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鵬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產業升級的提速、國際競爭特別是科技競爭的加劇,中國迫切需要誕生一批在重大行業領域擁有話語權的高科技公司。
智能眼鏡被認為是信息產業領域的下一代計算平臺,它的到來,將遠超智能手機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它的背后,是整個信息產業鏈的整體升級,它在中國的成功,將讓中國在信息時代登上世界科技之巔和文化之巔。
2017年2月,我和大學同班好友魏一振一起創辦了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光粒科技”或“光粒”)。
光粒科技成立3年以來吸引了頂級投資人的青睞,包括線性資本、新加坡淡馬錫旗下祥峰投資、常春藤資本、央視唯一上市公司中視傳媒旗下基金等國際國內頂級VC機構先后參與公司數輪融資。
光粒科技以“讓智能眼鏡成為人類的新器官”為使命。公司基于自研技術推出了極致輕薄的AR智能眼鏡,逐步落地AR生態的多個應用場景,不僅包括下一代工業級智能眼鏡、行業級智能眼鏡,還包括全球領先的消費級智能眼鏡,全力以赴打造新一代AI+AR互聯網的硬件入口,搶占5G啟動的下一代計算平臺的國際制高點。
光粒科技以“高端技術國產掌控”立足,擁有中國和國際專利一百多項,自主研發并建立了全球領先的微納中心和衍射波導技術中心,從源頭開始,全方位掌握衍射光波導的全部技術,包括設計、基礎材料、制造等所有環節。
科技制高點是光粒的基因,也是創立光粒科技的初心,公司命名為“光粒”是受啟發于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星系超級文明在黑暗森林和猜疑鏈的宇宙法則下,歷經數百年的交流、搏殺及雙雙覆滅的興衰歷程。其間,科技遠遠領先地球文明的三體世界被更加高級的科技文明定點摧毀,所用的武器就是一顆小小的光速微粒——“光粒”。被光粒摧毀后的幸存者,則開創了全新的文明形態星艦文明,駛向宇宙深處。我本人長期從事科技工作,深知科技的力量、科技的神奇,可以說,整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史,極端地講,甚至是科技推動著整個社會移風易俗、哲思變遷、文藝更新迭代、“后浪”生生不息。科技是文明競爭、國際競爭、企業競爭的武器,也是新生活的誘因。公司以“光粒”命名,無疑就是確立科技為本的企業基因,用科技產品開創人類全新的生活方式。
信息革命爆發以來,人類對信息的接觸、接收、交互呈現著越來越移動化的趨勢,本質上就是信息在滲透人類生活的所有時間。然而,信息還有另一種天然的本質屬性,那就是滲透人類生活的所有空間。這種本質屬性,過去受制于技術不得實現,畢竟我們不能在現實世界的每一寸空間布滿實體屏幕。然而現在隨著增強現實(AR)技術的發展,信息滲透空間變得可能,因為占領現實世界每一寸空間的是虛擬內容,無須實體部署,沒有邊際成本。可以說,上帝關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這扇門,技術則打開了AR互聯網的“空間紅利”這扇窗。
AR互聯網的最佳承載主體,就是智能眼鏡。它擁有手機無可比擬的視野拓展能力、3D呈現能力、解放雙手能力、萬物互聯能力,是屏幕時代的終極形式。同時,當AI算力、3D內容在5G的高速公路上毫秒必達時,它將進一步成為人工智能觸達人類個體的最佳交互接口,或者說,就像是人工智能依附在人體上的一個全新的器官。硅基文明完美交融碳基生命,智人真正進化成為“智人”。
新世界的一張門票
光粒眼鏡的鏡片,是一種可調透過率的波導片,透過率最高達到90%以上(接近普通眼鏡),最低達到10%以下(超過太陽鏡),這就保證了室內外、復雜環境以及特殊情況(如切換VR)通用;同時,鏡片厚度小于3mm,約等于一副100度近視眼鏡片,非常薄,佩戴的美觀度和舒適度非常優秀。
此外,光粒眼鏡擁有強大的處理能力、高速的無線連接、長時間的續航,豐富的接口可以滿足軍用級、工業級、行業級的多種定制化需求。很快我們就能在市面上看到光粒的產品。
透過智能眼鏡這個新器官,人類看到這樣一個新世界,也生活在這樣一個新世界中:三維的現實世界被三維的虛擬內容所包圍和充斥,這些三維內容很大程度上是智能化構建的,又是智能化與現實和人進行交互的。有了萬物互聯,內容端來源將極大豐富,更多的場景將被AR創造出來,只有想象不到,沒有呈現不了。一旦去了新世界,就再也回不到舊大陸。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更精彩的新世界,也是我們國家奔向下一個時代的一張頂級門票。
光粒科技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充當排頭兵。排頭兵背后所支撐著的,是整個中國信息產業供應鏈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這類似于汽車廠商背后是從汽車發動機到輪胎的整個汽車工業鏈,手機廠商背后是從芯片到電池的整個手機供應鏈。
企業是由人組成的,優秀的企業必然需要一群優秀的人。我們團隊既有核心技術的單點爆破能力,又有成套產品的綜合解決方案,這得益于我們團隊成員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經驗。我們技術團隊核心成員畢業于名校,或在國際知名公司任職關鍵崗位,或在國內外頂級學府長期從事科研工作,在跨學科的成像、材料和微納領域深耕多年,高質量論文發表在《Nature》、《Nano Letters》等頂級期刊,今年還榮獲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同時,產品團隊從事過智能手機的研發和量產、車規級光學產品的研發和量產、操作系統的研發、圖形圖像算法的開發,都是十多年的老兵,經驗和行業資源非常豐富。還是那句話,“科技為本、產品為王”,是刻在光粒的團隊基因里的。
未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光粒將上下而求索。求的是什么?求的是不斷地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科技突破,不斷地從單點到體系的科技建設。只有孜孜不懈,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牢牢掌控自己的命運。這也是國運賦予我們的責任。當然,我們也會在市場運營、公司治理方面不斷提高,就像一名學生一樣努力全面發展,追求成為一家卓越的國際型高科技公司。
(本文作者系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