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文
摘 要:畢業生就業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工作,疫情的到來改變的招聘的形式,加大了就業的難度。本文以湘潭大學為例,分析對疫情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進行分析,對疫情下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法進行探討,旨在推出多項切實有效的方法提升大學生就業率,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出有力參考。
關鍵詞:疫情;畢業生;就業工作;指導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也打破了高校即將迎來的春招,各地的人才招聘市場也宣布招聘會延期舉辦。2020年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推出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措施,包括擴大研究生招生、報考教師等事業單位優先、自主創業政策優待等。據教育部相關網站顯示,2020 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1],再創歷史新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得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復雜。202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多種措施并舉,做好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就業大局穩定[2]。本文分析疫情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與困難,并以湘潭大學為例對疫情下高校就業工作的舉措進行探討,旨在為疫情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有效開展提供參考,也希望形成常態化機制以應對今后的突發狀況。
1 疫情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與困難
就業是民生大計,穩就業也是近年來政府重要的經濟工作,湖南作為一個教育大省,有125所高校,其中本科51所,專科74所,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特殊群體備受社會關注,近年來我省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疫情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很多中小微企業宣布破產導致就業供求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嚴重使得今年成為“最難就業季”。
1.1 從經濟大環境下看就業問題
受疫情影響,我國2020年一季度GDP為206504億元,同比下降6.8%,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均出現同比負增長,從二季度開始,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企業復工復產,經濟勢頭出現回暖,但國際疫情仍然嚴峻,國際經濟錯綜復雜,高校畢業生就業仍然存在很多困難。
1.2 從供求關系下看就業問題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同比增長40萬創歷史新高,加上國外疫情的嚴峻,留學歸來畢業生也將激增,而工作崗位不增反減。我國就業一直存在結構上的問題,現在更是由線下招聘轉為線上招聘,導致學生就業不積極、難適應新形式,就業心態受影響、企業選人難、線上交流效果不理想等多重困境。
2 關于疫情下就業工作的舉措與探討
2.1 就業云平臺搭建,開辟線上指導新途徑
(1)學校通過APP、微信公眾號搭建就業云服務平臺,定期舉辦線上雙選周,通過公眾號以及各院就業老師推送相關信息;高校聯合給用人單位發邀請函舉辦網絡招聘會,加大網絡招聘的宣傳力度,增強高校間相互交流。
(2)學院聯動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學院積極聯系校友進行線上招聘,通過網絡向學生推送各類招聘信息,動員學生關注各類招聘網站,引導學生積極投遞簡歷,相關老師對學生制作簡歷進行線上指導,積極主動引導畢業生達成就業協議。
2.2 建立聯動機制了解學生動態,做好特殊學生群體幫扶
(1)建立學院——班主任——班級就業聯絡員的三級聯動機制,及時了解學生就業情況,做到每周一更新,針對未就業同學摸底,了解其就業需求并進行一定的指導與幫助。
(2)針對就業不順利及考研失利同學進行心理疏導,通過與家長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追蹤跟進,與家長形成雙重管理,降低畢業生的就業焦慮,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
(3)做好困難學生“一對一”的就業幫扶,利用學院領導、班主任、學工老師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殘疾學生、湖北籍、少數民族等困難群體學生進行一對一就業幫扶,提供就業指導,推薦合適就業崗位,做到定期溝通,由學院就業老師負責更新就業情況每周上報。
2.3 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當前大學生就業能力相對較弱,自身所學的知識難以運用在實際工作崗位,擇業時好高騖遠,都想往大城市擠、往熱門行業擠,對去基層和偏遠地區存消極情緒。因此一是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所學專業形成正確的就業觀,端正就業態度,先就業再擇業,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去基層、邊疆等祖國需要的地方實現自我價值。二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大二大三開始多于企業進行合作,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真正了解到企業的生產運營方式,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4 打造專業化的就業指導老師隊伍
學院就業老師是學生就業工作的排頭兵,學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打造專業化就業老師隊伍放在師資建設的重要位置。一是通過相關培訓機構加強對學院就業老師的技能培訓,如就業指導以及生涯規劃課程的培訓。二是加強就業老師與企業的交流,了解企業招聘的真正需求,從而針對性的提高學生求職能力。三是引進有相關經歷的就業工作人員加入就業老師隊伍,實行專業化、專員化指導。
3 總結與思考
疫情終將過去,這次 “新冠肺炎”對我們來說是一次考驗,疫情過后可能會出現新行業、新機遇、新挑戰。經過這次疫情我們更加意識到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僅是學校的工作,更需要的是政府、社會、企業、家長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持續出臺好的政策吸引畢業生就業、鼓勵自主創業;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給予學生資源和機會;高校需落實主要責任,搭建就業平臺、提高學生的能力素養;家長和學生都應養成正確就業觀,腳踏實地。
參考文獻:
[1] 2020屆高校畢業生將達874萬人[N].光明日報,2019-11-01(008).
[2]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究加強防控工作[N].人民日報,2020-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