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新聞傳播手段增多,人們獲取各類資訊的渠道和途徑越來越多,對于傳統主流媒體的廣播電臺來說,在當前人們的生活實踐中作用在逐漸淡化,遇到的沖擊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廣播新聞節目如何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提高新聞節目的收聽率。本文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就新媒體時代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節目,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廣播新聞節目:新聞公信力:編排方法
一、高舉主流媒體的大旗,權威的信息發布是廣播等傳統媒體的立足之本
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網絡,微博,微信上的新聞實時更新,每個人都可以動動手指隨意發布信息,也可以隨意接收信息,所面臨的信息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廣,前所未有。但其最大缺點就是真偽難辨,一些虛假新聞會對社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不斷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全面提高廣播新聞的公信力,更好地為廣大聽眾服務,促進廣播新聞事業的發展壯大。
如:今年的新冠肺炎在暴發初期,人們對自己所在地有無肺炎感染病例關注度極高,在1月24號左右一則“宣威市文興鄉一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跑出文興”的不實信息在朋友圈傳播給廣大群眾帶來一些緊張情緒,對此宣威融媒體中心高度重視立即派出記者到相關部門了解、核實信息,最后確定這則消息為不實消息。當事者并無感染新冠病毒,只是體溫到37.5℃,該群眾未等初檢醫生進行檢查,決定進宣威就醫。后經醫院進一步診斷,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該信息核實準確后第一時間在宣威廣播電臺等主流媒體播出。這一不實信息才停止傳播。由此可見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才能贏得受眾的信任。
為確保新聞編排的公信力,首先要在每一條新聞上下功夫,對新聞的真實性進行認真核實,力保每一條新聞都準確、真實。其次,在播發新聞時要健立健全嚴格的審核機制,層層把關,確保新聞準確、無誤播發。
二、在寫好內容提要上下功夫,提煉新聞提要的鮮活性
隨著快速閱讀時代的到來,我國新聞閱讀出現了一個新詞匯,即“標題黨”。顧名思義,它主要是指在閱讀過程中不深入去讀的一群人,在看標題后,根據自己的直觀印象和個人喜好選擇是否繼續閱讀其中的內容。廣播新聞雖然不需要紙質標題書寫,但是“提要”是否精煉,也是吸引受眾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此,新聞提要要有鮮活性,從全局著眼,選擇最有價值的、能夠吸引群眾的新聞進行提煉,讓聽眾從提要中大概了解整組新聞內容,激發聽眾收聽興趣。
例如:“宣威市委書記朱黨柱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一線醫務人員”這則消息。在播報這一條新聞時編輯寫成“朱黨柱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一線醫務人員時強調:疫情防控是一場艱苦的阻擊戰,奮戰在全市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克服困難、再接再厲,保持戰斗狀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這樣一提煉就把領導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在提要里表現出來。又如消息“宣威:萬只大喇叭同時響起防疫聲音通達每家每戶”這則消息。編輯在撰寫提要時寫成“宣威市充分發揮‘村村響應急廣播系統全覆蓋的優勢,第一時間將防疫工作進展和疫情防治方法等及時傳遞到千家萬戶。這條提要將應急廣播的獨特優勢“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反應出來。就以上兩條消息來說,如果只是簡單的用標題來作提要,就變成只談事件,沒有中心,勢必會削弱聽眾的收聽興趣。
“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內容提要是廣播新聞特有的形式,取到提前告示,提醒聽眾的作用。別致新穎的提要可以直接吸引受眾,給人以心曠神怡,耳目一新之感。因此,要編排好一組好的新聞節目,寫好內容提要顯得尤為重要。
三、創新編排方式碎片化編排新聞節目
為了適應受眾收聽習慣,也可碎片化編排新聞節目,非重點稿件每條1分鐘左右即可,簡訊一般每條不超過30秒,重點報道、組合式報道,可多條同時排列推出,但總時長應控制在5分鐘左右,不宜過長。值得注意的是,碎片化編排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新聞都是短的,可以長消息與短消息相結合,重點稿件和非重點稿件相融合,錯落有致編排播出,這樣便于持續不斷形成收聽小高峰。此外,對于重點稿件或者關注度高的稿件后面,還可配上編后語。
四、以創新發展做好新聞節目
做好內容創新,對新聞報道主題加以深入研究,選擇最有價值且新穎的信息。當然,新聞報道作為面向大眾的傳播形式,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理念相契合,增加與民生有關的新聞數量,深入分析新聞報道,將解決百姓需求放在重要位置。
做好形式創新。廣播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它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劣勢。這就需要編輯人員在新聞報道中加大與百姓互動的環節,利用熱線電話、微信群等方式與聽眾進行實時互動,一起討論新聞,從而增強廣播的感染力和傳播效果。
做好策劃創新。策劃是廣播新聞創新發展的根本,在策劃上下功夫,能夠讓新聞傳播更加有效,吸引更多的受眾。對此,新聞內容的播放順序要合理,將有價值的新聞放在前面來說,并根據受眾的反饋加大新聞的密度,適當的增設娛樂新聞、社會新聞等多種類型的稿件,滿足大眾的不同需求。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新聞工作者們一定要加強自己的政治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同時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在工作中不斷嘗新,努力實現廣播新聞節目形式上的突破和內容上的優化,在實際編排過程中,既注重新聞真實性,強調主旋律,又能宏揚正能量,提高聽眾信任度,打造廣播新聞主流媒體新態勢。
作者簡介:楊燕(1979-),女,漢族,云南宣威人一本科,新聞編輯,研究方向:廣播新聞的編輯策劃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