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民族音樂藝術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但如今的社會時代流行音樂深受大眾喜愛,大部分人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知識了解的是少之甚少,尤其是較為年輕一代。本文主要從民族音樂的內容、形成與發展以及其獨有的特點包括在世界音樂中的重量等方面來講述中國民族音樂藝術文化的魅力價值及重量。
關鍵詞:中國音樂;五聲調式;民族音樂的發展
中國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近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在不斷創新與新時代相結合發展的標桿,在世界音樂文化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隨著中國文化不斷涌入到世界各個國家,中國民族音樂對大部分國家,特別是東亞一帶國家的文化藝術圈的音樂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國民族音樂對世界音樂的影響中得知,音樂文化相結合的發展趨勢和途徑,從而推動中國音樂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以及傳播重要的應用價值。
中國民族音樂在既涵蓋著濃烈的中國民族風特點時,同時也汲取到世界音樂的魅力在不斷創新與發展。中國民族音樂在保留其獨有的文化特點時,會已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對世界各個國家、民族的音樂文化形成影響,從而被其他國家、民族的音樂所吸收。對于中國民族音樂發展而言,不僅要從本國家民族的文化發展中不斷收取精華,同時也會受到其他國家民族音樂的影響,并隨著世界文化的影響共同發展。所以中國民族音樂在保留自身文化發展獨立性的同時,也會與世界音樂文化息息相關,從而產生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的作業。而中國民族音樂對世界音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調式創作手法方面的影響
無論是哪種音樂作品其本質的體現都是根據其作品的音階結構來變化。而不同的音樂作品所運用的音階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相比較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色音樂,所運用的音階與腔調越是獨特。而我國傳統民族音樂上使用的是“五聲音階”,分別是“宮、商、角、徵、羽”。這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獨有的音階形式,然而我們在欣賞音樂時,不懂音樂知識的人們也能夠從“五聲音階”中辨別出所聽的音樂特質以及是不是中國民族音樂。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在歷經長時間發展的過程中,繼續運用我國的五聲音階民族腔調。現如今“五聲音階”調式已然成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主要元素,并且對周圍其他國家的民族音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日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深受我國音樂的影響,日本音樂創作工作者在寫音樂曲調時會融入我國傳統“五聲音階”的調式,且自創的“呂式調”“律調式”等曲調又與我國民族音樂完全相同,所以日本民族音樂在融入這些曲調創作的歌曲會帶有一絲中國民族音樂的“味道”
二、在民族樂器運用方面的影響
“民族音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那必然是民族樂器”,不同的民族音樂都有著其獨特文化的民族樂器。“吹奏、彈撥、打擊、拉弦這四類樂器是中國民族樂器”,例如“吹奏”這類樂器大家比較熟知的葫蘆絲、笛子以及嗩吶等,像古箏、琵琶等樂器屬于“彈撥”類樂器,而鼓、木魚等樂器是打擊類,馬頭琴、二胡等樂器便是拉弦類。中國民族樂器與其他國家樂器不同的是其有著獨特的音色與音質,并在長時間的音樂文化發展創新中形成了多樣式演奏方法,承載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神與靈魂。西方國家音樂比較注重于運用多種樂器來營造場面大、和聲豐富、音樂層層遞進的特點,而中國民族樂器不同的是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更比較擅長呈現音樂帶來的欣賞意境,追求音樂帶來的魅力、情感上的表達以及思想上的自由。在如今世界音樂多樣化更新的時代,中國民族樂器的魅力也逐漸被許多各國著名作曲家所發現并且運用,使中國民族樂器有更多的機會在世界音樂舞臺上被大家所認可,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們能夠欣賞到中國民族樂器呈現出來的魅力。
三、中國民族音樂唱腔對世界音樂文化的作用
此外,中國的民族聲樂在演唱形式上也具有別具一格的特點。人們用近千百年時間在音樂實踐中所創作演變出來并且帶有民族風格的唱法,大家稱之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獨特的點在于:追求聲音的透亮與甜美,融合本地語言與情感,注重音樂腔調和吐字的清晰,習慣氣息的使用,且都是以真唱為第一。近幾年來,我國聲樂演唱者在基于傳統民族唱腔形式的基礎上,不斷汲取和學習西方國家唱法的優勢,從而使民族唱法不斷擴增且持久性更強。而我國的戲曲唱法就是民族唱法眾多中的一種,該唱法有特別的韻味。我國的戲曲種類分為很多種,且不同種類的戲曲都有其獨特的演唱形式,其中黃梅戲的演唱方式較為特別,黃梅戲講究唱腔,其唱腔又可分為三大類:花腔、彩腔、主調。在演唱形式上可搭配樂器進行,與打擊樂器相結合后的黃梅戲唱腔是最為有特色的。且現代民族唱法中有很多元素靈感來源于黃梅戲的唱法。
參考文獻:
[1]曹云華.中國民族音樂教育發展的現狀與思考[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2]劉倩.淺談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現狀及思考[J].大眾文藝.2011(03)
作者簡介:
康澤云(1988—),達斡爾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