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飛
(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某山區公路段由于遭到山嶺重丘地貌的影響,在改造修筑期間產生了諸多的順層高大邊坡,整體來說,高度超過60 m的邊坡存在多處。該山區改造工程在規劃過程中,盡管應用了放坡、錨索、錨桿等多元化的防護手段,不過在實際防護的過程中效果甚微,許多的高邊坡上端出現了裂縫,同時在某些位置還產生了嚴重的滑塌問題。根據項目地質測繪以及實地考察,可以看到,邊坡坡頂以及兩邊上覆第四系松散層存在許多的碎石土,其所在地域非常容易誘發順層滑坡。
在山區改造工程中,誘發滑坡問題的關鍵誘因在于一些斜坡巖體出現位移,從滑坡的力學屬性來說,通常可以劃定為推移式與牽引式滑坡兩項類別。前者就是指山體上端巖層強度地擠壓下端巖體而產生的變形問題,同時滑行的速率較快,構成一個波狀的表層。而推移式的滑坡在很多情況下都存在于多堆積體布局的斜坡地段,牽引式滑坡即山體下端首先移動,當上端山體喪失了支撐點之后就漸漸地產生滑動問題。通常狀況下,牽引式滑坡的移動速率較小,表層為階梯狀。
崩塌問題就是指全部的巖層石塊與母體脫節,同時從高處斜坡朝下掉落,最后掉落至山腳。該病害所產生的危險性極大,且發生突然,會給公路的正常運作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從當前的山區改造公路工程的建設情況來說,威脅高邊坡平穩性的因素主要為山體構造布局、巖性布局特征、地下水補給條件等。產生高邊坡病害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以下幾點:地應力因素、重力因素、水文環境因素、氣候因素、人為外部因素等。
由于受到山區地段斷層的影響,此時邊坡巖體節理出現裂隙,巖體較為分散,大多呈現出碎塊狀。施工方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大填大挖活動,避免因為損害生態環境誘發出的其他一系列問題,再加上也出于使該路段邊坡實現較高平穩性的目標,對以下情況產生的高邊坡病害予以了探討分析。
1)由于某地段受到自然風化的影響,再加上地質構造較為強烈,此時巖體逐漸風化為砂狀以及碎石等形狀。與此同時,該地段邊坡出現坍塌,表層已經極為不平坦,凹腔的高度大致為2~3 m。針對這一情況的高邊坡病害,相關的施工人員應用壓力注漿錨桿進一步穩固邊坡,提升該地段總體的穩固程度。針對坡面,相關的施工人員應用掛網噴混凝土予以堵塞,避免巖體受到更深層次的風化影響而誘發坍塌問題。同時,綜合邊坡的現實狀況,施工人員在該地段安置綠化窗,為將來公路的綠化工作提供有力條件。
2)某處邊坡由于受到區域構造方面的影響,盡管該地段的巖塊硬度較強,不過那些變形損害較重的巖質高邊坡坡體巖石較為破碎,呈現出明顯的碎塊狀,同時還摻雜著許多的細粗土。針對這一情況的高邊坡病害,施工人員在坡腳位置安置了一系列的擋墻,同時在坡面掛網噴混凝土予以封閉,使用錨桿對坡體予以進一步加固。
3)某地段邊坡巖體節理出現裂隙,巖體的整體架構零散,呈現出大塊狀的巖質高邊坡且巖體強度較大,同時風化效用不顯著。針對這一情況的高邊坡病害,相關的施工人員使用錨桿對坡腳予以進一步加固,然后在坡面位置,適當地使用防護網,避免受到落石的干擾。
4)某地段高邊坡主要是以角礫質黏土、塊石質土、碎石為主,穩定性極差。針對這一情況的高邊坡病害,相關的施工人員綜合該位置邊坡的實際坡率、平穩指數,然后再使用錨肋加漿砌片石拱形骨架、框架梁漿砌磚、掛網噴混凝土,利用二、三級護面墻等多重穩固手段。同時在確保邊坡平穩的基礎之上,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進行了綠化處理。
5)該山區改造公路工程中,滑坡的問題較為常見,針對滑坡病害,相關的負責人通過嚴格的地質勘查,然后再綜合實際路段中滑坡的特性,應用針對性的支擋防護技術。
當山區改造公路逐步地投入運轉之后,要求具備高水平施工資質的施工公司,對該山區改造公路的地質狀況予以再一次檢查核驗,系統全面地采集有關于該公路工程設計、作業等方面的文件,同時對山區改造公路予以實地考察,最終評估出山區改造公路的穩定性等級。通常狀況下,公路的穩定性等級可以劃分為四種,即好、較好、一般、較差。根據不同的等級,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進一步綜合養護施工單位的技術狀況,提供針對性的養護措施。不同穩定等級下的高邊坡修復方案如表1。
表1 不同穩定等級下的高邊坡修復方案
水是造成高邊坡產生病害問題的關鍵性元素,地下水的運動情況對高邊坡的平穩程度造成了很大的干擾。地下水對邊坡平穩性的影響通常體現在浮托力、滲透力以及靜水壓力等,上述不同類型的力會造成邊坡基層平穩性受到影響,同時還會對坡體帶來不同程度的侵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邊坡的抗滑水平。所以,相關的施工人員在進行高邊坡養護的時候,務必要進一步優化日常排水設施,尤其是在該地區雨季來臨的時候,提前完成好邊坡沖刷調研工作,迅速清除、疏通堵塞的排水邊溝,同時還需要調查無排水設施的實際高邊坡,雨季期間著重對該種類型的高邊坡予以核查,當雨季即將結束之時,再根據實際情況著手修筑排水設施的工作。
由于高邊坡病害所帶來的危害十分顯著,所以在處治高邊坡病害的時候,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秉持“治早治小、一次根治”的基本準則,只要察覺到一點安全問題,就需要在第一時間予以處置,同時按照病害的嚴重程度以及成本費用予以有序治理。在整個防控期間,相關的施工人員還需要牢牢堅守“治坡先治水”的基本準則,提前修復山區的排水基礎設施,針對那些已經受到破壞的防護措施,通常以修補為主,在確保排水順暢的情況下節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的負責人還需要注重補充植被建設,在提升病害防護水平的同時也可以對邊坡進行美化,此時還需要安置一些攔石墻,避免受到掉落石塊的影響。同時,相關的負責人還需要注重原有錨固設備穩定性的檢測環節,實時化地監測邊坡變形狀況,接著制作成專業表格,按時交由有關的技術人員分析。
注重對高邊坡信息的采集,這樣能夠幫助施工單位更加全面地了解高邊坡的實時狀況,完成對高邊坡技術狀態的動態化掌控。因此,構建完備的檔案管理工作機制,做到“一坡一檔”具有很強的現實價值。高邊坡檔案的項目包括:高邊坡的基本信息、高邊坡防病害技術評估等級、防護坡率等。與此同時,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推行電子數據登記模式,以電子信息的形式儲存信息,這樣有助于后續的調取及應用。
綜上所述,對于山區改造公路工程的施工方來說,在實際運作中務必要綜合本次項目的實際需要,與此同時,還需要綜合自身的施工經驗完成好各環節的病害防治處理工作,由此,進一步地提高高邊坡病害處理的水平,最終實現工程項目經濟效益與施工質量管控的均衡。在本次工程實施完畢后,通過監控量測的信息看出,該公路路段的邊坡位移、沉降數值都已經獲得了有效的收斂聚合,與此同時,在邊坡位置也沒有發現新出現的裂縫問題,由此可以說明在本次山區改造工程之后,已經實現了對該段高邊坡病害處治的效果。
[ID:0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