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民作為經濟社會當中相對特殊的群體,其需要面對來自多方的壓力,且在較長周期內,收入也無法獲得保障。相對于工業方面的經濟發展水準,農業經濟始終處在緩慢增長狀態之下。我國為宏觀調控經濟體系頒布了諸多政策,在政策與制度約束下,農村金融發展以及農業經濟增長也受到一定影響。基于此,本文針對制度約束下的農村地區金融發展以及農業經濟增長問題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制度約束;農業經濟增長;農村金融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235;F323 ???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6-0156-02
一、引言
近幾年,社會經濟不斷增長,社會各領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而農業作為國家第一大產業,近年來亦取得明顯進步,不僅農業領域生產效率與生產力有所提高,農業現代化亦有所改善,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由于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是農業良性增長的主要驅動,所以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層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而在此環境下,農業金融的發展形式逐漸生成。深入探索鄉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間存在的關系,對進一步推動國內農業經濟邁向正確方向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1農村金融機構的組成
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當前仍處在發展時期,由正規機構與民間機構共同組成。民間機構在部分企業、個體及家庭間存在,而正規機構則涵蓋各連鎖類金融機構。盡管民間機構并不受到銀保監會監管,欠缺一定安全性,但是其自身存在一定優勢,所以正在持續發展與壯大。現階段,國內民間金融機構涵蓋部分股份基金協會、私人錢莊、貼現、借貸、民間集資以及典當等。民間機構具備流動性強與收益高等特征,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當中發揮著促進作用。
2國內農業經濟增長狀況
伴隨政府在農資設備與技術層面的幫扶政策、經濟補貼的踐行,農業方面經濟發展水準得到明顯提升。機械化生產有效提升鄉村地區勞動力水平,同時高科技選種技術亦促使我國糧食產量顯著增加。基于整體角度而言,農業經濟當今正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然而,農村地區現存的部分問題嚴重約束了農業經濟增長,例如國內城鄉之間差距較大,鄉鎮地區多數勞動力不斷進城工作,導致農村地區勞動力大幅減少;人口和土地間存在的矛盾愈發突出;農業易受天氣與氣候影響,從而產生經濟損失;農村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等等。這些問題均會對我國農業領域經濟的發展和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三、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金融約束效應機制
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均具有獨特的性質、地位,所以二者不僅具備鄉村經濟共性,亦具備其獨特性。在分析二者間關系時,應建立在相關制度變遷的理論基礎上,針對國內金融與農業經濟體系的整體研究證實,兩者所具備的基本特點存在差異。例如,制度變遷主體有所不同。在農村經濟體系以及農村金融變遷的流程中,存在鄉村經濟主體以及政府主體兩大類,且次要成分與主要成分存在差異。在社會計劃經濟階段,農村經濟體系與農村金融變遷主體為政府內部最高的決策層,農村經濟在其中處在從屬地位。伴隨國內經濟體系轉變,制度實施者與信息反饋亦具備不同特點,此時便需要集中性表達權利。在現代化市場經濟機制體系下,農村經濟體系變遷中,地方政府與農村經濟主體地地位明顯提升,制度變遷亦參與其中。誠然,需要注意的是,國家中央政府始終是農村金融主體,表現出被制約的狀態,農村經濟主體促進的金融機制變遷依然正在進行當中。
四、農村地區金融發展對國家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
1金融效率提升有助于促進農業經濟落實新增長
相對于金融規模和金融結構,金融效率對于國家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相對微弱,但是調控起來更加方便。有關實踐成果可證實,為真正發揮金融效率對于農業經濟增長具備的促進作用,應將平衡機制貫徹到鄉村金融機構正常運行中,進而高效落實相互制衡,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國家農業經濟有序增長且有所收益。現如今,我國農村金融已經成為日后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要素。所以,加強金融機構協調作用,持續提升金融有關工作質效,才可真正滿足國內農業經濟增長的現實需求。
2金融完善和發展有助于農業經濟持續增長
國內農業經濟弱項得到健康發展,應得到農村金融的積極幫助。一方面,基于農村金融機構觀察,普遍是將農村信用聯社作為該地區的示范單位進行相關服務,因此金融機構重點是為農戶群眾服務。另一方面,基于農村信用聯社資源的優勢進行判斷,而金融職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是因為其能夠合理、科學地配置有關的經費發展優勢,同時還可緩解甚至解決經費短缺的現狀,在較大程度支持農村區域金融領域獲得更高的發展。并且,還存在信用聯社機制體制問題,重點涵蓋產權關系模糊,既不從屬合作制,亦不隸屬股份制,同時還應能提高信貸發放質量。所以,立足于提高國內金融領域發展,明確農村信用聯社產權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因貸款與其相應的業務持續擴大規模,必須建構合理化的信貸準則,才可真正解決農村經濟增長當中急需經費的重要問題,促進國內農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3金融結構的不斷優化有助于農業經濟增長
積極優化國內農村區域金融架構,對于國內農業經濟增長有著促進作用。并且,在我國金融架構調整后,能夠有效調節現實社會的實體經濟,繼而為農村金融領域發展奠定基礎。基于客觀維度來看,發展國內農村金融,能夠充分滿足農村地區經濟制度的多樣化訴求,這便要長期且不間斷考察農村地區金融市場,同時隨著農業發展訴求實現制度改革加以支持,而在改革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要給予一定支持。例如,可在完善融資制度以及優化融資手段層面給予支持。現如今,農村融資市場涵蓋間接融資、外源融資等差異性構成內容,但實際上這類融資形式已無法真正滿足國內農業經濟增長之需。基于此,只有不斷延伸融資途徑,行之有效地把控成本,高效降低借貸頻率,才可切實促進農村地區金融架構調整與完善,從而促進農業經濟、農村金融協同發展。目前,存款與貸款融資仍然是農村市場中常見、常用的融資形式,但是久而久之依然無法滿足個體業主與企業的實際訴求。所以,農村金融形式應加強靈活性層面的變革,才可使金融服務更為全面化及立體化。
五、制度約束下農村金融發展及農業經濟增長的有效對策
1農村金融主體的多元化
國家政府要激勵、呼吁農村地區金融主體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推動正規化金融機構協調發展,促使金融市場主體實現豐富多樣。農村信用聯社要不斷發展自身優勢,將服務農村地區經濟建設作為主要目標。并且,在實際發展中重視金融風險控制,實現穩定發展,從而成為農村地區金融領域的中堅力量。同時,信用聯社要發揮經費優勢,合理調節戰略核心,找到農村經濟增長的利益增長之處,譬如面向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農副產品批發等企業注資,扎根至鄉村建設服務當中。國內政策性要設計新舉措,強化對于農村地區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促使效益性和政策性協同發展。
2推動農村信用聯社制度變革
國內農村金融領域持續發展進步,可為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建立有利條件。在該過程中,農村經濟為獲得健康發展,應促進農村信用聯社機制體制變革,持續加強其針對現代化農業經濟增長發揮的積極促進作用。農村信用聯社可為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供給經費支持,但農村信用聯社能夠供應的經費有限,同時提供周期較短,對農業經濟趨于產業化發展具有影響。所以,在對于農村金融實施改革過程中,應改革農村信用聯社內部治理架構,使現代化產權制度可應用在農村信用聯社當中,有助于農村信用聯社清晰個體產權關系,同時在信用聯社收益、利率與稅收等眾多層面有效促進其發展進步。在具體產權制度變革執行中,應高度關注經濟效益,如此一來才可有效提升農村信用聯社經濟收益,使其在發展和改革中可獲得更高的利益回報,繼而真正提升農村信用聯社經費供給力,并穩定其在鄉村區域金融領域的重要地位,最終為農業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3增強對民間資本的使用
在國內農業經濟的開發當中,民間資本發揮的作用愈發明顯。借助積極指引民間金融朝著正規化道路發展,完善國內農村地區金融開發制度,這是促進國家農業經濟落實迅速發展的關鍵環節。同時,基于農村金融領域開發現狀而言,國內農村信用聯社發展不足,這為民間資本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誠然,國內民間資本借貸仍欠缺正規的制度約束,所以在較大限度上對國家農業經濟落實有效增長和發展有著一定影響,主要問題在于借貸利率過高,進而對國內農業經濟方面的開發成本帶來巨大影響。由于國內農村區域金融資源有著稀缺性特征,因此其民間借貸的利率較高。此民間金融的開發形式會在較大程度上會對農戶切身利益帶來損害,進而對農業經濟健康良性發展造成影響。基于此,農村金融發展要按照農業經濟現狀,加強民間資本控制及管理工作,以促進民間金融朝著正規化、專業化以及科學化方向發展。同時,還應持續完善規范化的運作制度,嚴格監管民間資本運營范疇以及運轉形式,保障其可為國家農業經濟增長打下基礎。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在農業領域發展較佳,而農業是國家富強以及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農村經濟、農村金融作為農業經濟穩定及健康發展的主要保障,現階段部分制度制約著國內農村經濟、農村金融的發展。若想轉變該局面,政府應出臺相應政府,扶持農村金融,合理規劃與利用民間資本,并確保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張峰,許干,張曉燕,等中國農村金融研究七十年的知識圖譜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2020,(01):10~20
[2]梁杰,高強,李憲寶農村產業結構、農村金融與農村人力資本——來自山東的經驗證據[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9,18(06):725~732
[3]朱萬里,胡瑜杰財政支農、農業技術創新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研究[J].科學與管理,2019,39(04):73~80
[4]董玉峰,戴婧妮,杜崇東國家政策支持農村金融普惠發展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農業經濟,2018,(02):98~100
[5]王勁屹農村金融發展、資本存量提升與農村經濟增長[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8,35(02):64~81
作者簡介:
盛文銀,供職于山東省平邑縣白彥鎮政府財經服務中心,中級農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