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增速比1—5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
“大家好,我是綠波廊的陸亞明,今天我要教大家做夫人套點。”晚上5時,上海老字號飯店——綠波廊“掌門人”、國家級點心大師陸亞明的網上直播開始了。
今年以來,伴隨著疫情防控之下都市商業的復蘇、新興消費的興起,滬上一批老字號迅速轉型線上,開始了很多從未有過的創新嘗試:網絡直播、網紅探店、跨界營銷、研發受年輕人歡迎的“網紅新品”。今年2月,陸亞明接了一個新任務:網上直播帶貨。以新品營銷、直播促銷等方式刺激線上消費。有不安、不適,甚至想過打“退堂鼓”,但他努力堅持,逐漸在網上直播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動著老字號探索在線新經濟。通過直播為品牌帶貨、線上預售線下產品的方式,一批老字號為門店的堂食復工奠定了基礎。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服貿所博士、副研究員高寶華:
2020年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快速增長,占比明顯提升,表明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網上零售表現突出,商品零售結構整體趨優。
網上零售之所以表現突出,一是疫情促進線上消費主流人群數量激增。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推動他們由實體消費轉向線上消費,繼而推動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由城鎮80后、90后為主向城鄉60后、70后、80后、90后為主擴展。二是疫情促使企業更大限度擁抱互聯網。疫情沖擊促使企業深切認識到唯有充分利用“互聯網+”,方能實現長遠發展。不僅網上購物、生鮮電商、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線上文旅、外賣餐飲等模式快速發展,還催生了共享員工、無接觸配送、互聯網醫療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三是疫情推動“互聯網+”相關政策的出臺。政府一方面加強“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落實,通過大面積大力度發放“消費券”等具體措施,力保居民消費;另一方面出臺了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鼓勵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等政策文件,推進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