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華園里的梁家父子

2020-08-23 07:44:26陳新華
讀書文摘 2020年8期

1919年,是梁思成進入清華學校讀書的第4個年頭。這所以留美預備學校的形式設立的學校,自誕生起,就呈現出不同于普通新學的氣象:它的經費以美國返還的庚款為保證,它的教學,“所有辦法均照美國學堂”,學制長達8年,依學科程度分為中等科、高等科,中等科相當于美國的高中,高等科相當于美國的初級學院(即美國兩年制短期高等教育機構)。畢業生水準與美國大學二年級學生相當;學科設置以英語和科學為主,注重音樂、美術、體育的全面發展;它的教師延攬自歐美。這一切只是為了保證學生畢業后,全部可以送往美國留學。后來成為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是清華第一期學生,胡適、趙元任、竺可楨是第二期學生,姜立夫、陸懋德、楊光弼是第三期學生。不同時期的清華學子,經過8年的清華教育,放洋美國,返國后皆成為時代的精英,和中國社會的命運緊密相連。

這樣一種完全去中國化的教育,在當時,贊譽者有之。1920年,羅素到清華參觀,感慨說:“清華學校位于西山之麓,有不少精美而牢固的美式建筑……其氛圍同小型的美國大學相似。校長是中國人,但完全是一副美國腔。教員既有美國人,也有在美國接受過教育的中國人,近來后者人數逐漸增多。一進校門,就可以發現中國慣常缺少的所有美德都呈現在眼前,比如清潔、守時和高效。我在清華的時間不長,對它的教學無從評價,但所見到的任何一件東西,都讓我感覺到完美。”憂心者亦有之。聞一多在清華生活十載(1922級),離校前夕,撰文批評母校,標題就是《美國化的清華》。聞一多的說法,激起梁實秋(1923級)的共鳴,梁實秋向清華同學疾呼:“做一個東方人,別做一架美國機器。”

近代以來的漫天炮火中,西學固然來勢洶洶,中學反觀自身,也沒有停止過找尋出路。沖突之下,西化如清華,亦無法躲進小樓成一統。1915年,梁思成便是在這樣的疑問中進入清華求學,并且在幾十年后最終設立了清華自己的建筑學系;也是在這樣的疑問中,自1920年起,其父親梁啟超進入清華講學。此后,梁家后代—— 梁思永、梁思忠相繼追隨父親、兄長的腳步,求學清華,然后留學美國。

從這個角度,清華之于梁家人,如同緩緩降臨的命運。尤其對于梁思成,有生之年,他最親近的人、看重的事,他命運的軌跡—— 少年時的青澀成長,晚境中的痛苦追問,和林徽因的患難相守,一生的榮辱功過,皆和這所學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915年,梁思成在父親梁啟超的敦促下,投考清華,成為清華癸亥級(1915年—1923年)學生。和梁思成同屆的學生,有陳植、顧毓琇、施嘉煬、吳文藻、吳景超、梁實秋、黃自、孫立人。之所以如此選擇,在梁啟超,自然是認可清華美式教育的理念。身為開風氣的一代宗師,梁啟超平生最大的特點之一,在于他的興味廣泛。他有一句名言:“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里頭所含一種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我覺得天下萬事萬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點鐘不能擴充到四十八點,不夠我享用。我一年到頭不肯歇息,問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梁啟超坦言,自己雖因興趣廣博,“不能專積有成”,然而“生活內容異常豐富……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他告訴子女:“我雖不愿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p>

從“趣味主義”到“爛漫向榮”,梁啟超的認知,和清華的辦學理念不謀而合—— 1911年創校之初的《清華學堂章程》中白紙黑字寫著,清華的教育宗旨是“培植全材,增進國力”。再后來,成為清華大學校長的清華第一期學生梅貽琦說,清華教育,“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

在西方科學方法的應用,知識體系的學科化、專門化還沒有成為風氣的清末民初,這樣一種和過往迥異的讀書時光、有別于傳統的新氣象,將梁思成培養成一個多才多藝的少年郎。

他是清華管樂隊隊長,兼第一號手,清華合唱團第二男低音。他同班同寢室的好友陳植說:“(思成)……酷愛音樂,與其弟思永及黃自等四五人向張藹貞女士(何林一夫人)學鋼琴,他還向菲律賓人范魯索(Veloso)學小提琴。在課余孜孜不倦地學奏兩種樂器是相當艱苦的,他則引以為樂。約在1918年,清華成立管樂隊,由荷蘭人海門斯(Hymens)任指揮,1919年思成兄任隊長。他吹第一小號,亦擅長短笛。當時北京學校中設樂隊,清華是首屈一指。”樂隊里的梁思成在同學少年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說:“他是一位有高度音樂修養的人,能欣賞多種樂曲?!?/p>

他有出色的美術天賦,陳植說他“善于鋼筆畫,構思簡潔,用筆或勁煉或瀟灑”。梁思成也因此被公認為全校最有才華的小美術家。他曾被美術教師指定,和楊廷寶、聞一多等一起組織了一個研究“藝術及人生關系”的團體——“繆斯”,并擔任清華校刊《清華人》的美術編輯。清華的許多同學多年以后都還記得一幅題為《兩種假日服務,你喜歡哪一種》的漫畫。那是梁思成針對當時校內情況而作。畫面左半部,一個姿容端正的學生面對聽眾作某種宣講,右半部是一對坐在“公理戰勝”語牌下的情侶。不僅線條流暢,繪制精美,構思同樣別有新意。

他還是聞名的體育健將。清華體育教授馬約翰的理念是,“清華每年要送出100名學生到美國,送出的學生,總要像樣一點。”他常向學生說:“你們要好好鍛煉身體,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勁,要去干。外國人打棒球,踢足球,你們也去打、去踢。不要出去給中國人丟臉。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別人一發狠,你就怕;別人一瞪眼,你就哆嗦。中國學生,在國外念書都是好樣的,因此我想到,在體育方面也不要落人后。”緣此,清華治校,格外注重學生的身強體健。清華校園里流行一種特別的洗澡方式—— 來一遍熱水再來一遍涼水,再來一遍熱水再來一遍涼水,學生們把它稱為“馬約翰澡”。馬約翰本人還制定了硬性的體育達標規定:在校8年,必須通過“五項測驗”,否則不能出國。吳宓跳遠只能跳到3.5米,而3.65米是及格線,結果被馬約翰扣了半年,體育及格后才得以赴美。梁實秋“跑四百碼的成績是九十六秒,人幾乎暈過去。一百碼是十九秒。其他如鐵球、鐵餅、標槍、跳高、跳遠都還可以勉強及格,游泳一關最難過”。他回憶說:“我約了兩位同學各持竹竿站在兩邊,以備萬一。我腳踏池邊猛然向池心一撲,這一下子就浮出一丈開外,沖力停止之后,情形就不對了,原來水里也有地心吸力,全身直線下沉……這時節兩根竹竿把我挑了起來,成績是不及格……”游泳不及格的梁實秋,補考前拼命練習,最終游完全程,才得以勉強過關。

和吳宓、梁實秋等人相比,梁思成從沒有遇到過此類囧事。他是馬約翰的好學生,雖然個子不高,但體育功夫極好。他是清華有名的足球健將,不僅能爬高,還善于跳高,“個子雖然不高,卻能跳過自己眉毛的高度”(梁從誡語),在全校運動會上獲得跳高第一名,單雙杠和爬繩的技術也非常了得。馬約翰直到晚年還常常提起梁思成:“清華的學生,像施嘉煬、梁思成等,體育都是很好的,施嘉煬尤其長于跳高。梁思成很能爬高,爬繩爬得很好……”

從音樂、美術到體育,梁思成樣樣精通,拿得起,放得下,因而成為同學中明星式的人物。1923年,即將從清華畢業的梁思成,承擔了畢業紀念冊的美術設計和插圖創作工作。紀念冊上,梁思成被稱作“一位具有政治頭腦的藝術家,滿腹經綸但從不缺乏浪漫體驗”。評語中,依稀仿佛看得到他父親梁啟超的“爛漫向榮”。

清華8年之于梁思成,還是跟隨父親梁啟超提升國學修養的8年。這一段“多年父子成師生”的難得經歷,緣起于清華向一所大學的轉型。作為留美生的預備學校,清華力求培養具有“完全之人格的現代人”的教育理念,固然使清華學生受益匪淺。美國式的教育模式也為清華學子們在轉型的文化、社會背景下全面深入地了解美國文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課堂上講課的是外籍教師,采用的是美國教材,圖書館里是最新的西洋書刊,科學館里有最先進的科學儀器,體育館里可以游泳、打球,大禮堂里能聽到中外名人演說講學。在這樣的氛圍里耳濡目染,清華學生大都能做到外語熟練,通曉歐美科學及文化。但是,問題也因此而起。清華學校的美國式教育模式的另一面,是對國文教育的輕視甚至忽略——清華校方規定,外語不及格,不能赴美留學,體育不及格,不能如期畢業,相對比外語和體育,國文課程只是聊備一格,及格與否無關宏旨。這種“倚重西學,不顧國文”的偏頗,使清華在贏得口碑的同時,也深陷輿論的風口浪尖。清華生物學教授邱椿說,攻擊清華最猛烈的是北大學生,他們認為清華是“買辦學?!?,因此漠視中文。聞一多面對清華國學衰弱的現狀,曾高聲吶喊“新學浸盛而古學浸衰,古學浸衰而國勢浸危”,清華出身的王造時也直言:“我們清華上至教職員,下至聽差們,莫不惟英文是尊”,“我們既非洋人,此校又非洋校,那么賓主地位,總要分個清楚明白才好。雖說清華含有預備留美的性質,但是拋棄祖國文字,而費全力于西文里面,我們若是不回國做事還可說,我們若是不用中國的錢還有理;既是要回國做事,又要用中國的錢,那么老老實實,對于中文總要并重……”

激烈的爭議聲中,清華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1920年,清華校方設立“中文改良委員會”,調整中文部的課程,謀求轉型。

梁啟超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登上了清華的講臺。

說起來,梁啟超和清華早有淵源。甚至于,清華的校訓也和梁啟超直接相關。清華學校自成立以來,曾多次邀請梁啟超赴校演講。1914年清華建校三周年之際,梁啟超以“君子”為題,親赴清華演講。講詞以《周易》關于君子乾坤二卦的卦辭引申發揮,激勵清華學子發憤圖強。“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條件庶幾近之矣。……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雖然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钤讣按藭r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贝似葜v在清華師生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白詮姴幌ⅲ竦螺d物”自此被寫進清華校規,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1917年修建大禮堂時,清華校委會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正式鐫刻在了巨型?;丈?,以激勵后學。

所以梁啟超說:“我與清華學校,因屢次講演的關系,對于學生及學校情感皆日益深摯。”

1920年12月2日起,梁啟超應清華校方邀請,正式開始在清華系統講學,講題初定為“中國學術小史”,開課后,改為“國學小史”。1922年2月,梁啟超正式就聘為清華學校國文部特別講師,講授“五千年史勢鳥瞰”(后輯成為《中國歷史研究法》之第二部)、“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感情”(共14篇)以及“中國學術史”(后成《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書)。1925年起,他又出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直至1929年1月離世。至此,梁啟超在清華前后近10年。他用執教清華的方式,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后10年。

對于梁啟超而言,之所以在晚境中選擇講學清華,和他這一時期思想的轉變密不可分。1918年年底至1920年年初,梁啟超以參加巴黎和會為契機,赴歐洲游歷,見一戰后的歐洲各國,國力衰微、百業凋零、滿目瘡痍,科技進步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對文明造成深重的毀滅。他的思想受到極大沖擊,開始反思科學與人文、中學和西學的關系,重新認識本土文化的價值。對于這一轉變,他的學生、筆名素癡的張蔭麟曾這樣解釋:

及歐戰甫終,西方智識階級經此空前之大破壞后,正心驚目眩,彷徨不知所措;物極必反,乃移其視線于彼等素所鄙夷而實未嘗了解之東方,以為其中或有無限寶藏焉。先生適以此時游歐,受其說之熏陶,遂確信中國古紙堆中有可醫西方而自醫之藥。既歸,力以昌明中國文化為己任。而自揆所長,尤專力于史。蓋欲以余生成一部宏博之《中國文化史》。

晚清以來的西學東漸中,梁啟超一直是傳播西學的急先鋒。他將亞里士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鳩、盧梭,以及近代日本的法學家、政治家的學術、思想、觀點引進中國;他第一個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他向國人介紹宣傳托爾斯泰、哥白尼、瓦特、笛卡爾等文化與科學領域的西方名人。在那個轉型前的暗夜,他的文章,“如長彗燭天,如瓊花照世”,喚醒了無數國人。然而,到了20世紀20年代,歐游歸來的梁啟超徹底放棄了“科學萬能”的迷夢,主張批判性地對待西方文化,同時在中國文化上“站穩腳跟”,“拿西洋文明擴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補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來成一種新文明”,也就是后來清華國學研究院所奉行的“整理國故科學化,與西洋文化相溝通”。執鞭清華,就是他在這樣一種思想背景之下的選擇。如同清華需要通過梁啟超進行教育的轉型,梁啟超同樣也需要清華這樣一個特殊的空間去整理、激發他自己對于本土文化新的發現,“在學術界上造成一種適應新潮的國學”,需要清華這樣一個特殊的空間,享受自己理想中開門授徒、著書立說的晚年,“在社會上造成一種不逐時流的新人”。

用他自己的話:“武士當死于戰場,學者當死于講壇。”曾經,以政治論學,變法圖強為宗旨,意圖醒世、覺世的梁啟超期望徹底回歸書齋,皈依學問,重新喚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信心。在這樣的心境中,清華由清華學校至清華大學的蛻變和轉型、清華國學研究院的設立,對于他,就成為人生行至晚年時恰如其分的成全。

梁啟超也將最值得紀念的影像留給了清華。他大聲呼吁清華學生:“除研究西學外,當研究國學;蓋國學為立國之本,建功立業,尤非國學不為功?!?923年,他和胡適應邀為清華學生各開出一份“最低限度國學書目”,胡適的書目不錄《史記》《漢書》《資治通鑒》,卻將《三俠五義》《九命奇冤》列入其中。梁啟超見到胡適的書目,當即撰文批駁說,自己偏偏就沒讀過這兩本書,“但說我連國學最低限度都沒有,我卻不服”。這樣的爭論,不論勝負,已然給洋化的清華帶來一股研究國學的新風氣。再加上他極富影響力、感染力的課堂,20世紀20年代以后的清華,無疑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曾經為清華學生的梁實秋后來撰文回憶: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 ”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他的廣東官話是很夠標準的,距離國語甚遠,但是他的聲音沉著而有力,有時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們還是能聽懂他的每一字,我們甚至想如果他說標準國語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這四句十六字,經他朗誦,再經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約二十余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先生博聞強記,在筆寫的講稿之外,隨時引證許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誦得出。有時候,他背誦到酣暢處,忽然記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敲幾下之后,記憶力便又暢通,成本大套地背誦下去了。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

先生的講演,到緊張處,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又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看午婍?,他講不完,總要拖幾分鐘,然后他于掌聲雷動中大搖大擺地徐徐步出教室。聽眾守在座位上,沒有一個人敢先離席。

關于“公無渡河”,梁實秋在清華的同窗好友聞一多也留下回憶的文字:

梁任公先生把那首古詩寫在黑板上,然后搖頭擺腦地朗誦一句:“公、無、渡、河”,接著大聲喝彩,叫一聲“好”!然后再重復地念:“公、無、渡、河”,“好”!“公、竟—— 渡、河”,“好”!“渡河—— 而死——,當奈——公何!”“好,真好,實在是好!”梁任公這樣自我陶醉地一唱三嘆,一聲高似一聲,并無半句解釋。

梁啟超就這樣通過清華的三尺講臺,留給后世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文化坐標,一個永遠值得追念的文化身影。

梁啟超的傳道授業,是對著清華的眾多學子,也是對著他的長子梁思成。梁家家學,中西學并重,讀西書,明西學,了解世界潮流的同時,仁義禮智、溫良恭儉,也是常念的道理。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梁思成身上既有現代知識人的品格,內心深處也充滿了來自傳統的價值觀照。這里有一件事可以為說明。

1923年5月7日,北平的大學生舉行“國恥日”紀念活動。約上午11時,梁思成和弟弟梁思永駕駛著大姐梁思順從菲律賓給他們買回來的哈里·戴維遜牌摩托車,從梁家住的南長街去追趕游行隊伍。摩托車剛駛入長安街,便被軍閥金永炎的轎車撞翻,摩托車把梁思成重重地壓在下面,梁思永也被撞倒在地。坐在轎車里的金永炎命令司機繼續往前開。梁思永站起來,發現哥哥梁思成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便滿面流血地飛跑回家叫人。梁家仆人曹五匆忙趕到出事地點,背回了梁思成。

當梁思成被背回家時,已經面無血色,眼珠也停止了轉動,一家人嚇得大哭小叫。梁啟超勉強把心鎮定了下來,趕緊讓人請醫生。大約過了20分鐘,梁思成才漸漸醒過來,臉上也出現了血色。他使勁地握著梁啟超的手,并親他的臉,說:“爹爹啊,你的不孝順的兒子,爹爹媽媽還沒有完全把這身體交給我,我便把他毀壞了,你別要想我吧。”梁啟超強忍心痛,忙加以寬慰。

這個細節,充分體現出梁思成身上兼具中西的特質,20歲出頭,已經成年的梁思成,握著父親的手,親父親的臉,如此親密的舉動,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禮儀形成鮮明的對照,和傳統社會含蓄內斂的親情表達也大有不同。而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梁思成車禍醒來后的第一件事,不是關心自己的傷處,而是不假思索地自責不孝,“爹爹媽媽還沒有完全把這身體交給我,我便把他毀壞了,你別要想我吧”—— 這一番真情流露,卻是出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天經地義。

儒家的倫理規范,在梁思成身上,同樣深入血液。

這也是梁啟超對于梁思成最大的期望。1927年梁思成在加拿大舉行婚禮時,梁啟超鄭重叮囑:“有一件事要告訴你們,你們若在教堂行禮,思成的名字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國習慣叫做‘思成梁啟超,表示你以長子資格繼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譽。”這樣一種頗具神圣性的西方儀式,它的內里傳達的,是中西之間互不偏廢的文化的承繼,家族傳統的延續。

身為父親的梁啟超就是以這樣的理念,化育出梁家下一代的滿門俊秀。

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華學校,梁啟超雖則歡喜,卻也擔心清華的西化色彩影響梁思成研習國學的進度。于是,1920年—1922年,梁啟超每年夏天在家中開設國學課堂,親自為梁氏兄妹講授國學,從“國學源流”《孟子》《墨子》到“前清一代學術”,都在學習之列。梁思成因腿傷在北京協和醫院住院,梁啟超勸導他利用住院的空閑補習國學:“父示思成:吾欲汝在院兩月中取《論語》《孟子》,溫習暗誦,務能略舉其辭,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細加玩味。次則將《左傳》《戰國策》全部瀏覽一遍,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讀《荀子》則益善。各書可向二叔處求取?!盾髯印奉H有訓詁難通者,宜讀王先謙《荀子集解》?!绷核汲衫Щ笥谥袊幕瘍r值是否可以經世致用,梁啟超反問:“試問唐代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比較,其貢獻于國家者孰多?為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么事,若沒有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

一問一答間,他們成為血緣里的師生。

于是,清華師生便見到這樣的場景:梁啟超在講臺上講得認真、賣力,渴了便喝一口熱水,熱了掏出大塊毛巾揩臉上的汗。每講完一段,就呼喚他坐在前排的兒子:思成,黑板擦擦!梁思成便跳上臺去把黑板擦干凈。

清華園里的梁氏父子,以他們的方式,進行著兩代人之間的薪火相傳。這一幕,也成為他們父子之于清華最生動的印象。

(選自《風雨琳瑯:林徽因和她的時代》/陳新華 著/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1月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1色国产在线|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操美女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伊人欧美在线|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高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欧美无专区| 一级不卡毛片|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yw| 色综合日本|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 亚洲人在线|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青青草综合网| 日韩高清一区 |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在线一级毛片|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91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产www网站|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日韩在线第三页|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久草网视频在线|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