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要: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接觸的知識信息越來越趨向于海量和碎片化。一方面來說,他們接觸新知識的頻度不斷增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漸增強;而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越來越趨向于淺層和表面化。如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更佳,找到更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授課方法,是筆者作為一名高職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深度學習模式;模塊教學
1 課程改革的策略
教師的職責——“傳道、授業、解惑”是不變的,然而落實的具體方法則應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當前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去進行。高職的學生的特點是缺乏學習動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喜歡參與、互動,喜歡活躍的學習氛圍,但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擾等。那么,針對上述特點,我們應該做出充足的準備工作,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以提高教學效果,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1.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但是教材的更新卻相對滯后,而且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針對性并不強?,F在的學生大多家里有電腦,對基本操作已經比較熟練了。如果開課初期學生發現教師講的內容自己已經知道,或者只是將課本上的內容照搬了出來,他們很容易就會失去了興趣。我們該如何吸引學生的興趣呢?筆者認為,要做到“新”和“勤”。教師要有敏銳的眼光和勤快的頭腦,不斷去搜集、更新和調整教學的內容,把最新的、最貼近生活和學生專業的內容融入到課堂中來。例如,在介紹計算機的應用領域時,關于人工智能這個知識點,筆者以學校封閉式管理引進的最新的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例子,鼓勵還沒有去用過的學生去體驗一下人工智能的先進便捷。順便介紹一下我國的無人超市、無人駕駛、無人機等領域的成果。而在介紹計算機分類時,也可以重點表揚一下我國的‘厭河一號”“天河二號”一度在國際上斬獲冠軍的頭銜,使得學生對我國的科研發展水平充滿了自豪感,而且也在課堂上了解到了有用信息,增強他們對本學科的關注度,從而引發更多的思考。
1.2 創設情境導入教學
好的課堂的導入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關注度和注意力,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充滿了期待,對于提高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計算機基礎課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專業學習都不乏聯系,教師可以創設合適的情境以導入課程內容,使得課堂變得更加鮮活、生動和實用。例如在介紹Windows操作系統時,考慮到這個專業名詞會讓學生感到陌生,筆者先問問學生們“哪些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起了手。然后又間:你們的智能手機是用的什么操作系統呢?學生們立刻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著回答了起來,課堂氣氛瞬間熱烈了。通過手機的操作系統導入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讓一個陌生的專業詞匯立馬變得通俗易懂了。
1.3 結合實際設計教學模塊
在興趣驅動和任務驅動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為若干個具有可操作性主題模塊。為了刺激深度學習的發生,我們還可以在模塊學習開展之前先對學生進行預告,告訴他們接下來我們將要學會一種什么樣的新技能,這個新技能在他們的專業或生活上將會有什么幫助,給他們留出一個可以想象、討論、思考和搜集資料的空間。筆者以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管理為例,在學習Office辦公軟件和網絡操作技能時,根據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需求設計了一些教學模塊。比如,針對Word表格操作的班級座位表、值日表,針對Excel數據處理的班級成績管理、學校學生信息管理的數據庫操作,利用網絡操作搜索就業趨勢和簡歷制作,用PPT展示個人秀等。
1.4 合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
網絡和信息化技術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各種網絡學習平臺也隨之興起。學生對新事物持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簡單粗暴地禁止學生上網、玩手機,倒不如讓網絡和手機成為學習的工具,巧妙地利用起來。教師應善于發掘和利用先進的網絡教學平臺,比如MOOC、Moodle、藍墨云班課等。一方面,可以以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資源作為課上學習的補充與強化,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碎片時間進一步去消化和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設置問卷調查、搶答、頭腦風暴等比較有趣味性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對所學過的知識心心念念,從淺層學習過渡到深度學習當中去。
1.5 優化評價機制
如果說教法的改革為深度學習的發生做好了鋪墊,那么優秀的評價機制則是誘發深度學習的臨門一腳。高職的學生往往缺乏深入鉆研和探索的精神,若沒有得力的評價機制,則容易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如何能夠做得更快、更好和更優。要實現這一目的,就需利用激勵的力量,使學生的作品得到及時而準確的反饋,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除了教師評價、教學軟件評分以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把作亞上傳到微信學習小組或者網絡平臺,進行師生互評和學生互評。優秀的作品及時進行展示和表揚,促進學生取長補短,開拓思維,同時也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1.6 創建師生互動平臺
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尊重和認可都會大大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師生之間應該加強互動,微信群、博客等都可以合理加以利用,讓它們成為師生之間的情感紐帶。師生互動的平臺既是大家分享交流的得力助手,也使大家的討論及思考自然地延展到課堂之外,從而令深度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就發生了。
2 結束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無論他們將來走上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難免將計算機作為輔助的工具,引導學生在課程中進行深度學習,將會以點帶面,不但在本門課程中提高學習效果,也會良性地帶動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方式。迅猛的科技發展正在帶來社會的巨變,而高職教育正是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實用型人才。為了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我們作為教師應該不斷開拓思維,勇于創新、大膽改革教學方法,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度而非表層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楊珍,鐘誠,何秋燕.基于深度學習的大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J].網友世界,2014(1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