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立喜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時間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共有糖尿病患者300例在本院接受治療。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組150例,對照組予以二甲雙胍治療,實驗組予以二甲雙胍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觀察兩組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血糖水平、BMI指數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P<0.05;治療前對照組和治療組血糖水平、BMI指數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BMI指數較對照組均顯著更低,P<0.05;實驗組患者酸中毒、頭暈、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結論:在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二甲雙胍聯合阿卡波糖用藥方式可以有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改善患者BMI指標,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療效較好,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糖尿病;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77-01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增高。想關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經超過7千萬[1]。多項臨床研究表明,此病癥發病與年齡、生活習慣、環境、遺傳與發病等多種因素有關,但是具體發病機制依然需要進一步探討。糖尿病會給人體造成嚴重損傷,因此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及時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本文選擇了300例糖尿病患者,就二甲雙胍聯合阿卡波糖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詳細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共有糖尿病患者300例在本院接受治療。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組150例,對照組(150例)中女性患者77例,男性患者73例;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79.62±10.69)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6.49±2.16)年。實驗組(150例)中女性患者73例,男性患者77例;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80.01±10.77)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59±2.09)年。兩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資料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二甲雙胍治療:每天晚餐時服用1片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103615;生產規格:0.25gx12片x4板/盒),每次500mg,連續用藥4周。
實驗組予以二甲雙胍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每天晚餐時服用1片二甲雙胍,每次500mg;阿卡波糖(國藥準字:H19990205;生產規格:50mgx15片x2板/盒)初始用藥劑量為50mg,每天3次,依據患者病情合理調整用藥劑量,增加至每次0.1g,每天3次。連續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血糖水平、BMI指數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⑴治療效果評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糖控制好視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糖控制效果一般視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血糖控制較差視為無效[2]。⑵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包括酸中毒、頭暈、胃腸道反應等。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選擇SPSS 26.0軟件包作為數據分析標準,兩組患者之間的血糖水平、BMI指數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有效率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糖尿病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
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酸中毒、頭暈、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見表1),實驗組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
2.2?糖尿病患者治療有效率分析
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治療有效率(數據見表2),實驗組較對照組顯著更高,P<0.05。
2.3?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BMI指數分析
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BMI指數(數據見表3),治療前組間比較并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
3?討論
作為一種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糖尿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臨床特征,會對患者的神經、心臟、眼底、血管、腎臟等多個部位造成影響,引發慢性功能障礙和損害,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3]。此病癥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后者居多。目前很多學者認為靶器官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細胞受損是引發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臨床治療也以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胰島素細胞功能為主。
二甲雙胍是臨床應用時間較長的降糖藥物之一,有研究表明此藥物安全性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分析其作用機制,二甲雙胍可以促進靶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增強組織的無氧酵解和能力胰島素靶器官對胰島素反應的敏感性,還能抑制肝臟糖原的異生反應,增加葡萄糖消耗,減少肝臟糖原的合成。阿卡波糖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降糖藥物,當藥物進入小腸后,可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減少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實現降低患者血糖的目的[4]。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且BMI指數、血糖水平改善程度更加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這也與馮燕[5]等的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在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二甲雙胍聯合阿卡波糖用藥方式可以有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改善患者BMI指標,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療效較好,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孟憲悅,楊宇峰,石巖.四種中藥注射劑輔助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網狀Meta分析[J/OL].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5(10):1-20.
[2]?郜洪宇,徐菁玲,孟煥新,和璐,侯建霞.牙周基礎治療對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紅細胞、血小板相關指標的影響[J/OL].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30(11):1-7.
[3]?鄭雪瓊,駱碧云,林影.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的療效[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24):121-122.
[4]?王文霞.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和阿卡波糖及二甲雙胍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36):43-44.
[5]?馮燕,陸穎.二甲雙胍與阿卡波糖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評價[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7(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