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田維佳(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醫院)
冠心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當給心臟運輸血液和氧氣的血管“被堵住了”,心臟發生缺氧、缺血和壞死,就導致了冠心病的發生。冠心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導致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嚴重的危害,也是臨床上突然死亡的原因之一,冠心病發病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引發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
(1)胸悶、喘氣急促,前心區與胸骨后區出現短暫性針刺樣疼痛,生氣、勞累或者情緒激動時很容易誘發冠心病。
(2)疼痛感呈放射性向左肩、左臂甚至是左手小指蔓延,出現發麻的情況,同時持續時間長,病人較為痛苦。
(3)心慌、心悸,感覺渾身乏力,走路不穩等等。
(4)疾病疼痛時會伴有全身性的發熱出汗,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肢體酸軟。
(5)有些老人會出現心律失常,或者不明原因的低血壓,嚴重者會出現昏迷的情況,嚴重危害健康。
臨床治療冠心病有很多種方法,其中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在發病早期可以選擇使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能夠緩解癥狀,延緩病情發展。而手術治療方式包括介入手術以及開胸冠脈搭橋手術,今天我們主要聊聊冠心病介入術。
冠心病介入術是采取微創的方式,利用導管技術將患者閉塞或者狹窄的冠狀動脈進行開通,幫助堵塞的冠狀動脈恢復正常的血流量以及血流速度,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由于冠心病介入術無需開刀,對患者來說損傷較小,痛苦較少,手術時間較短,但是臨床治療效果較好,現階段,冠心病介入術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當中,深受患者的好評,也成為了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方法。雖然冠心病介入術對患者有較好的療效,但是,在患者術后康復期間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也非常重要,指導患者正確維持心功能以及科學、合理的用藥極其有必要。
(1)在住院期間,科室組建一支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帶領其余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治療信息做好記錄。
(2)為患者提供整潔、舒適的病房環境,應保持病房的清潔,保持室內有新鮮、流通的空氣。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給患者普及冠心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冠心病介入術后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疾病以及治療的認知度,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3)很多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產生焦慮、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人員應采用溫和的語言、積極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傾聽患者的需求,及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能夠加速患者的康復。
(4)了解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根據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選擇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高熱量的食物。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同時要合理控制三餐中鈉鹽的攝入,少食多餐,不易過飽,監督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5)對患者進行正確的運動指導,鼓勵患者適量運動,運動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能力,還能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在進行身體鍛煉或者適量強度的勞動時,應注意不要過度熬夜和勞累,中醫上講“修養心經”,充足的睡眠時間能夠保證心臟得到足夠的精氣補給。
(6)保持每日大便的通暢,以免大便困難時用力屏氣而影響血液回流心臟的代謝速度,從而給心臟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7)囑咐患者注意保暖,冷低溫會使神經產生過度興奮,有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痙攣,從而會增加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病機率。
冠心病介入術只是治療冠心病的方式之一,即使采取了手術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也不能一勞永逸。術后要注意對患者進行科學護理,避免病情再度復發,介入術后遵醫囑按時服藥,嚴格控制血脂水平,如有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應積極采取治療,以防加重冠心病病情。
