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康訊
【摘要】 ?比較法是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重要方法,它是指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對同類或類近的事物,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分析,找出其細微的差異,在同中辨異、異中求同的方法。
【關鍵詞】 ?比較新舊 異同 難易 差別 推理 設計科學 合理教法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120-01
0
我們知道,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也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經驗。比較法是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重要方法,它是指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對同類或類近的事物,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分析,找出其細微的差異,在同中辨異、異中求同的方法。不同的事物的差異顯而易見,同類或類近的事物的差異則不甚明顯,因而使人模糊不清,理解不深。“有比較,才會有鑒別”。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常用到以下幾種方法。
一、比較新舊,以舊引新
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愉快地學會新知識,我往往通過把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比較,采用以舊引新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教學第三章氫氣的物理性質時,我將H2與O2相比較,學生通過對氧氣的色、味、狀態、密度、溶解性溶沸點等物理性質的回顧,會聯想到氫氣也是氣體,是否也會有色味態等物質性質特點,然后把H2的物理性質板書在黑板,讓學生列表比較兩者性質,再出示小黑扳( H2與O2物理性質比較表)。這樣,學生就能明確本質,辨析異同,并得出氣體的基本物理性質。
二、比較異同,化異為同
課文中許多例題和習題,其間大同小異。“大同” 即習題的形式基本相同,解題的目標相同;“小異” 即各習題又有自己的特點。對這樣的習題,我引導學生每解一道題時,均與前面的習題作比較。首先把握它們的“同”,即一般解題步驟,其次思考如何化異為同,使習題順利得解。如:例1: 不純Fe 5.6克跟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0.21克H2,即雜質可能是:
A.ZnB.Cu C.MgD.A1
例2:10.6克不純的Na2CO3和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了4.5克CO2,即雜質可能是:
A.MgCO3B.K2CO3 C.CaCO3D.ZnCO3
例3: 一包NH4C1化肥中,混入少量其它化肥后,此包氯化銨化肥含氮量為27.4%,則混入的化肥可能是:
A.CO(NH2)2B. (NH4)2SO4 C.NH4HCO 3D.NH4NO3
例2與例1比較,例2指的是化合物生成化合物,涉及式量計算;例3與例2比較,例3多了一步元素百分含量的計算。把■不純物作純凈物進行計算得出結果跟已知量進行比較,如結果值大于已知量,即雜質不參加反應( 或反應,但式量大于不純物的式量);如結果小于已知量,即雜質參與反應,且式量小于不純物的式量。所以運用比較法,學生學得輕松,對習題的差異辨得清,記得牢。
三、比較難易,選易運用
教學中時常遇到一些習題,它解題方法多種多樣。要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該習題,那么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法。通過比較,親自感受到某種解題方法的優越性,懂得它們的難易程度,從中找出比較簡捷、巧炒的,容易掌握的解題方法,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解某元素X的氧化物含氧44.0%,已知該元素的原子量為51,則該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A.XO ? ? ? B.X3O5 ? ? ? ? ? C.XO3 ? ? ? ? D.X205
通常解法:XO: 1 X100%=24%。用相同方法解得其余氧化物的含氧量,再確定答案。
新方法(守恒法): 從氧元素化合價總值等于X元素化合價總
值原則,得XA=X2:(A是X元素的化合價)
解得 X=5
相比之下,新方法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計算起來容易,學生容易接受。我們在解題過程中,應多些運用這種方法。
四、比較推理,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比較推理在化學應用廣泛,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比較就是確定物質間同異關系的思維過程,推理是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新判斷的思維形式。如:甲、乙兩種化合物都只含X、丫兩種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別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化學式是XY2,則乙的化學式可能是( ? )
A.XY ? ? B. X2Y ? ? ?C. X2Y3 ? ? ?D. X2Y5
根據題意:甲含X30.4%,那么Y為1—30.4%=69.6%,化學式XY2;乙含X25.9%,那么Y為1—25.9%=74.1%,化學式 XYn
分析:從X求出Y值,由表中數據比較出Y的質量分數,乙> 甲,進一步推出n>2.怎樣比呢?
第一步:將A. B. C. D四個選項全部化成XYn的形式。
第二步:n值與2進行比較。
第三步:得出結論。
解:AXYn=1 n<2(舍)
BX2Y ?XY 0.5 ? ? ? n < 2(舍)
CX2Y3 ? ? ?XY1.5 ? ? ? ?n<2(含)
DX2Y5 ? ? ?XY2.5 ? ? ? ?n>2(取)
結束語
比較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我們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目的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選擇恰當的比較方法,設計科學、合理的教法,認真施教,就能取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梅和平.比較法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06.
[2]石光華.比較法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