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章輝
“人間五月天,通山枇杷鮮”,進入5月,湖北通山縣大畈鎮漫山遍野的枇杷金黃璀璨,香飄四溢,43歲的阮峰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他的“通山協力綠色果業科技有限公司”(釀酒廠)要開始新一年的枇杷酒生產釀制?;剜l創業7年,公司規模發展的越來越大,不僅自己掙了錢,還帶動了全村枇杷產業的發展,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成為遠近聞名的“枇杷大王”。
阮峰說,能有今天的這份事業,要感謝她老婆,不是她,當年也下不了回鄉創業的決心。妻子竇文君出生于1992年,曾是幼兒老師,與阮峰是同鄉,兩人在深圳相識相戀后,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那時阮峰在南方某企業任高管,年薪已達50萬,又娶得了年輕漂亮的老婆,在親戚朋友的眼中,阮峰可謂“春風得意”,可愛折騰的阮峰偏偏放下人人羨慕的好日子,又想開始“折騰”。
1976年,阮峰出生在湖北通山縣大畈鎮。湖北通山縣為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800米,這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合枇杷的生長。據史料記載,通山縣大畈鎮從江浙一帶引進枇杷種植栽培已有200余年的歷史,至今在縣境內,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枇杷樹70多棵。在這里,村民的房前屋后,田頭地邊都栽有枇杷樹,每到夏初5月的掛果季節,碩果盈枝,滿樹披金,當地的枇杷以果大、味美著稱,村民經濟收入全靠琵琶種植,可隨著市場上水果的多元化,枇杷不再受寵,加之不易儲存,村民自己吃不完,賣又賣不動,枇杷逐漸成了村民眼中的雞肋,成熟后的枇杷多數只能爛在地里。阮峰家里從小就種有枇杷樹,枇杷成熟時爬到樹上摘下一顆顆甜甜的枇杷是他最大的樂趣之一??墒情L大后,枇杷卻開始成為家里的“噩夢”。附近村民與他家的境況也差不多,沒有銷路,大量的枇杷在家里在樹上腐爛,看著村民們的愁容,阮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2013 年,阮峰夫妻倆拿出所有積蓄回鄉創業。回鄉創業的7 年,不僅自己掙了錢,還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并帶動了全村枇杷產業的發展
阮峰和妻子在青島務工時,曾接觸到葡萄酒行業,那時見到老家的枇杷銷不出去,一筐一筐地爛掉,他就曾萌生過做枇杷酒的想法,但未下定決心。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養生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理念,而枇杷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又能像葡萄一樣釀制成酒,既有養生作用,又能解決家鄉枇杷潰爛滯銷的難題,阮峰再一次萌生了做枇杷酒的想法。當阮峰告訴家人自己的創業想法時,親戚朋友沒有一個贊成的,而妻子竇文君的全力支持,堅定了阮峰回鄉創業的決心,當初幼師畢業的她不顧阻撓敢嫁給大自己十多歲的阮峰,看中的就是阮峰身上的那股闖勁。

阮峰
2012年,阮峰經過市場考察和反復掂量,他認為枇杷的加工品——枇杷酒,必將解決所有枇杷的銷路問題。2013年,竇文君獨自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回到了湖北通山老家,而阮峰則開始到福建、山東等地多家釀酒廠考察學習釀酒技術,阮峰最終確定與山東某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經過幾個月的認真學習后,阮峰夫妻倆拿出所有積蓄購買機器和實驗設備。就這樣他們從當初創業只有四五名員工的小酒作坊,發展成現在具有數百名員工的釀酒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格局,現在每年銷售利潤達到500萬元以上。

枇杷酒釀制車間
夕陽西下,白泥村的牛哥整理好空籮筐,準備開車回家,他已是公司固定的琵琶送貨商。他說自己是阮峰夫妻倆在縣城“撿”來的客戶,2014年5月的某一天,他拉著板車在縣城街頭賣琵琶,下午四五點鐘了,枇杷還剩大半車,正著急時,一輛車停在了他的面前,阮峰夫妻倆買下了板車上剩余的枇杷,并和他商談了以后的琵琶收購事宜,從此他的枇杷再也不愁銷路了。現在他每天要往公司送兩次枇杷,老牛喜滋滋地說,一季下來光枇杷的收入就有三四萬。
在收購現場,種植戶余大姐爽朗地說:“今年枇杷結得又多又好,但我和老伴沒體力也沒工夫挑到集上去賣,現在阮峰的公司包收購,拿過來就過秤,解決了我家的大難題,只要不破皮不爛肉,無論個頭大小,摘了就是錢?!彼€說,雖然說公司的收購價格比市場上零賣要便宜一些,但是比在市場上一斤兩斤的賣要省心很多。

同鄉劉奶奶家以前種了10 棵琵琶樹,在琵琶滯銷的那幾年,琵琶樹被兒子砍掉了5 棵,老人慶幸還留了5 棵“搖錢樹”。拿到賣枇杷的錢,劉奶奶高興極了

白泥村的牛哥整理好空籮筐,準備開車回家,他已是阮峰公司固定的枇杷送貨商。現在他每天要往釀酒廠送兩次枇杷,老牛說,一季下來光枇杷的收入就有三四萬元

2019 年5 月20 日下午,天空突降大雨,客戶舒忠君送來了兩千斤琵琶,阮峰二話不說,全部收下,舒忠君說:“淋了雨的枇杷過夜就沒有用了,要感謝阮老板,不是他全收下,我的枇杷一分錢也賣不出去。”

公司員工將收購的枇杷裝箱整理后,整齊擺放在倉庫一角,等待車間工人運送到廠房加工釀酒

近年來,通山縣大畈鎮以打造“枇杷小鎮”為目標,開展了枇杷旅游節和農產品推廣活動,促進當地枇杷產業的發展
每年枇杷的采摘期很集中,這些天阮峰全家老少都上陣。平日優雅矜持的竇文君也跟員工一樣忙碌著收購枇杷,嬌小玲瓏的她搬起一筐又一筐枇杷?,F在她主要負責收購環節和網絡平臺銷售,為了更好地做好銷售,她給自己微信名稱取名“枇杷君”,丈夫阮峰則負責釀制整個業務流程以及對外銷售及綜合開發,雖然辛苦勞累,但兩個人從來沒有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經過6年多的探索,一次一次地釀酒試驗,阮峰在發酵和陳釀加工過程中摸索掌握了一套獨特的秘訣。清洗、晾干、剝皮、去籽、捏碎、罐裝的每一個流程阮峰不僅自己親自把關,也要求員工精益求精,現在釀造出來的枇杷酒品質越來越好,妻子竇文君在他的指導下也學會了開罐“聞香”,通過聞香辨識枇杷酒的純度。2019年,阮峰公司推出的7.5度枇杷露和RIO雞尾酒味道口感相似,他們釀制的枇杷酒成了當地“枇杷旅游節”上的暢銷產品。如今新鮮可口的枇杷不僅給種植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阮峰說,目前全鎮有枇杷種植戶2000多戶,枇杷種植面積達15000畝?!拔覀冞€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開發枇杷衍生產業。”阮峰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說,現在公司已投資建設了3000畝枇杷種植基地和枇杷酒莊,在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有自己的產品代理商?;剜l創業,不僅阮峰收入遠超當年高管的薪酬,而且幫助村里29個貧困戶解決了就業和脫貧問題,村里每年還有15萬元的反哺資金。阮峰未來計劃合作建設枇杷果園8000余畝,使家鄉成為名副其實的“枇杷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