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摘要:“1+X”證書制度提出后,受到了很多職業教育院校的關注,并且逐漸成為了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本文基于此,通過分析“1+X”證書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的政策,分析了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中職院校電子商務教學開展“1+X”證書制度時面臨的挑戰,并深入探究了相應的創新措施,以期為相關的行業從業人員提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電子商務教學;專業建設
一、當前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與教學融合不夠深入
中職院校電子商務教育的核心內容在于培養學生的電子商務運營能力、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能力以及對電子商務數據進行分析等三個方面。在這三個大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又可以將其劃分成網店美工、網店運營、網店推廣、網店客服、商務數據分析以及前端web開發共六個教學模塊,這六個模塊也都有自身所對應的市場崗位,因此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做好這三個大類六個小類的教學,對于保障中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是非常有意義的。
但是通過實際調查后我們發現,現階段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往往不能有效勝任企業的崗位,企業對于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培訓和教育,才能夠確保畢業生勝任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因此,對于中職院校來說,想要實現產教融合,首先需要確保畢業生工作和學習的深度融合,導致現階段中職院校將融合重點放在了科研和企業合作方面,而對于教學和企業的融合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
(二)專業課教學傾向性強
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的職業教育存在著普教化的傾向,很多中職院校學生熱衷于提升自身的學歷,因此將重點放在了“專升本”等內容上,也就是說,很多中職院校的學生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了考試科目上,對于技能型的課程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同時,中職院校的教師也缺乏企業的工作經驗,導致在進行教學時將重點放在了理論教學上,忽視了對技能的教學。專業教學還存在著另外一種傾向,那就是技能化傾向。現階段,很多大型的職業技能大賽成績已經成為了衡量中職院校職業技術教學質量的新參考指標,因此我國諸多中職院校實施技能大賽下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導致呈現出為了迎合技能大賽而進行職業化教育的傾向。
(三)教學質量評估有待完善
中職院校想要落實職業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是重中之重。企業作為中職院校畢業生的主要接納部門,在進行中職院校的人才質量評價時,企業的參與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因此,有必要迫切引入具有權威、公信力的職業技能評價機構參與到中職院校的教育質量評價當中。
二、“1+X”證書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一)“1+X”證書制度的社會認可度仍不高
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實施的“1+X”證書制度所包括的等級證書設計包括政府認證、企業合作以及學校自主認定三種方式,而這三種證書的社會認可程度也呈由高到低排列。實際上,設計職業化教育的“1+X”證書難度并不是很大,關鍵在于該證書是由誰進行蓋章的。舉例來說,會計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是由國家人力資源部門統一進行印制的,因此社會認可度和含金量非常高。但是在職業技能等幾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仍然沒有為會計進行職業標準,缺乏國家層面的影響力,這就使得其影響力大打折扣。倘若無法有效解決社會認可度的問題,那么可以預料各種類型的證書將會在市場上泛濫,各種類型證書無法有效比較優劣性。
(二)需要明確劃分各項證書的等級
現階段,我國很多職業化的資格證書將證書的等級劃分成了初級、中級以及高級,但是該種劃分存在著相應難點。首先一點便是等級劃分標準并不是隨意完成的,它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和分析,而普通的中職院校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第二點便是不同等級間遞進的能力要求需要劃分合理,確保有相應的準入機制來保證證書質量,且這種遞進關系在實際工作中也具有可行性。
(三)仍然需要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對于“1+X”證書制度來說,由于其是現階段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育的一種創新,因此不論是中職院校還是學生都面臨著一定的風險。我國政策指出,對于產教融合型企業需要給予“財政、土地、信用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并且按照規定落實稅收政策,該政策的提出以及履行有助于吸引有能力、有需求的優質企業和中職院校進行合作,從而實現產教融合的推廣和落實。但是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如何將該政策所配套的制度落實,則是其所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政府能否嚴格落實政策、學校是否敢進行改革,以上這些情況都是未知的。倘若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只是原來中職院校和企業的實習就業合作關系,那么便無法吸引優質企業參與到合作當中。
(四)合理的課程結業條件設置
中職院校在開展“1+X”證書制度時,如果想讓學生獲取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且這些證書和具有國家職業資格的證書具有相同重要的地位,那么就需要將證書作為畢業條件納入其中,也就是說學生在畢業時至少獲取了其中一個專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的限制,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成績較低、學習積極性不強,因此倘若將這些證書納入到學生畢業的硬性條件之后,無法達到畢業標準的學生數量必然會大大增加,這會影響到中職院校的就業率,對于招生宣傳是非常不利的。同時,倘若該制度不嚴格執行,放寬了學生獲取職業等級證書的獲取條件,那么也會降低證書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從而影響證書制度的長期發展。
三、“1+X”證書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教學對策研究
(一)優化教學課程設計
首先,中職院校的職業化教育課程標準要和職業標準有效對接起來,具體實施辦法是面向生產一線的關鍵崗位和關鍵的工作領域,通過分析這些崗位和領域的工作任務,提煉出對在崗人員的能力要求,并將“1+X”證書制度融入到中職院校電子商務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當中。
其次,將課程內容融入到職業培訓的內容當中。通過對中職院校教育內容進行適度的改革,將其和企業的實際生產工藝以及生產流程有效地對接起來,圍繞崗位模塊的實際類別形成對應的職業技能“X”證書,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轉換。舉例來說,電子商務技術專業融入web前端開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對應的中職院校課程為《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以及《web前端頁面設計》。
最后,落實學習成果互認制度。對中職院校的職業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實現課程設置的標準化以及電子商務專業技能等級考核的標準化。確保中職院校在實現以上兩個方面的專業化之后,其在社會培訓機構以及學校取得的成果都能夠得到社會相應企業以及學習機構的認可。
(二)注重培訓理論實踐相統一專業人才
通過分析當前電子商務領域以及我國中職院校的和職業改革后可以發現,很多中職院校已經住不開展了電子商務技術綜合技能訓練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學校和企業有效配合,對學生進行更加專業化的職業技能培訓,當學生完成培訓考核并獲取相應的證書之后,便能夠免修證書上的內容。
通過引入“1+X”證書制度,能夠將企業所面臨的畢業生培訓壓力反饋到中職院校當中,迫使中職院校提升教育質量,吸引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系統當中。同時,“1+X”證書制度的實施還能夠有效激發中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完善“1+X”證書制度
現階段,中職院校的課程設計具有模塊化的特征,包括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以及技能操作課程等內容。在進行專業課程的教育時,通過引入X證書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認證內容以及相應的通過手段,能夠將專業課程轉型為“證書型”課程。但是由于中職院校普遍缺少這方面的教學經驗,因此在進行專業課程轉型的過程中,有必要和企業以及社會培訓教育機構進行溝通合作,共同促進“1+X”證書制度在中職院校職業教育中的實施。
四、結語
綜合全文,在進行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育時,傳統的教育方案存在著教育覆蓋面積不完善、課程和工作結合不緊密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畢業生無法很好地勝任企業崗位。而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能夠保障中職院校課程教學和證書標準的有效契合,保障了產教融合的順利開展,使得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質量,這對于我國職業化教育的順利開展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黃佑軍.扎實有效推進“1+X”證書制度改革? 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N].佛山日報,2020-05-27.
[2]梁進宇.基于1+X證書制度下高職建筑設計專業的課程改革的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5).
[3]閆亞林.基于“1+X”證書制度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研究——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0(8).
[4]張毅.芻議1+X證書制度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20,33(2).
[5]張潤.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2).
[6]閆晶晶.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以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為例[J].南方農機,2020,51(6).
[7]李愿,沈桓宇,董亮,廖春麗.基于“1+X”證書制度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改革探索與應用[J].科技視界,2020(9).
[8]劉文婧.“1+X證書”背景下學前衛生學課證融合模式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0(9).
作者簡介:周 楠(1989—),女,漢族,江蘇南通人,講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