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2020年除夕前夜,武漢傳來了封城的消息,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張牙舞爪地登上了2020年的舞臺,改變了全世界對于2020年的期待與愿景,也改變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
跟很多人一樣,廣東佛山的關國明的春節計劃也被打亂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不斷刷新,佛山往年熱鬧的花市集會統統取消,親友聚餐改成云聚會,假期也變成了禁足。
“但我在那一刻就感覺到,米良倉的發展契機到了。”關國明對《陸家嘴》記者說,在春節一切活動幾乎停擺的那兩周時間里,他卻接到了來自政府、客戶以及很多合作方的電話,他們曾經下了苦功夫一棟一棟樓宇去推廣的“無接觸式配送”,竟一夜之間成了網絡熱詞,他們加緊開會商討策略升級產品系統,一切只待復工。
“無接觸式配送”火了
無接觸配送,指的是物流配送人員通過智能快遞柜、驛站、代收點或用戶指定地點實現寄遞物品投放,避免與收件人直接接觸的一種配送行為。關國明與莫燮彬創辦的米良倉科技恰好成為了無接觸配送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早在疫情暴發前,關國明與莫燮彬就看到了高級寫字樓用餐高峰期外賣投遞擁擠的問題,兩人一拍即合成立了米良倉科技有限公司,并研發出了一套外賣智能存取柜集成系統,專門為城市寫字樓群、園區、校園、社區等人群密集場所,提供智能無接觸式外賣管控解決方案,將日常高頻、密集、難管控的外賣、跑腿、生鮮代購等服務提供智慧化、便民化管控,提升物業、配送小哥、客戶三方的日常使用管理效率。
2019年3月份,米良倉科技在佛山的中國人民保險南方集團公司大廈落地了公司的第一臺智能外賣柜,類似豐巢快遞柜,取餐也像取快遞一樣方便,只需掃碼或者輸入取餐碼就能取餐。對于安保嚴格的高級寫字樓,裝上智能外賣柜之后,用餐高峰期騎手們不再需要聚集在樓下等待客戶取餐。直到疫情暴發之前,米良倉科技已經基本覆蓋廣東金融高新區的十幾棟高級寫字樓,并同萬科集團達成全國范圍內的智慧城市計劃合作協議。
疫情暴發之后,客戶、合作伙伴乃至當地政府部門紛紛給關國明打來了電話,智能外賣柜一時之間成為了疫情后高端寫字樓復工的一大保障措施。
滯留武漢工程師加緊研發,馬來西亞的客戶都找上門來
2月8日,關國明接到通知,佛山復工政策馬上將要出臺。關國明十萬火急地準備好了各種復工申請材料,結果第二天就獲得社區的批復,成為了所在辦公樓里唯一一家首批復工的企業。
而在這之前,米良倉已經早早地為復工后的新系統做足了準備。
疫情暴發之后,關國明迅速在家里啟動了云辦公模式,與合伙人、公司的運營人員、技術人員緊急開會,研究如何進一步升級系統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當時,公司有幾位核心技術人員恰好是武漢人,在武漢封城的緊急狀態下,幾位技術人員也并未懈怠。
“疫情之前,我們只是把外賣智能存取柜當作是一個創業的工具,是我們智能供應鏈這一商業模式當中的一環。但疫情暴發之后,我們的感受都不一樣了,智能存儲柜成了保障安全的一個重要工具,這份責任感也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的工作熱情。”關國明說,剛復工的時候餐飲業還未開放堂食,為了避免感染傳播,他們馬上聯動了區域內所有的外賣商家和配送平臺,同意上線了智能無接觸式配送,所有的外賣產品到了米良倉覆蓋的寫字樓下,都默認要先存放在外賣智能存儲柜里進行消毒管理,通過存取的這一流程,解決了疫情下當面配送、人員聚集的問題。
復工之后,米良倉馬上升級了公司的外賣智能存儲柜系統。第一,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全部設備都智能開啟了24小時臭氧消毒和溫度防控,飯餐在被放進智能柜后將會進行紫外線消毒殺菌,保障用餐者在取餐接觸時安全。第二,將外賣智能儲存柜系統開放給第三方配送公司、餐飲商家、用戶等群體使用,實現訂餐、配送、取餐全過程無接觸,協助政府完成防疫工作。第三,引導餐飲商家積極提供團餐配送服務,接入 “掌柜送餐”SaaS系統,推動“網絡預約點餐”、“無接觸取餐”外賣配送服務。疫情期間,米良倉的用戶數據增加了300%,要求進駐設備的訂單源源不斷。
在這期間,關國明也接到了各種合作的需求。先是當地蜂鳥配送的負責人主動找到了米良倉,提出了戰略合作的方案,在疫情下雙方閃電式達成了無接觸配送合作計劃,并計劃成立廣東省米良倉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在配送團隊加持之下,米良倉的智慧供應鏈系統也將形成閉環。
海外疫情進一步擴散之后,馬來西亞當地的外賣平臺也通過國內的投資人找到了米良倉,希望引入其外賣智能存儲柜系統。“預計7月份我們的第一批設備就會到達馬來西亞。”關國明對《陸家嘴》記者說。
在學校陸續復學的背景之下,米良倉也陸續開展了校園無接觸智慧飯堂計劃,合作的院校學生直接登錄學校智慧飯堂系統,就可以完成訂餐和配送的全過程,在校園內實現無接觸式餐飲。
僅僅是個開始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關國明在聊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時尤為感觸。他和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莫燮彬原來是餐飲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莫燮彬在創立米良倉之前旗下就有八個餐飲品牌,而關國明則創立了一個功能性餐飲品牌。
兩人都經歷過高光時刻,但餐飲行業競爭激烈變幻莫測,他們都在擴張之后遭遇了事業瓶頸,就將目光鎖定在了高端寫字樓的外賣生意上。不打不相識,兩人在一番切磋之后,從豐巢快遞柜上吸取了靈感,決定一起聯手打造智慧餐飲供應鏈。
“我們當時的想法就是,外賣的蛋糕這么大,但競爭激烈更新換代快,我們為什么不換個思路,去做‘賣鏟子的人呢?”關國明說,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他們終于研發了這套外賣智能存儲柜集成系統,并將其推向了首個應用領域——高級寫字樓。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米良倉的發展進一步提速,進入后疫情時代之后,米良倉又會遇到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我們做的并不是一個短暫的疫情創業項目,我們的目標是要做真正的智能物流供應鏈,疫情幫我們培育了市場,開拓了新的領域,我們能做的事情更多了。”關國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