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汝婷

摘 要:為了探索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的動態演變過程,本文選取CNKI數據庫中2010~2019年的關于政府公共關系相關文獻作為研究對象,借助NetDraw、Cooc等知識圖譜軟件,采用信息可視化方法,對我國政府公共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研究機構、熱點趨勢等進行可視化分析,以便更加直觀地展現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概況。
關鍵詞:政府公共關系;知識圖譜;熱點趨勢;可視化分析
一、引言
政府在與社會公眾的良性溝通中,積極塑造良好形象,獲取公眾的理解與支持,這種政府公共關系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政府之中,可以說是一門規制和影響政府行為的管理哲學。全球化進程加劇,國家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我國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各國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國際上如何取得公信力,在國內如何建立服務型政府以更好地發揮其職能,是各級政府面臨的挑戰。政府公共關系是現代治理體系中產生的一種特殊行為,恰當處理好政府公共關系是政府公信力與執行力質量高的重要
體現。
目前,各級政府機構在進行社會治理過程中,也充分利用政府公共關系與民眾有效溝通,形成雙向互動,一些地方政府為提高城市知名度利用公關策劃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宣傳。杭州峰會的順利進行,電子政務的開通,政務新媒體的發展等一系列利于政府公共關系的實踐是在理論指導基礎上進行的。但是,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略有差異,導致各地政府公共關系的策略、態度、關系等狀況良莠不齊。近年來隨著我國學術界對于政府公共關系的研究逐漸深入,研究主題日趨多元化,主要圍繞政府形象、公共危機管理、公共關系協會、公共關系管理、政府公關等熱點主題。盡管該領域的研究日益深入,但研究熱點分散,沒有統一的研究范式,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較少,且缺少核心研究作者,對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基于此,本文擬采用可視化方法,全面直觀地再現其演化歷程,以期為政府公共關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促進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的發展。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數據來源,以“政府公共關系”為主題進行檢索,截取的時間段是2010~2019年,剔除不相關的文獻共計369篇文獻作為研究對象。科學知識圖譜以獨特的可視化效果呈現需要研究對象的全景式再現[1]。科學知識圖譜作為科學計量學的新方法和新領域2005年被引入中國,它是以知識域(knowledge domain)為對象,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種圖像[2]。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主要研究機構分析
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的研究起于20世紀80年代,此后保持小幅上升,進入21世紀,我國對政府公共關系的研究明顯增多,2008年之后維持在每年20篇以上[3]。從發文量分析,安徽大學管理學院發文量居于首位,其次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等主要研究機構,平均發文量為7篇以上。從合作的緊密程度上看,合作較為緊密的機構為中山大學傳播研究所和廣州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公共傳播學系。進一步表明我國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研究合作群體,基本僅限于同一院系的合作,且研究機構多限于高校,跨機構、跨地區的合作尚未形成,對該領域的研究尚處于緩慢發展階段。因此,不同機構之間應加強交流,尋求與國內外更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和學者們合作,共同推進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領域的發展。
(二)關鍵詞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將相同性質的詞組分為一個大類群,以便更好地梳理和探討比較復雜的研究對象之間的聯系,本文利用netminer得出高頻關鍵詞分層聚類圖譜,如圖1所示。根據圖譜結果,將政府公共關系領域的研究劃分為以下三個核心方面。
一是公共關系。這一類由“公共關系學”“公共關系協會”“公共關系事業”“公共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等關鍵詞構成政府公共關系研究的核心主題,屬于研究政府公共關系必然涉及層面,也是學者關注的熱點名詞。公共關系主要研究傳播與形象關系的互動。公共關系事業的發展得益于近年來公共關系協會的成立并蓬勃發展。公共關系協會由一群熱愛公共關系事業的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公關專業人士和企事業單位組成,積極開展政府公關,實施政府形象戰略,應對網絡傳媒、推進危機公關;積極撮合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橫向聯系并開展行之有效的公關活動,逐步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關理論體系。
二是國際公共關系。這一類由“公關行業”“CIPRA”“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策略”等關鍵詞構成。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交往更加頻繁,一國的公關能力有時候直接決定該國能否在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中占據主動權,彰顯一國的綜合影響力;另外國家層面的思想體系、經濟體制也是影響政府公共關系戰略行為和方向的關鍵因素[4]。
三是政府公共關系。這一類由“公共關系管理”“公共危機”“對策”“公共危機管理”等關鍵詞構成。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不穩定因素,公共危機的治理成為愈來愈成為近幾年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整合危機管理體系,在高層領導的參與下,綜合利用法律、經濟、政治等手段,在各種資源系統的支撐下,通過整合組織與社會協作,提升政府危機管理的能力,以有效預防、回應、化解各種公共危機,從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公共關系的平臺建設至關重要,既要加強危機公關的能力,又要加強公共關系的協調。
四、問題與挑戰
作為一種管理手段的政府公共關系,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公關活動,實現政府與社會公眾雙向互動,達到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目的,獲得公眾的理解與支持。近年來,在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與民眾進行充分的溝通,爭取到民眾的支持,越發成為我國政府日后工作的主要內容。但在一些地區政府公關行為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對于民眾所關心的問題回復似乎過于草率。我國政府公共關系在理論研究、機構設置、思想意識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在以后的發展中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以下幾點。
第一,公共關系的理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雖然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我國國內公共關系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這種理論研究至今沒有形成規模,統一的公共關系理論體系仍然沒有建立。同時,刊載公共關系理論研究文章的刊物水平發展不平均,缺乏一本可供集中發表的學術性刊物,公共關系學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研究規范,導致公關理論研究一直處于一種互相抄襲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狀態[5]。
第二,政府在機構設置上存在一定缺陷。目前,我國還沒有設置一個獨立的公關機構,執行政府公共關系活動的部門主要有辦公廳、調研機構、信訪辦等,這些執行部門過于分散,沒有一個綜合管理政府公共關系活動的機構。因為缺乏一個綜合管理部門,政府難以統領公共關系的工作,導致公關工作目標不清晰,缺乏決斷力,造成了政府公共關系工作混亂,公共關系部門責任不明確的現狀[6]。
第三,政府公關人員意識淡薄。首先,受中國“官本位”傳統思想的影響,一些機關工作人員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公仆,反而是以一種管理干部的姿態自居,因此,得不到民眾的信任和擁護。其次,部分行政人員缺乏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沒有利用新媒體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缺乏公共溝通的技巧,使得政府、媒體和公眾三者的信息沒有得到有效互通。
五、構建良性政府關系的思考
(一)加強公共關系領域的理論研究
完善系統的理論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當前,要集中優勢力量打造一批公共關系領域的學科精英,繼續提高該領域研究人員的科研水平,加強與國外研究公共關系學者的知識互通,并且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發展具有我國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論。在打造該領域的精品學術期刊的同時,鼓勵越來越多的公共關系領域期刊涌現,以供學者進行學術切磋。
(二)設置靈活的政府公共關系部門
可以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組建公關機構,分類完善該部門體系,由國務院統一領導部署[7]。在政府機構中設立獨立的公關職能部門不僅能進行政府職能轉變,而且還是加強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需要。政府公關職能部門的設立參與政府民主化、處理和社會的關系,可以作為“潤滑劑”溝通協調政府與外界的聯系,樹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8]。
(三)強化相關部門人員的思想意識
政府人員作為政府公共關系的主體,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及時更新理念。當前社會下,每天大量信息充斥在社會之中,政府公關人員應具備應對信息爆炸的能力[9]。注重提高公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切實明確公關的本質是為了協調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消除與公眾的誤解,實現社會穩定的目標。同時,政府公關人員應采取多種多樣的培訓方式,開展豐富的培訓活動,公關人員要不斷儲備公關理念和知識,更要貼近現實生活,與實踐相結合,防止紙上談兵。
六、結論與啟示
目前我國對于政府公共關系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對現有研究理論和框架的檢驗,該領域的核心研究內容比較突出,但分支領域比較復雜,主要知識點分布廣泛與研究方向分散的情況并存,形成了一個較為松散的知識網絡結構。學術研究彼此之間缺乏跨地區跨專業的合作,核心作者較少,發文量較少,學科研究帶頭人還并未清晰,研究范式還未形成。
總之,相關部門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切實可行的標準,促進我國公共關系領域的理論研究。集中優勢力量打造符合我國國情的公關部門,使得政府與民眾形成良性多元化的互通。充分利用和借鑒西方公共關系合理的部分,充實我國該領域的發展。今后要不斷提出新問題,發現新思路,積極引導實踐,切實把我國政府公共關系引向更深層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曉萍,蘇楠.國內服務型政府研究的知識圖譜[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98-109.
[2]陳悅,陳超美,劉則淵.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2):242-253.
[3]張寶生,祁曉婷.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的演進路徑及熱點主題的可視化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S1):122-126.
[4]蘇立寧,廖求寧.基于CNKI數據庫的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可視化分析[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9(4):41-49.
[5]劉敏之.我國國內公共關系理論研究現狀的思考[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
[6]羅經緯.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240.
[7]唐孝青.提升我國政府危機公關能力的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8]陳曉黎.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現狀研究[J].中國市場,2015(22):97,102.
[9]趙艷.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下公共關系優化對策分析——以社會化媒體時代為背景[J].知識經濟,2016(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