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由甫 王昌培
摘要:深究式提問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教材所述內容創設相應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知識所發生的情境之中,親身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主動參與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發現和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辯證思維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筆者在進行“問題導學”式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和“問題導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實踐研究”中得出的提問的技法。
關鍵詞:問題導學;深究式提問;課題研究
1 深究式提問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深究式提問,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探究者與發現者。
1.1 激發興趣,讓學生樂于探究
深究式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由表及里深入問題的核心去理解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提問,讓學生展開思維暢想,補上知識的“空白”。這樣的深究式提問越多,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就越高,潛在的智能就越能得到激發。教師與學生彼此接納、彼此溝通、彼此激勵,才能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潛力,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多向發展。
1.2 訓練思維,讓學生善于思考
深究式提問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使學生善于思考,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深究式提問中,教師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的思維不是僅僅停留在“為什么”“怎么樣”的層次上,而是能從多角度、多層次進入更廣闊的空間,使學生知道條件不同,則結論不同,認識到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也應發生改變,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1.3 質疑批判,讓學生易于發現
深究式提問的目的不在于告訴學生真理,而在于教會學生怎樣去發現真理。在課堂上,學生缺少的不是語言表達能力,而是思想。沒有質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沒有知識的創新。在探究課上,教師通過深究式提問把思考、發現和批判的權利交給學生,便能讓學生充滿靈性地去感悟、樂此不疲地去探究、滿懷激情地去創造。學生敢于質疑和批判,就容易發現真理、獲取新知。
2 深究式提問的方法
2.1 在最近發展區深究
維果茨基把人的發展水平分為兩種:一是人們業已達到的發展水平,即人的“現有發展區”;二是正在形成而尚未形成的發展水平,即“最近發展區”。這種潛在水平和現有水平之間的矛盾,成為推動人們身心發展的動力。因此,教師設計的問題只有適應學生的發展水平,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要研究教學要求與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掌握學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深究,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2.2 在司論疑難問題中深究
課堂上,學生的探究是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再到能夠熟練運用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一個“對話討論”的課堂,包括師生討論、生生討論、師本對話、生本對話等。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討論疑難問題中深究,使學生調動已有知識與經驗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學習更為積極。學生通過自己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真正地理解、鞏固和運用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學習體驗,提高了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等。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把疑難問題引向深入探討,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注意選擇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概念、未能正確運用的知識或容易混淆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深究,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善于探究。
2.3 在思維延伸中深究
教師在指導學生解題后,學生的思維過程并沒有結束,教師若能抓住這個機會進行深究式提問,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教學重難點,通過改變教材中例題、習題的某些條件或結論做進一步的延伸拓展,引導學生總結解題的方法,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深究式提問要加強問題的深度,喚起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正如愛因斯坦所言:“人類最強烈、最持久的思考,來自面對不解之謎。”教師若想達到深究式提問的預期效果,就要善于在學生的思維延伸中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索,增強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領悟和理解。
2.4 在反思錯誤中深究
教師引導學生設疑、質疑,不但能引起學生對某些易錯問題的注意,而且能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剖析錯誤和改正錯誤,使學生經歷從錯誤認識走向正確認識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而喚醒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故意寫錯、演示錯誤、出示錯例等方式,給學生制造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去發現與糾正錯誤,并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出錯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學生出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在錯誤中找到原因。如何讓學生在錯誤中學會反思,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呢?首先,引導學生對錯誤進行認真剖析,學生分析錯因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回顧的過程,這讓學生在頭腦中重現了原來的解題情景,了解了自己當時是如何思考的;其次,引導學生通過重新思考,逐步解剖錯題,將題中涉及的各個知識點一一明確;最后,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錯題發現知識盲點,從而及時進行修補,清除學習上的障礙。
參考文獻
[1]黃偉著.提問與對話有效教學的入口與路徑[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2]孫貞鍇著.妙在這一問讓思維動起來的語文問題導學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張逢成著.探究式教學中的問題設計[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1.
[4]傅棱君譯.如何有效提問[M].文化發展出版社,2017.
[5]王林發.教師課堂提問的技巧與策略[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6]劉文鳳編著.高質量提問最正確的思考方式[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
本文系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8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課題式研修培訓專項)“‘問題導學式語文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黔教辦師[2018]135號)和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專項)“問題導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實踐研究”(課題編號GZ2018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