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
由于社會對職業學校的認可度處在逐步提升期,每年我們學校的新生大都是中考失敗者,他們的文化課基礎較差,對于美術、音樂、計算機等學科的基礎就更差了。作為一名中專美術教師,我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工作經驗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初中生缺乏美術功底,甚至連基本的專業術語也聽不懂,這就造成我們職業學校的學生對美術課不感興趣。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新鮮事物的內在動力,其實興趣的燃點應該從夸贊開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多給予肯定、鼓勵、表揚、夸獎,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他們身上閃光的一面,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職業學校的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情況因人而異,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類型:(1)我們學校絕大部分學生均來自農村家庭,他們對美術課有著濃厚的情趣,但受自身條件和家庭因素的影響,美術課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在我所教授的兩個學前專業班級中這樣的學生占到60%。他們的家庭生活水平較低,對精神生活的要求相對也不高,對藝術的欣賞能力較落后,這些因素都制約了這些學生的發展。(2)部分學生因個人性格等問題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帶有厭學情緒。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我們職業學校的生源基本上是文化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厭學,叛逆心強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想要上好職業學校課堂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此類學生我又將之分為了兩個類型。類型一,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但其內心是希望好好學習知識技能的,但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因素在上課時表現的卻不太愿意學習。在此舉例說明,在我所教授的學前教育1班中,有位王某某同學在多次美術課堂練習中都不愿動筆,課后也不完成作品。我與其溝通之后發現,王某某同學是位性格內向的女生。我問她為何不交美術作業,她的回答是:我畫不好,害怕別人笑話我。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這樣的學生也不少見,他們在義務教育階段在班集體中默默無聞,成績不佳不受老師和同學的重視,這使其內心得不到認同感。周而復始,形成了沒有自信心導致成績不佳的惡性循環。類型二:學前教育2班級中有位宋某同學,平時性格張揚,貪玩,愛與一群同樣不愛學習、厭學好耍的同學為伴。在課堂中也不愛動筆甚至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在對她進行教育時,她的理由也反映了一部分中等職業學生的心理問題,她說:“反正我都讀的職業學校,我家里又不在乎我成績好不好,家里人都不管我交不交作業,為什么我還要交呢?”。在中等職業學校像這樣有厭學情緒“破罐破摔”心理問題的學生占到不少的部分。(3)我執教的過程中也欣喜的發現有一群既有美術功底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我認為應該循序善誘,樹立他們在班級中的信心及榜樣,鼓勵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能動性。
興趣是我們每個人做好任何事情的一個關鍵,對于職業學校的美術鑒賞課教學,應多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同時興趣也是教師上好美術鑒賞課的保障。對于失去興趣的教學,學生談不上知識點的掌握。如何提高美術課堂的學習興趣呢?我個人建議如下:(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照本宣科不是一名稱職的美術教師,美術課與其他學科不一樣,課堂氣氛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感覺到輕松、愉快,最大限度地保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融洽。這就要求教師在語言上可適當的幽默一點,特別在闡明一些美術理論知識時,應盡量避免用呆板、生硬的語言,盡可能歸納得簡明、清晰一些,甚至可以運用夸張、比喻等效果會更好;在欣賞作品時也可結合一些有關作品內容或作者的趣聞趣事。例如,我在講《標志設計》一課時,我采用多媒體教學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標志,讓學生們更直觀地去思考生活中所出現的這些標志的含義、特點、顏色、分類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課后我也會經常收集、制作一些新穎、獨特的教具對學生展示以引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2)開展繪畫競賽,培養興趣。因為比賽最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校每學期都會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舉辦繪畫競賽,參賽人員要求我們學生全員參加,比賽的項目有剪紙比賽、卡通畫比賽、素描比賽、手抄報比賽、手工比賽、色彩比賽、服裝比賽等等,每次比賽均采取實時直播的形式,比賽的視頻也將為她們日后就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比賽均設立一、二、三等獎項,賽后學校也會將其作品進行校園展覽,校園宣傳周也會定期展覽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隨堂作業情況,激烈的競爭才會有利于興趣的培養。(3)自由組合,分工合作,其樂融融。打破以往的固定座位,自由組合,課堂上學生可以肆意調動座位。具體作法是:教師布置任務,結合學習內容,讓學生自愿組成學習興趣小組,四人為一組,也可多人一組。他們可以以個人形式完成作品,也可以以合作形式共同完成一幅作品。然后所有小組共同到前面展示、講解,(這個過程小組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借鑒)最后教師啟發、引導、講評。這樣下來的一節美術課既讓學生感受到了自由與民主,又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4)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習興趣。美術課的教學設計,應從內容出發,根據現有條件,給學生創設一個適當的教學情境。讓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感染學生,讓學生有真實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有引發力。比如說:畫室里、教室里可以張貼一些教師的作品及學生作品,讓學生一進畫室就知道這是美術課,有一種強烈地想表達的欲望。也可以運用音樂藝術,使學生在作畫過程中視覺與聽覺和諧一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自由想象,去感受和理解善、美,獲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
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美術技能不僅是重要學科,還是今后他們到幼兒園工作后的重要技能。教師應盡可能的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熱情,根據不同學生進行美術指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知識長進的起點,是能力形成的前提。要讓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發現自主學習才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