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美昌
(賀州市中醫醫院,廣西 賀州)
情景模擬教學是教師依照教學目標,有計劃性設計情景并指導學生充當情景角色,使其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1]。這種教學方法趣味性較強,可提升學生的關注度。但將該種教學模式用于臨床護生帶教中,可見學生溝通能力及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強。且培訓后的護生開展整體護理時護理差錯率較高。故本人基于整體護理模式上,以情景模擬教學法對護生開展帶教,觀其效果。
選取2017年7月于本院實習的護生6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1例。觀察組男1例,女30例,年齡16-24歲,平均(20±3.7)歲,學歷:中專23例,大專8例;對照組男2例,女29例,年齡17-23歲,平均(21±3.3)歲,學歷:中專25例,大專6例。兩組護生的基線資料及所在科室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教學內容及考試方法均相同。
對照組開展傳統情景模擬教學。本次護生帶教以《內科護理學》為教材,完善教學設計,整理教學筆記。對照組教師以傳統課堂式授課教學為主,不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情景模擬演練。如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可再借助臨床案例解析幫助學生突破知識難點,提升護理技能。
觀察組開展整體護理模式下的情景模擬教學。觀察組所有教材、課時、教案設計及筆記均于對照組相同。觀察組情景模擬教學以1+1模式為準,即一堂理論課一堂情景模擬教學課。第一,課前準備。教師開課前要充分考量整體護理的理念完善課堂設計。以案例解說、情景教學等方式為護生介紹整體護理的步驟及內容。課前要準備好課堂所用工具,明確情景展示小組分配。因情景教學法在課堂演示中涵蓋知識較廣,護教師需在課前做好充足準備。且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到如出現意外因素應該如何處理或如何措辭。第二,教室建設。完善教室內布置。教師可提前到達指定場所布置場地。如課堂上需使用病床、設備等用具則可在課前將其放置于指定位置。使學生進入教室后即可感受到進入病區的感覺。該設計可提升學生代入感,也可實現師生情感溝通交流。第三,基于整體護理模式的情境教學實施。指導學生分組開展情景展示,醫生與護士的角色扮演經由小組商討決定。醫生開醫囑后由護士實施整體護理。后經教師點評指導。①床邊評估。觀察學生情景模擬教學課堂上學生的操作。首先,觀察護生護理前用品的準備情況。是否備齊血壓計、體溫表、聽診器等常規用具。是否規范化洗手并為患者做好體檢告知。補液護理和導管檢查是否正確。與患者溝通過程中是否有不合規語言。生命體征檢測和護理體檢過程是否正規。檢查結束后是否幫助病人安置體位,是否將用具歸位;②病情匯報。護生病情匯報時患者信息是否匯報完全。匯報既往病史、過敏史及后續治療情況是否詳實。匯報患者當天情況是否準確;③確定護理問題及具體措施。如護生出現問題需及時指正。如護生遇到問題可及時與其他教師商討對策后針對性為護生指導。
觀察對比兩組護生積極主動性及溝通能力、考核成績差異。①護生積極主動性評價標準[2]:以自擬量表評價,量表由五項組成,即學習驅動力、學習目標、深入學習、控制學習、扎實學習。共20題,總分100分,分數愈高積極主動性越好;②護生臨床溝通能力評價[3]:以自擬量表評價,量表由六項組成,即建立和諧關系、敏銳傾聽、確認患者問題、共同參與、傳遞有效信息、驗證感受。共28個題目,4級計分制。分數愈高護生溝通能力愈好;③理論考核成績評分[4]:理論知識以課上傳授知識為準。共20題,百分制,分數愈高知識掌握能力愈好;④實踐操作成績評分[5]:依照教師課上教授實踐操作為準擬定考試內容。百分制,如操作錯誤相應扣分。評分方式與理論考核相同。
本文經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 “±s”表示,對比結果經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對比結果經檢驗。如P<0.05則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組內護生積極主動性評分及護生溝通能力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相比,觀察組護生積極主動性評分及溝通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護生積極主動性及溝通能力比較(±s)

表1 兩組護生積極主動性及溝通能力比較(±s)
組別 例數 護生積極主動性評分護生溝通能力評分 T值 P值對照組 31 71.3±10.1 73.1±7.3 0.804 0.424觀察組 31 89.7±9.9 91.7±6.9 0.923 0.360 T值 7.244 10.310 / /P值 0.001 0.001 / /
兩組組內理論考核成績和實踐考核成績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相比,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及實踐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組間生考核成績調查分析表(±s)

表2 組間生考核成績調查分析表(±s)
組別 例數 理論考核成績 實踐考核成績 T值 P值對照組 31 70.3±6.9 71.1±7.3 0.443 0.659觀察組 31 89.9±11.3 90.1±7.7 0.081 0.935 T值 10.662 7.781 / /P值 0.001 0.001 / /
整體護理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可用于冠心病、人工種植牙、各種術后恢復等臨床實踐中,收效理想[6]。將整體護理應用于臨床,可將護理內容有計劃地整合到一起,減少護理差錯[7,8]。且整體護理具有綜合性、動態性、決策性和反饋性四個特點,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模式之一。傳統情景模擬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知識掌握效果不佳。故護生帶教后整體護理實踐效果不理想。為此,本文探究了基于整體護理模式下的情景模擬教學效果。本次觀察組于整體護理模式下開展情境模擬教學,效果理想。觀察組護理教學共由三部分組成,即課前準備、教室布置及教學實施。課前準備和教師布置均為護生帶教提供基本保證。而教學實施可提升教學效果,引導護生主動參與到情景模擬當中學習護理知識,促進小組成員溝通交流。故觀察組教法具有明顯的先進行與優勢,相較傳統情景模擬教學而言特點鮮明。但為護生開展該類教學模式需注重以下幾點。第一,教學應本著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原則。教師應放平心態,積極與護生溝通交流,消除兩方距離感。第二,在常規教學基礎上增加臨床案例引入。本次教學中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效果理想,但學生在常規理論知識理解上仍存在困難。故建議同仁在今后內科護生帶教中以“理論+臨床案例”模式開展基礎知識教育,后聯合情景模擬教學法進行知識鞏固,方可提升教學效果,保證護生護理技能的掌握。
綜上所述,基于整體護理模式的情景模擬教學對護生積極主動性及溝通能力具有積極影響,還可提升護生考核成績,臨床應用價值較高,效果確切。故建議為內科護生開展實習帶教時可使用該模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