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作為一名教師,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真正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維護教師職業形象,提振師道尊嚴。
一、鑄煉師德從自身做起
立德樹人,既要立師德,又要立學德。首先要立師德,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在儀表行為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要做出表率,成為學生無聲的榜樣。“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豐子愷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諧統一,才能為人師表。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
要想培育出合格的人才,首先要在教學上感染學生。每天我都會利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教育教學書籍,認真鉆研教材教法,為了一節課的出色完成,我常常設計教案,反復備課到深夜。還記得,無數個早晨,我帶領學生們一起誦讀《弟子規》,學習做人的準則;還記得,無數個課間,我和孩子們一起游戲,聊天,享受童年的快樂;還記得,無數個課后,我給后進生單開“小灶”,補習功課,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學會努力拼搏。漸漸地,我感到我和學生們融為了一體。
二、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講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對面發牢騷、嘆息,而應該在這心靈世界中耕耘、播種、培育、采摘,流連忘返。
我們班里有一個男同學,他年齡比別人都大,個子比別人都高,學習成績也不錯,但總是不把其他同學放在眼里,經常欺負人,很多同學對他意見很大,卻又因為怕他而不敢說什么。針對他的問題,我多次找他談心,但效果不佳。偶然中,我發現他很喜歡看課外書,我就在課下和他說書中有意思的事,并適時的因式利導。他一再向我表示一定為集體爭光。積極的幫助小同學,我真為他的轉變而高興。也更強了。師生關系在更深刻的意義上是師生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中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尚未定型的時期,他們在這一時期有著豐富、復雜、易變的精神世界,因而渴望了解他人,也渴望他人能了解自己、幫助自己。因此,我在工作中親近學生、傾聽學生、細心觀察,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用理解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三、面對疫情,牢記使命,做好本職工作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對我們的教學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使每一位教師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防疫工作在我們班主任心里更是重若千斤,既要對學生負責,還要對學校負責。我們每天早上要發送通知,核對班級學生情況,填寫上報表格……釘釘學習群,學校工作群,班級家長群,每天在各群的不停切換中高效地落實著每一項工作,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
為切實做好學校延期開學期間學生輔導服務工作,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為了使學生在家里能更有效地進行學習,老師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我們利用釘釘群,在網上進行直播的方式上課,對同學們學習進行指導。網課進行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有些學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學生出現了上課遲到現象,有的學生有早退現象。于是,我組織了一次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在線教育,和他們講解這次疫情的嚴重性,讓他們懂得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能耽誤學業,教育他們要做一個自律的孩子,每天的努力每天的堅持會讓你變的越來越優秀。然后我又了解了學生們為什么會出現以上情況,有的學生說:反正老師也看不見,我可以偷個懶。這讓我有很大觸動,我想:怎樣才能在直播過程中,都能監督到學生的在線聽課情況呢?以便及時督促學生上好課。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上初二的女兒在上網課,他們班的學生老師都能看到,并一一點名,學生在線情況良好,而且師生互動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很高。通過對女兒的詢問,才知道原來釘釘上有個視頻會議功能,老師發起視頻會議,就可以看到每個學生的上課情況。在女兒的幫助下,我熟練的學會使用視頻會議上課,但是,視頻會議雖然效果好,也有一點不足,就是不能看回放。于是,我提前告訴學生們必須按時上課,否則不能看回放。學生們得知后,大部分學生會準時在線,每天聽課效率有了大大提高。
而且,每個學生聽課出現的各種情況我會及時提醒,自從使用視頻會議,讓我又看到他們認真學習的樣子。這樣學生們上課時不但能聞其聲,還能見其人,避免了學生聽課時的單調和枯燥,學生及家長反應良好。其次,我還搜集了許多好的優秀教學視頻,以作為備用,一旦我的直播出現問題,我就會改為播放視頻教學模式,不至于猝不及防,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每次上完課,我會及時在家校本里布置作業,孩子們提交的作業,每一份我都要非常細致地批改,不僅在作業上圈畫批改,還要為出錯的學生錄制語音評語對其進行指導改正。如有實在不懂的地方,我會通過直播進行輔導,及時鞏固所學內容。而且在家校本里還可以看到交作業和不交作業的人是誰,對于不能按時提交作業的學生,我通過釘釘提醒或微信通知,很方便,效果也很好。每天還會評選出優秀作業,進行公布,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從教二十載,我品嘗了甜酸苦辣各種滋味,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愛生”,只有真正的熱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