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艷
摘 要:課堂教學中,現有的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創新應用沒有達到我們的目的。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創新應用只是停留在簡單的組合上。因此,進行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創新應用策略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了。教研信息化和現代技術的應用緊密相連,學習強調知識的多學科交叉應用。因此內容是較為廣泛的,呈現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這就必須打破傳統教學,進行跨學科的融合教學。
關鍵詞: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創新
1 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概念的解讀
跨學科教研融合是指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教學研究組,圍繞特定的同一節課進行集體備課、聽評課教研。在跨學科教研教學活動中,各學科教師相互促進,在交流中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稱為交叉學科和復雜學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課堂就不應再是單純哪一學科的課堂,而是以某一學科為主融合了各個學科知識的百科全書。雖然教科書上標明了語文、數學,物理等課程名稱,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又融合在一起,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融合。沒有單純的融合,也不存在純粹的英語、物理、體育。那么教育也就是一種融合教育。
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各種教研活動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教研信息化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學科交叉融合是學科發展的趨勢。
2 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策略
邀請多次參與市級、省級立項課題的專家組成員和年輕的優秀教師參與本課題的日常活動。比如,寫立項申請時,老專家就給課題組指出研究課題的題目常見的一些問題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平時的案例教學中,我們會邀請年輕有活力的教師在課堂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學科知識之間整合;有些教師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很缺乏,我們也會專門邀請年輕教師給課題上一些相關的培訓課,指導老教師與時俱進,共同進步。
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我們嘗試著和學生溝通,讓學生說出他們所認為課堂教學是什么;也會讓學生去查閱資料、上網觀看一些優秀教師的上課視頻,讓學生來對比自己老師和其他老師的優缺點。例如,學生提到數學上的很多幾何題是需要動圖來演示的,這就需要教師會基本計算機操作技術(文檔、幻燈片等等);英語課上,很多學生會覺得晦澀難懂,需要老師穿插一些英美地理文化知識和趣味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些都是教師需要在幻燈片上展示出來東西,對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有很高的要求。
3 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的成效
教師上課每節課都使用PPT,將學科知識更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增加了趣味性,使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也了解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生的學習狀態高漲,成績也提升了很多。現在學生們在參加節目時會自己制作PPT,熟練使用Word文檔,Excel表格功能等,不再依靠老師。
老師積極改變教學觀念,主動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教學技能。各教研組成立了網絡教研平臺,由過去的教師自己備課,形成了現在的資源共享。我們還成立了微信教研群,為教師們提供了動態的交流空間,教師們可以及時交流問題和經驗,加強了研討和溝通。教師獲取信息的方法變得簡單又便捷,這讓教育教學變得生機勃勃,課堂上富有了吸引力。
過去,教師參與優質課,都是去外校借用人家的錄播教室或自己使用錄像機、手機錄課,再到專門的店里去轉換格式,刻盤。花了錢不說,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許多老師一說要錄課就退縮了。我們的教室都是全新的先進的多媒體觸摸屏一體機,并建立校園網站,安裝了基本的辦公軟件,達到了校園電腦臺臺能上寬帶網的要求,教師人人配置辦公電腦,教學樓前安裝了超大超清電子屏,學生利用晚自習前的時間觀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大事。并且配備專職網絡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維護,保證網絡暢通。
4 跨學科信息化教研融合的不足
能理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的概念,卻不太明白跨學科信息化教研是強調知識的多學科交叉應用,以某一學科為主的融合各個學科知識,還是信息技術在單個科目的一個簡單融合。課題組有老師理解為雖然教科書封面上標明了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課程名稱,在實際教學中卻是融合在一起的;還有老師理解為教師資格證上是語文,在學校有能力勝任物理課、英語課。
要上一節好現代教育技術的融合課,需要我們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節課,都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作準備。而事實上,現在教師的工作強度大,除了基本工作外,還要應付一系列的檢查,參加一系列活動,工作節奏快,要完全沉下心來進行課題研究,有點難度。在課題研究方法、成果、經驗交流研討方面相當欠缺。
參考文獻:
[1] 韓才孝.《團隊促提升——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的點滴認識》,期刊論文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 黃堂紅.《教研信息化的內涵、意義及發展對策探討》,期刊論文 《電化教育研究》.
[3] 陳芬芬.《網絡,為教研插上了翅膀——談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網絡教研》,期刊論文 《東西南北·教育觀察》.
[4] 潘曉蓮.《探索校本課程中實驗室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期刊論文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5] 王芳.《激發學習動機改變教學困局》,期刊論文 《讀與寫(上,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