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汀
說到背景設定,也許這是一部分作者最愛干的事兒了。據筆者所知,不少作者朋友管這件事叫做“構筑心中夢想的世界”。
當然,從創作初心上看,的確是這樣。但如果從寫作技法上來看,背景的構筑,則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
背景看似寬泛宏大,卻與劇情的走向和人物的命運息息相關。實際上,歷史也是一種背景,也是一種世界觀,只不過與小說比起來,它是一種真實存在的背景,而又在實際上,影響著我們每一個生活在這個“背景”之下的人。
那么將這種概念移入小說,也是如此。每一位作者筆下的每一個世界觀,都具有足以影響每一個角色命運的能量。



除紀實文學外,只要是帶有虛構成分的文學作品,其背景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1.時代
你的作品是發生在古代、現代還是未來,亦或是一個根本不存在,完全捏造出來的世界?
2.社會特點
在你的故事發生的時候,這個世界處于一個怎樣的狀態?社會和人言的導向如何?人們的價值取向如何?
再往深層探討,就是這個社會存在著哪些階級、哪些勢力?它們之間是平等關系,還是存在著等級之分?這些勢力之間的關系是敵對還是友善,還是井水不犯河水?每個階級和勢力是否有自己的目標,而在整個大方向上的價值觀又是否一致?
社會特點是筑造大矛盾的前提,在各種各樣的社會取向影響下,“故事”也就隨之而形成了。
3.文化習俗
如果你的故事發生在真實的年代,那么各個地域的文化風俗需要考證,這暫且不談。如果你的故事背景是完全虛構的,那么每個地域的特色,也就需要你來詳細勾畫。甚至,這種設定可以細致到一種食品、一個節日、一件衣服等等。設定得越詳細,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越強。畢竟,讀者都很注重故事情節,但他們所注重的,又遠遠不止是故事情節那么簡單。

在完成了當前故事所需的背景設定后,作者不妨將想象力發散開來,將這個世界前后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歷史慢慢補全。這不僅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拓展練習的過程。
同樣,我們也可以像玩網絡游戲那樣,將自己的地圖逐漸擴大,乃至能夠容納更多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勢力。這些勢力之間紛繁錯雜的關系,也有可能演變為我們下一部作品的靈感來源。
在完成一部分背景架構之后,我們仍要將重心落到大綱本身上來。雖然設定十分豐富,但需要展現給編輯的,卻只是與故事息息相關的那一部分。
但這并不是說我們的設定對單個故事來說無足輕重,相反,當你所預設的背景遠遠超出作品所需時,你寫起故事來也會更加游刃有余,不容易卡文爛尾。
而構建好的背景,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根據作者的需要隨時進行調整和完善。它既是劇情萌芽的溫床,也要很好地為劇情服務,幫助作者創作出流暢自然的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