題特色,擴大種植面積,對各園的要素進行提煉,增加貝母燈、紫薇廊架、向日葵門頭、竹野蜻蜓和觀景平臺等,形成每個園的特色,為人們的觀賞增加趣味性,打造保安鄉特色名片(見圖2)。
鄉村產業的發展是旅游經濟的最大保障,以現有產業帶動傳統手工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推進鄉村產業升級,實現良性的經濟循環。采農家菜,住農家房,賞農家景,是賞心悅目的樂事。以此為基礎形成的農業觀光路線是保安鄉旅游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麗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是一項周期較長的工程項目,需要多方面人員共同努力。為了有效提高鄉村生態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質量,需要設計人員深入鄉村進行考察,并與鄉村當地發展的多種因素進行結合,高度重視鄉村環境資源的保護與發展,從而打造出綠色、美麗的鄉村生態環境,探尋鄉村可持續發展之路,并推動我國整體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