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
摘 要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文化就是其根源所在,是國家和民族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我國歷史文化底蘊雄厚,但當前社會發展速度較快,人民群眾,尤其是鄉村群眾隊伍對群眾文化活動了解不夠,一大原因是鄉村群眾的日常工作生活較為繁忙,缺乏對文化內容進行學習了解的時間,另一方面就是農村文化隊伍缺少專業指導。本文就縣級文化館加強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文化館;縣級;鄉村;群眾;輔導工作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已經不能因為物質條件的提高得到滿足,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文化館、文化站在這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當前國家重視精神文化的提高,所以當前文化館、文化站建設數量較為充足,基本能覆蓋到所有的鄉鎮,可以說文化館對我國群眾文化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當前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覆蓋往往只能到達縣級地區,對于縣級以下的鄉村群眾文化輔導參與度較低,缺乏為鄉村地區群眾舉行群眾文化活動,鄉村群眾精神文化層次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阻礙了鄉村振興。本文將通過分析當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對加強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提出相應對策。
一、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運行機制不完善
首先,在當前的大多數縣級文化館中,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運行機制并沒有明確的安排完善。文化館內工作人員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工作人員從根本上無法重視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而文化館本身的工作內容就是復雜多樣的,工作人員日常工作內容較多,當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運行機制不完善時,工作人員會下意識忽略這方面的問題轉而進行其他工作,導致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一次次擱淺,無法滿足提升我國全民文化素質的任務。
2.基礎設施不足
在當前的大部分鄉村中,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基礎設施不夠。由于鄉村經濟較其他地區經濟落后,鄉村中其他工作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程度也不高,這是鄉村經濟影響下的常見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缺少一個良好的環境,文化館在舉行相關群眾文化活動時無法利用基礎設施提高活動吸引力,鄉村群眾對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缺乏興趣,導致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運行難度加大,且缺乏基礎設施建設也從側面說明該鄉村地區經濟較為落后,處于經濟落后地區的居民往往更加注重物質提升問題,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提升。
3.缺少專業輔導
當前社會是人才輩出的社會,各式各樣的人才推進著社會的發展,但當前文化館內人才數量呈現出明顯的不足,首先,因為與文化館工作的大學院校對口專業較少,人才培養數量不足;其次,由于文化館工作繁雜,許多人才在工作時更愿意選擇工作難度較低或工作酬勞較高的工作,導致文化館人才流失嚴重。沒有足夠的人才數量也就導致了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專業輔導能力較差。若在開展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時缺少專業輔導能力,那么輔導工作一定是乏味的、缺乏生氣的,鄉村群眾無法從中獲取需要的知識,對鄉村文化建設是極為不利的現象[1]。
4.運行經費缺乏
當前的大部分文化館并不缺少經費,但通常文化館經費會運用于文化館硬件設施上的提升,對文化館軟設施的重視程度較低,呈現出“重建設,輕應用”的現象。這樣的經費使用會導致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缺乏運行經費,經費缺少會直接導致群眾隊伍輔導工作停滯或輔導工作質量降低,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當前的經費使用方法都是存在漏洞的。
二、加強鄉村群眾隊伍輔導的對策
1.強化輔導培訓意識
在當前對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培訓中,需要注意強化輔導培訓意識,加強文化館工作人員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重視。首先,可通過傳達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員認知,其次,可向工作人員傳達提升全民文化素質的重要意義,在培訓過程中,著重分析鄉村地區與其他地區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不同之處,加深工作人員對當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不足的認知,鼓勵工作人員提出相關建議,并進行合理地運用[2]。
2.健全輔導培訓制度
在完成工作人員培訓工作前,要及時對輔導培訓制度進行完善,明確一年應該下基層輔導次數,培育幾支文藝團隊,落實下鄉補貼等實際問題,年底進行評比,與年終考核掛鉤;完善的工作制度能夠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徹底解決由于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輕視心理造成的工作態度差、工作不認真等情況。在制度完善后需要求文化館中每一位工作人員對制度進行閱讀記憶,確保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入工作人員內心,以確保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3.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進行離不開配套設施的輔助,若配套設施建設程度較低,那么再完善的輔導培訓制度也無法得到完整的運用,鄉村群眾無法在隊伍輔導工作過程中獲取所需文化內容,對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缺乏興趣,導致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無法進行。同時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度較低還會導致隊伍輔導工作內容缺乏,隊伍輔導工作的策劃組織難度相應增加,無論是對文化館工作人員還是對鄉村群眾來講,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都是完成隊伍輔導工作中必需的。縣級財政應該加大鄉村一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4.創新輔導方式內容
當前社會處于新形勢下,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許多過去的輔導方式已經不能繼續使用。例如“課堂式”輔導,在過去多使用此類方式進行群眾隊伍輔導工作,但當前的鄉村中,對“課堂式”輔導工作的接受能力較低,鄉村群眾對隊伍輔導工作缺乏興趣,導致輔導工作進行困難。所以當前創新輔導方式內容勢在必得,例如可開展“表演式”的輔導教學法,通過歌舞、小品等節目形式對鄉村群眾進行隊伍輔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準確傳達輔導內容的同時加強鄉村群眾對隊伍輔導工作的興趣,有助于推動全民文化素質提升[3]。或者利用微信、釘釘等新媒體進行鄉村文藝隊伍培訓,方便文藝骨干參加培訓。
結語
文化館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進行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內容,是新形勢下的重要工作舉措。在當前的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中還存在著一部分問題尚待解決,文化館工作人員應強化輔導培訓意識、健全輔導培訓制度、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創新輔導方式內容,通過這些方式加強鄉村群眾隊伍輔導工作的落實,推動全民文化素質提升,助推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孔令軍.縣級文化館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20(05):13-14.
[2]李冬梅.文化館在鄉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17):25-26.
[3]呂嬌.淺談文化館在鄉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