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榮榮
摘要:住房保障工作事關民生。住房保障檔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是對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貫徹,也是規范住房保障工作發展的重要條件。長期以來,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難以順應新的發展需要,現就此探析如下。
關鍵詞: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對策探析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01
住房保障檔案是指在住房保障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或者依法取得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是體現住房保障內容的重要原始材料,也是推進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參考。住房保障檔案應當真實完整地記錄住房保障實施情況,全面客觀反映住房保障管理狀況。為確保住房保障檔案完整、準確和安全,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基礎工作十分重要。檔案管理關系到民生福祉,現就針對如何做好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突出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闡述。
一、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基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重視業務工作,疏于檔案管理
從住房保障管理工作來看,各地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體工作中往往注重政策法規的制定執行、保障資格的申請審核以及房源配租等業務工作,對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卻存在硬件投入不足、人力培訓不到位等情況,導致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呈現低效狀態。隨著住房保障各項任務的不斷開展,檔案管理工作明顯滯后。
2.重視紙質資料,忽視電子化管理
從住房保障檔案工作的情況來看,目前住房保障檔案資料的管理大部分地區仍停留于紙質管理階段,電子化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遲緩。一些地方雖然也在展開電子化管理,但因涉及的部門多、資料多、流程復雜,導致電子化進程較慢,難以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另外,對于傳統紙質檔案材料,因流轉中管理不慎,可能發生破損、流失等風險,也給檔案完整性管理帶來難題。
二、加強住房保障檔案基礎工作的策略
1.規范管理措施,健全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制度
住房保障檔案管理是關系到社會穩定的民生要事,應給予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還是一項新生事物,住房保障檔案管理也尚處在探索階段,因此應著重強化依法治檔,遵循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提高檔案管理的法制意識。同時要轉變工作思路,將檔案管理納入年度考核體系,出臺規范性文件,明確管理措施,細化工作制度。在實際工作中,明確住房保障檔案的收集范圍,整理工作的流程,檔案查詢和利用的條件等,做到有法可依,有依可循。
2.因地制宜,實行住房保障檔案屬地化管理
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在內容上涉及的信息廣、人員多,例如申請人遞交的申請書、申請人的基本情況,住房狀況和收入財產狀況等相關資料,均應作為住房保障對象檔案加以留存。這些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是檔案管理工作的重點。結合目前住房保障工作的實際情況,應因地制宜在基層房管部門做好住房保障檔案的接收,各區(縣)房管部門應開設檔案室或設置檔案管理中心,依據規定的歸檔范圍,對所有的住房保障檔案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做到有賬可查。
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實時管理和有效監督
住房保障檔案具有動態性強、變化性大的特點。為提升住房保障檔案的動態化管理水平,實現住房保障工作的實時高效監督,應將一些基礎性工作納入信息化系統平臺中。開發建設住房保障的可視化審核系統,使檔案管理與業務管理相銜接,建立區域范圍內的住房保障檔案數據庫,以住房保障檔案管理為中心,涵蓋保障性住房建設、審核、后期管理、住房保障用戶管理、檔案信息管理等內容,實現住房保障檔案資料的共享互通,促進住房保障事業規范化、合理化發展。
4.加強人員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綜合業務素質
住房保障檔案具有綜合性,需要整合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與住房保障相關業務技能,且住房保障檔案流動性強、變動性大、管理復雜。隨著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逐漸完善,住房保障工作對檔案管理規范化的工作步驟和管理方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檔案管理人員需要提升自我綜合素質,以勝任檔案管理需求,來確保各項檔案管理措施落到實處。我們需要從檔案管理部門分工、人員培訓上建立綜合管理機制,強化檔案人員業務能力、專業知識的全面學習,從根本上提高住房保障檔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結語
加強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基礎工作是住房保障檔案規范化管理的必經之路,也是落實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服務民生的有效路徑。各地區住房保障檔案管理機構,要以規范化管理為核心,優化管理手段,創新管理方式,狠抓管理效率,促進住房保障檔案工作科學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友海.淺談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檔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新區,2018(08):241-242.
[2]石麗娜.淺析保障性安居工程檔案的規范化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01):11-12.
[3]張可心.如何做好住房保障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J].建設科技,2017(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