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娟
【摘要】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理念及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多改變,如師生互動更多、課堂更加活躍等,但是仍然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為此,本文就以九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為例,簡要探究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供參考。
【關鍵詞】 ?九年級語文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082-01
0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所追求的目標。尤其是對初中畢業年級的語文教師來說,更要重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在中考取得滿意的成績。
一、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
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與以往有了變化,教師是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及輔助者,而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在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中,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給學生語文知識,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低效的。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反饋,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九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講解重點課文《出師表》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及相關的資料,來初步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以及所講的內容,并標記自己沒有弄懂的地方。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先講解重點性內容,接著要求學生根據的預習與課堂學習情況,來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其中就有學生對“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中的“達”字存在疑惑,教師針對這一內容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學習中留下的困難。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互聯網時代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以及思維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教師可以將枯燥、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更加形象、直觀的教學內容,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愉悅、輕松,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九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到《岳陽樓記》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岳陽樓的圖片、視頻資料,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融入意境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這種教學形式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對此加強重視,不斷優化與創新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
三、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也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先按照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性格特點等情況,以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這樣可以保證各組之間的公平競爭,也能讓小組內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學困生。接著,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各個小組根據成員的實際情況分配任務,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在九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到《智取生辰綱》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可以對文章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就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這一片段的演繹。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所文章內容的把握,來創編情景劇,有人負責記錄與創編,有人負責表演。最后,由教師及全班學生來評選出創編最好的一個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通過小組討論與觀看其他小組的表演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提高了自身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課堂學習氛圍也更加活躍,相比傳統的語文課堂更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的質量及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四、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活躍課堂氛圍
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傳統教育觀念下,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并不平等,學生即便有自己的看法與意見,也會被扼殺在搖籃里,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更多是被動式的接受灌輸,教學效率低下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教師想要改變這一局面,就要有所改變,要強調課堂的民主、平等,允許學生質疑和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愿意發言就說明他們對學習是渴望的,對此教師既要耐心去傾聽,還要進行鼓勵與肯定,尤其是對于學困生發言,如果提出的質疑存在缺陷,不要急著去打斷或做出評判,在聽完之后慢慢去引導學生去理解與糾正,讓學生自己可以去意識到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也能讓學生愿意去接受教師的意見。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教師過于直接的教育方式會讓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對語文學習產生抗拒的情緒,不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課的教學中,有的學生不明白作者寫劉姥姥表演的這場“笑”劇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教師先鼓勵其他學生踴躍發言,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來補充,這樣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生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九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盡快適應課改,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升學壓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張軍霞.提高初三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探微[J].少男少女,2018,002(033):37-38.
[2]陳志軍.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000(008):P.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