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平 蘇英潔

摘要:新冠疫情使我國住宿業受損嚴重,整個行業處在極度困難的時期。目前,我國住宿行業存在經營急劇下滑,現金流短缺,復產面臨客源驟減等問題。經筆者分析,運營成本高、融資難、轉型緩慢、風險管理弱為疫情下住宿業的痛點,建議用好各級政府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通過經營模式轉型創新,利用AI建設智慧酒店;形成區域行業自救聯盟,積極推行共享員工;提檔升級服務流程,營造安全衛生環境,增強市場消費信心;借機打造企業品牌核心,轉危為機形成競爭力;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提升住宿業競爭力。
關鍵詞:新冠肺炎;住宿業;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92 ???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6-0018-02
一、疫情發生后,住宿業出現的困難
1住宿行業損失巨大,國內品牌尤為明顯
根據STR公司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中國整體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從1月中旬的超過70%驟降到1月底的不到10%,并一直保持至今。2月份每間可售房收入RevPAR較1月份下降超過80%,成都更是達到驚人的-88%。在中國飯店協會、優尼華盛聯合發布的《新冠疫情對中國住宿行業的影響與趨勢報告》中,調研了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600余家住宿業企業,報告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酒店和民宿類等住宿企業營業額損失超過670億元,租賃式公寓損失約為7億元。預計全年住宿行業營收將同比下滑24%,共計損失在1300億元左右。
在國際聯號品牌酒店方面,希爾頓在疫情期間已關閉中國地區大約150家酒店,共約33000間客房。洲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共計約470家酒店,受疫情影響,其中有160家酒店已關閉或暫停部分旅客服務,預計今年2月份,疫情對洲際在中國大陸地區將造成約500萬美元的影響。據了解,疫情期間國內聯號酒店停業比例高達76%,單體酒店次之,為73%,國際聯號品牌具有相對豐富的運營經驗,抗風險能力較強,采取的應急措施也較為有效,僅有50%的酒店選擇停業。
2關店停業復工復產,企業經營進退兩難
住宿業隨著各行各業不斷復工復產,對自身經營做了不同的選擇。一方面,選擇復工復產,面對高標準的防疫要求,勢必要增加員工進行測量體溫、消毒殺菌等工作。同時,疫情帶來的成本支出如防控物資、原定春節期間餐料、原材料浪費等額外支出,也會增加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暫停經營,又會影響市場消費信心和品牌形象。同時,也會流失一部分客源到競爭對手。因此,在后疫情時期,住宿業陷入關店停業和復工復產的兩難局面,進退兩難。據了解,截止到2月底,選擇復工的住宿企業比例為633%,員工復產率達到65%。雖然復工復產,但目前隨著全球疫情擴散,預計全國住宿業,尤其是入境旅客聚集的城市和地區會受到持續的不利影響。
3市場收縮較為明顯,境內境外客流驟減
據分析,一方面,有較大規模的酒店餐飲消費或會議消費的客戶可能會推遲或取消年初制定的消費計劃,影響由大到小依次是度假型酒店、會議型酒店、商務酒店;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目前進入爆發期,來中國旅游、進行商務活動的外國客人在較長一段時間會大幅減少。海外客源占比較大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酒店(尤其國際聯號酒店),將面臨開發國內新客源群體來補缺的壓力。在受疫情沖擊影響上,一線城市酒店大于二線城市酒店大于三四線城市酒店。
二、在疫情背景下住宿業的痛點分析
1運營成本高,企業負擔重
住宿業屬于傳統服務業,一直以來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疫情的背景下,高額的運營成本顯得尤為突出。其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分支,包括企業員工的社保繳納,住房公積金繳存,培訓費等,此外,租金、土地使用稅、用電等都使得企業在新冠肺炎的非常時期負擔重。
2現金流短缺,綠色通道亟待上線
住宿業內的企業要想擴大體量,需要融資,然而疫情使得現金流短缺現象更為雪上加霜。特別是沒有連鎖化、沒有任何支撐的單體酒店,在融資方面受疫情影響更大。獲得金融資金支持的成本高昂,辦貸時限長,金融服務力度亟待加大,綠色通道亟待上線。
3重資產投資,轉型發展舉步維艱
疫情暴露出住宿業的轉型發展困難重重又迫在眉睫。市場的進一步細分,推動著住宿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但是住宿業屬于重資產投資,轉型發展舉步維艱。隨著互聯網技術深入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對住宿業影響將會越來越深刻,從前端的服務自動化、智能化到后端的信息革命、供應鏈革命等,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義住宿產業。
4應急能力弱,風險管理意識尚淺
新冠疫情在給了住宿業重創的同時,也讓其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便是我國住宿業缺乏完善且統一的應急管理機制。住宿企業如何提升自身的應急能力,包括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流行病、爆炸、火災、暴力事件、盜搶、病危、死亡等)的處理辦法與流程,怎么樣形成一套完整的日常操作SOP(標準操作程序)流程,做好員工培訓和演練,是企業需要思考并解決的一大痛點。
并且,面對疫情,保險本應作為風險管理的主要手段,但在住宿業卻表現不佳。據了解,我國高達71%的企業未購買營業中斷險,說明住宿業中的保險體系還很不健全,進一步說明了我國住宿企業,尤其是一些新興企業,在重視“網紅”風格打造的同時,本末倒置,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具有很大隱患。
三、住宿業抗擊疫情、提振信心的對策與建議
1用好各級政府政策,建立危機管理機制
在疫情發生后,從國家到地方都出臺了眾多政策對市場進行幫扶。從住宿業來看,至少可以歸納為“減、免、緩、擴”,如減少房產稅及土地使用稅稅負,酒店管理集團進行管理費、加盟費和其他年度的費用減免;國家建議疫情期間電信、移動等公司給予網絡費用的免除和退回;返還上年度實繳失業保險費的50%,延遲繳納社保;國家建議繼續擴大增值稅加計扣除比例,并將加計扣除作為穩定政策。這次政策的推行,可以幫助企業減輕經營成本,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企業困難。
另外,危機管理(CM)在恢復危機中的旅游業和酒店業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提高游客的信心,減輕危機或災難對旅游業的影響以及提高安全性。旅游和酒店業極易遭受意外危機或災難的影響,必須通過計劃和做出重大努力來制定主動和被動策略,以最大程度地預防危機或顯著減少危機,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脆弱性。因此,由政府主導制定的旅游和酒店業危機管理計劃在旅游領域的戰略意義極其重要,并將危機管理計劃轉化為戰略管理過程,尤其是使用危機情景計劃作為工具,對未來進行理性思考。住宿企業也應當建立完善的“住宿企業應急管理SOP規范”,提升綠色應急能力。
2經營模式轉型創新,建設AI智慧酒店
對于酒店業來說,此次運營中,租金及人工薪資的損失已是在所難免的,但除了租金是無法避免的投入外,人力成本是屬于可以調控的資源。如果開發智能酒店平臺,大量的人工成本、能耗、以及高昂的廣告費用都能減少,以往需要人工辦理的業務都可在線進行,讓企業降本增效。通過建設智能酒店系統,可以包含酒店推廣、酒店預訂、酒店自助入住等功能的一站式酒店服務平臺,可以實現酒店場景全流程的自助服務,具備自助選房、換房、入住、續住、退房等功能,還能在用戶選擇退房后,自動觸發房間清潔、房費結算、發票開具等服務,幫助酒店提高用戶服務質量,極大地降低了可能存在的疫情隱患。疫情加速了住宿業供需雙方對于智能化服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我們看到,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推出“放心酒店”,華住、開元、晗月、東呈、蘭歐等酒店集團也相繼推出“無接觸服務”,都鼓勵住宿企業通過手機客戶端、酒店自助機和人工智能設備為客人提供更高效、更健康的服務,從而減少人際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可以預計,疫情結束后,智能化將對住宿業內企業的生產經營理念帶來巨大影響,“智能化”、“在線化”、“無人化理念”概念也將更加深入人心。
3形成行業自救聯盟,積極推行共享員工
“共享員工”正是當下疫情期間企業自救的縮影。在疫情期間的企業實踐看來,突發的疫情不僅檢驗著各個企業背后的供應鏈、運營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打通了供應鏈之間的流動。“共享員工”可以打破了傳統的以行業劃分為前提的競爭戰略理論的限制,將整個行業價值鏈上各環節的關系變為價值和利益交換,以打造共生共死的商業生態系統價值網。同時,企業將社會問題和企業戰略相結合,為政府分憂,既可降低自身成本保障業務,也可優化公司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以期獲得政府的認可和資源傾斜。在一定區域內,住宿業可以按一定的標準形成自救聯盟,在客房等標準化較為統一的部門實現“共享員工”。
4提檔升級服務流程,營造安全衛生環境
住宿業衛生問題難以解決的癥結在于酒店要保證利潤率,就要控制人工成本,從而造成有限的客房員工每天要負責大量房間。在這種情況下,酒店雖然規定了清潔流程,但是很難監督到每一位員工是否嚴格按照流程規范操作,但員工面對超負荷的工作量,難免會偷工減料。疫情期間各家酒店都專門對員工進行了重新培訓,清潔措施也具體到各項細節,包括對客房家具、門窗把手、電話機、空調、遙控器等都要消毒到位,每天保持30分鐘開窗通風,客人退房清潔消毒完畢,通風至少1小時再接新的客人入住等。疫情期間可以看到,“放心、安全、健康”成為了消費者的住宿消費理念。疫情后,酒店勢必將服務進行提檔升級,轉變綠色發展方式,提高應急風險防范能力,快速適應行業防疫復工復產后對“放心、安全、健康”的新發展需求,營造更加安全衛生的環境,才能獲得消費者信任。
5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提升住宿業競爭力
酒店行業在疫情后時代需要各行業的大力幫扶,高校有能力通過眾多在價格預測,市場營銷,公共關系,產品推廣,廣告設計等方面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學科研人員與酒店合作,為酒店行業提供廣泛的智力支持。此類型的合作可以延伸至與其他領域的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完成,例如,鼓勵在線廣告商為政府支持的此類校企合作項目提供廣告支出的信用額度,幫助酒店企業在資金短缺情況下能保持穩定的廣告投放,以促進銷售,幫助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恢復正常運營。在線廣告商提供的信用額度可通過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以減免稅收的方式作為激勵。
參考文獻:
[1]財政部 稅務總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13號)[Z].(2020-2-28)
[2]財政部 稅務總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8號)[Z].(2020-2-6)
[3]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等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2020年第5號)[Z].(2020-2-29)
[4]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2020年第4號)[Z].(2020-2-10)
[注]項目來源:川藏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協同創新中心項目(項目編號:19CZZX19);四川旅游學院質量工程項目(項目編號:JP14004)
作者簡介:
1
宗平,四川旅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與品牌建設。
2蘇英潔,四川旅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量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